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0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7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构建丙型肝炎病毒 (HCV)包膜糖蛋白 (E1E2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为研究HCVE1E2蛋白属性及基因免疫奠定基础。方法 :设计HCVE1E2区基因上、下游引物 ,分别引入BglⅡ及EcoRI酶切位点 ,以含有HCVH株基因序列的质粒pBRTM/HCV1- 30 11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获得HCVE1E2区基因片段 ,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RSETA ,然后通过酶切和序列测定对其进行鉴定 ;将此表达载体转化入表达菌BL2 1(DE3)pLySs诱导表达 ,并采用SDS -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 :经酶切及序列测定分析表明 ,成功地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RSETA -HCVE1E2 ;SDS -PAGE显示目的蛋白大量表达 ,且呈非溶状态。结论 :HCVE1E2融合蛋白可以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 ,为HCVE1E2蛋白的制备及基因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与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又称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是由新型变异的冠状病毒 (SARS CoV )感染引起的一种以肺部感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病 ,是一种新的、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SARS已成为 2 1世纪严重威胁全球尤其是我国人民健康的新发传染病 ,使全人类面临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据统计 ,自 2 0 0 3年 1月广东省首先报告SARS以来 ,截止 2 0 0 3年 8月 9日 ,疫情已波及全球 3 2个国家或地区 ,WHO报道全球SARS临床诊断病例已达 842 2例 ,累计死亡 916例。其中我国内地共有 2 5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汉滩病毒(HTNV)G1蛋白胞质区ITAM样基序与Syk的细胞内相互作用。方法:构建用于研究Syk和G1ITAM样基序之间相互作用的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系统,验证G1ITAM样基序与Syk之间是否存在细胞内相互作用。结果: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分析证实G1ITAM样基序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可以与Syk相互作用;而突变体分析表明,这种相互作用依赖于该基序中两个高度保守的酪氨酸残基的存在。结论:HTNVG1蛋白胞质区高度保守ITAM样基序在体外和哺乳动物细胞内可以与Syk相互作用,为进一步探讨G1蛋白ITAM样基序在HFRS免疫信号传递中的作用及其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菌脂多糖(LPS)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系DC2.4 TLR7蛋白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用RPMIl640完全培养液培养DC2.4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LPS刺激前后的细胞形态特征,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TLR7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LPS刺激前后,细胞中均有TLR7 mRNA转录.LPS刺激前,细胞较小而透亮,树突较少,无,TLR7蛋白表达;LPS刺激后,细胞体积增大,树突增粗增多,刺激后12 h、24 h、48 h,TLR7蛋白均有表达,且在3个时间点的表达量基本一致.结论:LPS可诱导DC2.4中TLR7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PD-1及其配体与免疫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机体在防御微生物感染与维持自身耐受之间保持着完美的平衡,而B7-CD28家族信号通路可以精确调节该平衡所需的刺激和抑制信号[1,2].B7-CD28家族有许多能削弱T细胞应答并促进T细胞耐受的抑制性信号通路,其中近年发现的PD-1-PD-L通路由于独特的抑制功能引人瞩目,被认为是影响自身免疫和感染性疾病慢性化的重要因素,该通路包括PD-1与它的两个配体:PD-L1和PD-L2.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及其与各种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集35例不同临床表现成年慢性HBV感染者(HBsAb+组5例、非活动肝炎组8例、活动肝炎组12例、免疫耐受期组10例)及12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D4+CD25high Treg含量,ELISA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RT-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同时进行肝脏生化功能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V慢性感染者[(12.35±6.48)个/μl;(1.82 4-0.87)%)]及健康成人外周血标本[(8.91±3.11)个/μl,(1.35±0.39)%]中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和其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分析发现,免疫耐受期组CD4+CD25highTreg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高于HBsAb+组、活动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免疫耐受期组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CD4+CD25highTreg含量与临床指标间相关性发现,CD4+CD25highTreg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呈负相关(r=-0.418,P=0.038),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344,P=0.021),与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r=0.118,P>0.05);CD4+CD25highTreg绝对计数与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360,P=0.015),与ALT水平及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r=-0.211,r=-0.060,P>0.05).结论 CD4+CD25highTreg在HBV慢性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佐剂对HIV 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资料,在艾滋病流行的20年里,全世界已有6000万人感染了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其中1/3已因艾滋病或HIV感染相关疾病而死亡。尽管目前公认疗效较好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在抗HIV感染中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药物昂贵和HIV耐药株的产生影响了艾滋病治疗,限制了其在发展中国家使用。因此,最终将需要一种有效的疫苗来控制HIV感染的流行及传播。近年来,不少学者研究了多种类型的HIV疫苗,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HIV—1 DNA疫苗(核酸疫苗)。  相似文献   
8.
转氨酶正常或低于正常值2倍以下HBV感染者治疗问题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热点。既往和更新版的国际、国内乙型肝炎相关指南对ALT正常或低于正常值2倍以下的HBV感染者,包括免疫耐受期、非活动性HBV携带者、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因抗病毒治疗效果极差,故不予推荐抗病毒治疗。肝硬化患者,只要能检出HBVDNA,不论ALT或AST是否升高,应给予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笔者认为临床工作中对持续HBV DNA阳性,即使转氨酶正常或低于正常值2倍以下的HBV感染者,只要临床上有肝纤维化的证据,如影像学检查(B超、CT、MRI)提示脾脏肿大、血小板降低,其原因只能用HBV感染解释的,尤其对年龄在40岁以上或接近40岁年龄段的HBV感染者均应积极抗病毒治疗。慢性HBV携带者无需免疫治疗。本文还对慢性HBV携带者提出了若干建议,目的是普及乙型肝炎知识,提高认知程度,加强依从性教育。  相似文献   
9.
临床综合治疗是肝硬化慢性肝衰竭救治的基本方法。强调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及早输注新鲜血浆或全血、白蛋白的重要性,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及控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临床救治成功的关键,同时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肝移植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T-bet与Thl/Th2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bet是T-box家族的一种重要转录因子,在CD4+T细胞Thl型的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并抑制Th2细胞因子合成,可使完全分化的Th2逆转为Th1。目前已证实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涉及Thl/Th2分化失衡。而T-bet对Thl/Th2分化调控作用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解释疾病的发展机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文中就T-bet在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