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8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32篇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心脏性猝死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杀手,占人类死亡病因的20%,由于其发生猝然、不易防范、救治生存率低,具有极高的危害性,识别猝死的高危因素,是当今医学极具挑战的问题。80%的心脏  相似文献   
2.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3,(5):394-394
早在2002年就有学者报告发热可引起获得性Bluguda综合征,随后报告的病例逐渐增多。现已明确,发热可引起患者出现Brugalda综合征的心电罔改变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并经基因学检查能证实这些患者确实存在相关基因的突变..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B内啡肽等分泌增多可以促使血糖升高,这种血糖增高的现象称为应激性高血糖。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AMI患者无论既往是否有糖尿病史,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另一方面,AMI患者J波的出现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预后有着紧密的联系,越来越受到心血管医师的重视。本文旨在探讨AMI患者应激性高血糖与J波发生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交感风暴可以累及多个脏器,其中以心脏血管受累后果严重。心脏性交感风暴,又称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ES),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室速或室颤,是近年备受关注的心脏急症。20世纪90年代前后,已有不少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手术准备;术后加强监测,给予休息与活动指导,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本组2例出现切口渗血、渗液,对症处理后痊愈,其余4例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ICD植入术并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Brugada综合征患者因心电图存在Brugada波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容易发生猝死。目前认为,其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质就位于右室流出道,至今尚无良好的药物治疗。近期,Nademanec在Circulation杂志上发表最新的研究成果,即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Brugada综合征并获喜人成果。该研究共有9  相似文献   
7.
8.
许迪  许健 《实用老年医学》2012,26(3):182-185
1966年Kuller等提出了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初步概念,1997年Braunwald提出并进一步完善了SCD的定义。SCD大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而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SCD的发生日益增多。因此,及早识别发生老年人SCD的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减少猝死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点认为早期复极属于良性改变。2008年,Haissa-guerre等入选206例因特发性室颤植入ICD的患者,发现其中64例有早复极(发生率31%),而正常对照组412患者中有21例(发生率5%)。64例患者中8例J波仅出现在下壁导联,  相似文献   
10.
陈东  严激 《广东医学》2012,33(10):1503-1505
T波电交替(T wave alternans,TWA)是指在规整的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同一导联T波形态、极性和振幅的逐搏交替变化[1],逐搏T波振幅相差大于1 mm(伴有QT或不伴有QT间期的延长).这种心电现象主要存在于长QT综合征、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急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以及电解质紊乱等患者中.TWA在临床中与室性心律失常联系较常见,被预测其独立因子[2].由于心室的心律失常极易致生命危险,故倍受重视,特别近年来,随着心血管介入的不断成熟,TWA成为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者的预先筛选重要指标之一[3].本文就TWA的形成机制,与临床疾病和心律失常药物之间的联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