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48篇 |
国内免费 | 138篇 |
完全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内科学 | 2305篇 |
出版年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113篇 |
2013年 | 72篇 |
2012年 | 193篇 |
2011年 | 173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25篇 |
2008年 | 171篇 |
2007年 | 169篇 |
2006年 | 132篇 |
2005年 | 186篇 |
2004年 | 91篇 |
2003年 | 377篇 |
2002年 | 136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产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89,自引:1,他引:88
目的:评价国产乌司他丁(尿抑制素,Ulinastatin)治疗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该药对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按是否出血坏死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并分别接受乌司他丁和甲磺酸加贝酯或奥曲肽治疗,并进行随访。临床症状及体征按无,轻、中、重度不同分为4级,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淀粉酶、肝功能、血常规、血糖、血钙、肾功能、血PH及氧饱和度等。按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级评定疗效。记录治疗中出现的全部不良事件。结果:自2000年4-7月共有94例急性腺炎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男50例,女44例,轻型68例,重型26例。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以及研究设计,共有7例剔除,最终共有87例患者进入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乌司他丁用于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总有效率达100.0%,痊愈率达83.3%,略高于对照组加贝酯(71.4%),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痛、上腹胀等症状均能在3-5d内基本缓解或消失。乌司他丁用于治疗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总有效率与奥曲肽相似(78.6%比81.9%,P=0.840)。治疗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假性囊肿。仅1例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未发现过敏,皮疹、白细胞明显下降等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和电解质等生化指标和血常规监测显示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乌司他丁用于治疗急性水肿型朱炎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均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6,自引:2,他引:84
目的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 方法采用多中心的开放、对照研究,治疗分4组,分别为苦参素、苦参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干扰素α1b及葡萄糖组,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6例,观察ALT、AST 及病毒标志物的变化. 结果治疗结束时,苦参素组、苦参素与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治疗组及干扰素组的HBV DNA、HBeAg阴转率、抗-HBe的阳转率及ALT的复常率均较葡萄糖组高,4组HBV DNA的阴转率分别为42.3%、55.8%、40.7%和2.1%(P<0.01),HBeAg阴转率分别为36.5%、39.5%、38.9%和10.6%(P<0.05);抗-HBe的阳转率分别为25%、30.2%、25.9%和6.4%(P<0.05).ALT的复常率分别为36.5%、41.9%、27.8%和8.5%(P<0.05).随访12个月,HBV DNA和HBeAg的阴转率及抗-HBe的阳转率在苦参素组、联合治疗组和干扰素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40.8%、60.8%和43.1%. 结论苦参素或苦参素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HBV DNA及HBeAg阴转率和抗-HBe的阳转率,其远期抗病毒疗效与干扰素相似.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临床上以上腹不适、腹痛、腹胀、早饱、恶心、呕吐、反酸、嗳气、厌食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严重者可致患者体重下降 ,影响生活质量。FD的病因未彻底阐明 ,近来研究表明FD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就社会心理因素在FD发病中的作用及心身综合治疗该病进行了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1)FD组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3月 ,天津南开医院和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消化科确诊FD的门诊患者 98例 ,年龄 17~ 6 5岁 ,平均 39岁 ,男 32… 相似文献
4.
1605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1,自引:16,他引:55
目的 通过对 1 60 5例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E)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的分析 ,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MOFE提供线索。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结果 99%MOFE的患者发病前患有 1种以上的基础疾病。MOFE的发病诱因以感染最为多见 ,其中肺部感染最多 ,占 73 .1 % ,首发衰竭的器官以肺居于首位 ,在衰竭器官的类型中 ,血液和肾功能衰竭是MOFE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 2 .73和 3 .0 0 )。结论 在大多数情况下 ,肺可能是MOFE的启动器官 ;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 ,可能能降低MOFE的发生率 ;在MOFE的治疗中 ,防止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可能能降低MOFE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呼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李燕明!100730$北京医院呼吸内科
@孙铁英!100730$北京医院呼吸内科
@刘敏$葛洲坝中心医院
@吴东群!100730$北京医院呼吸内科 相似文献
6.
反应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8,自引:15,他引:33
目的:通过为期1年的开放性试验来验证反应停是否对强直性脊柱炎(AS)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以及从基因水平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共有30例HL-A-B27阳性的男性难治性AS患者纳入该临床研究,服用剂量为200mg/d。以7项临床指标(BASDAI指数,BASFI指数,全身痛和脊柱痛Likert四级评分,晨僵时间以及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价四级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并用6个其他临床指标(扩胸度、指地距,枕壁距,Schober试验,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作为次要疗效指标。同时用基因芯片研究部分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炎性基因表达谱,然后再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来进行验证。结果:共有26例患者完成了该项试验,毒副作用少,而且较轻。7个主要疗效指标中,有4项改善超过20%的患者人数占总人数的80%。在治疗的第3-6个月间,某些指数明显下降,9例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同时患者PBMC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转录显著减少。结论:反应停对难治性AS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药物,其生物学作用机制与炎症因子TNF-α基因表达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关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关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陈灏珠心率变异指逐次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变异数。心律并不绝对规则,两次心搏之间有微小的时间差别,测出连续出现正常心搏间期之间的变异数,即可了解心率变异性(HRV)。正常心搏间期可通过心电图检查而准确测出。窦性心律的心搏间期应为P-P... 相似文献
8.
三氧化二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我们在 1998年 7月- 2000年 12月静脉应用三氧化二砷(As2O3)注射液单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共28例,男26例,女2例,年龄28~71岁(中位年龄48岁);12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16例结合临床病史、AFP和影像学依据确诊;按国内统一的临床分期标准,Ⅱ期8例,Ⅲ期20例;AFP阳性(>20μg/L)19例,阴性9例;HBsAg阳性21例,阴性 7例;初治 4例,复治 24例。 2.治疗方法:0、1%.As2O3注射液(亚… 相似文献
9.
来氟米特治疗31例狼疮肾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最常累及的脏器之一 ,迄今狼疮肾炎 (lupusnephritis,LN)仍为SLE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 ,SLE免疫干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1] 提出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狼疮肾炎 ,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激素治疗。但目前环磷酰胺 (CTX)冲击疗法存在许多临床问题 ,如部分患者疗效欠佳 ,副作用较大 ,感染、骨髓抑制、肝毒性及卵巢毒性作用发生率较高。霉酚酸酯 (MMF)对Ⅳ型狼疮肾… 相似文献
10.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预后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糖尿病(DM)的预后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也与血糖波动性密切相关。血糖波动性越大,DM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基础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升高,能够加速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和促进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临床研究表明血糖波动性升高,容易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频繁低血糖发作,从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因此临床上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DM患者的血糖波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