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3篇 |
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5篇 |
内科学 | 80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59篇 |
预防医学 | 12篇 |
药学 | 3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6篇 |
出版年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1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心脏性猝死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杀手,占人类死亡病因的20%,由于其发生猝然、不易防范、救治生存率低,具有极高的危害性,识别猝死的高危因素,是当今医学极具挑战的问题。80%的心脏 相似文献
2.
3.
4.
交感风暴可以累及多个脏器,其中以心脏血管受累后果严重。心脏性交感风暴,又称电风暴(electrical storm,ES),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室速或室颤,是近年备受关注的心脏急症。20世纪90年代前后,已有不少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6.
7.
8.
1966年Kuller等提出了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初步概念,1997年Braunwald提出并进一步完善了SCD的定义。SCD大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而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SCD的发生日益增多。因此,及早识别发生老年人SCD的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减少猝死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点认为早期复极属于良性改变。2008年,Haissa-guerre等入选206例因特发性室颤植入ICD的患者,发现其中64例有早复极(发生率31%),而正常对照组412患者中有21例(发生率5%)。64例患者中8例J波仅出现在下壁导联, 相似文献
10.
T波电交替(T wave alternans,TWA)是指在规整的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同一导联T波形态、极性和振幅的逐搏交替变化[1],逐搏T波振幅相差大于1 mm(伴有QT或不伴有QT间期的延长).这种心电现象主要存在于长QT综合征、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急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以及电解质紊乱等患者中.TWA在临床中与室性心律失常联系较常见,被预测其独立因子[2].由于心室的心律失常极易致生命危险,故倍受重视,特别近年来,随着心血管介入的不断成熟,TWA成为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者的预先筛选重要指标之一[3].本文就TWA的形成机制,与临床疾病和心律失常药物之间的联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