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57篇
  免费   1409篇
  国内免费   114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03篇
妇产科学   91篇
基础医学   552篇
临床医学   6443篇
内科学   4650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9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5051篇
综合类   12322篇
预防医学   2038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5182篇
  39篇
中国医学   3401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496篇
  2021年   707篇
  2020年   749篇
  2019年   873篇
  2018年   382篇
  2017年   788篇
  2016年   925篇
  2015年   1062篇
  2014年   2071篇
  2013年   2111篇
  2012年   2562篇
  2011年   2716篇
  2010年   2596篇
  2009年   2481篇
  2008年   2428篇
  2007年   2385篇
  2006年   2197篇
  2005年   1971篇
  2004年   1759篇
  2003年   1759篇
  2002年   1370篇
  2001年   1245篇
  2000年   888篇
  1999年   803篇
  1998年   701篇
  1997年   635篇
  1996年   522篇
  1995年   390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223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探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黄山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收治的AP患者101例,分为轻症AP组(45例)、中症AP(33例)及重症AP组(2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IL-10水平及入院后的血清IL-10水平的变化,以ROC曲线分析血清IL-10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四组血清IL-10水平比较:对照组<重症AP组<中症AP组<轻症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性显示,血清IL-10与IL-6、TNF-α、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均呈负相关(r=-0.434、-0.624、-0.462、-0.533,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L-10预测轻症AP、中症AP、重症AP的AUC分别为0.766、0.795、0.946。另入院时及治疗3d,轻症AP患者的血清IL-10均显著高于中症及重症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5 d及7 d,三组患者的血清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10在评估AP早期炎症反应、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Pender健康促进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自护能力及生活方式情况。结果实施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各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方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干预可显著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健康行为能力和自护能力, 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 增强健康意识, 对患者获取良好预后结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起病急、病情危、进展快的临床危重症,其发病原因较为多样,易引发多种并发症,患者病死率较高,随着近些年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治疗已逐渐成为急性胰腺炎重要干预手段之一,使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水平得以明显提升。本文作者拟结合临床经验,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就急性胰腺炎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以期为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AP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3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指标、肝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复常时间、腹痛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ALT、AST和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CRP(24.91±2.09)mg/L、IL-6(50.71±3.47)pg/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头晕和呕吐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能明显改善其肝功能,抑制炎症,促使腹胀、腹痛等症状快速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坏死体积(PNV)与出院后干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出院前1周接受了增强CT检查的坏死性胰腺炎(NP)患者资料,应用后处理工作站软件半自动计算PNV,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出院后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出院后干预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108例NP患者,出院后有28例(25.9%)患者进行了干预治疗。所有患者的PNV中位数为437.0(223.8~957.8)cm^(3),与非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的PNV显著高于非干预组[中位数642.0(308.5~1547.3)cm^(3)比398.0(204.1~792.2)cm^(3),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时PNV≥620 cm^(3)和胰管中断是出院后干预的独立危险因素。出院后干预预测模型准确性高于CT严重指数评分(AUC0.855比0.755,P<0.05)。结论出院时PNV与出院后干预密切相关,新的预测模型用于预测出院后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简称FMC)的临床特征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09年3月至2018年5月来院治疗的100例FMC患儿。分A组和B组,均50例。A组行全方位护理,B组常规护理。对比临床特征与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的临床症状对比无差异(P> 0.05)。A组的心功能等级以Ⅰ级为主,B组以Ⅱ级为主(P <0.05)。A组的病死率为4.0%,B组为10.0%(P> 0.05)。A组的并发症率为6.0%,B组为20.0%;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8.0%,B组为86.0%(P <0.05)。结论为FMC患儿行全方位护理干预可改善心功能,减少死亡,确保护理安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母儿结局。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01—2017-12间收治的73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发病时期分析,孕早期0例,孕中期13例,孕晚期52例,产褥期8例。以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不同严重程度分析,轻症急性胰腺炎47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5例。以病因学分析,胆源性急性胰腺炎11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急性胰腺炎19例。高脂血症患者更易发生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不同时期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白蛋白、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不同程度患者血清脂肪酶、随机血糖、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多发生于妊娠晚期,胆源性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探讨低分子肝素和胰岛素降脂治疗对高脂血症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总结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高脂血症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胰岛素组及联合组,各39例,两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胰岛素组单纯给予胰岛素治疗,联合组给予胰岛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尿淀粉酶活性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TG、IL-6、TNF-α、PCT、IgG及IgM水平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尿淀粉酶活性恢复时间均较胰岛素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2周后,两组患者的TG、IL-6、TNF-α、 PC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IgM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胰岛素组相比,治疗2周后联合组的TG含量、IL-6、TNF-a、PCT、IgG及IgM水平改善情况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高脂血症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较好,值得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