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7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5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WanFang Data、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中关于尿毒清颗粒治疗CKD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后,并按照改良Jadad评分量表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应用Stata1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6篇文献,共305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538例,对照组15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尿毒清颗粒联合用药能降低CKD患者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肌酐[WHD=-52.42,95%CI(-62.64,-42.21)],改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WHD=3.26,95%CI(3.70,6.99)],升高血红蛋白[WHD=5.79,95%CI(2.66,8.92)],降低三酰甘油[WHD=-0.45,95%CI(-0.85,-0.04)]及胆固醇[WHD=-1.41,95%CI(-1.78,-1.04)]的作用;并且可以改善CKD患者临床有效率提高37%[RR=1.37,95%CI(1.24,1.51)],但对于24 h尿蛋白定量[WHD=-194.95,95%CI(-425.92,36.01)],无临床意义。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尿毒清颗粒联合用药能明显降低CKD患者血肌酐、血三酰甘油、血胆固醇,升高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以及改善患者临床有效率。由于纳入的文献其研究方法学质量不高,有待进一步进行高质量的研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理表现的成人紫癜性肾炎(DEP-HSPN)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经肾活检确诊的8例成人DEP-HSPN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并分别与同病理级别非DEP-HSPN患者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影响紫癜性肾炎疗效的因素。结果:(1)DEP-HSPN患者起病急,临床表现重,6例表现肾病综合征,4例患者存在肉眼血尿,4例起病时即存在肾功能下降。7例病理分级为Ⅲ级,1例为Ⅳ级,光镜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可合并细胞性新月体及肾小球内炎性细胞浸润。(2)同为Ⅲ级的DEP-HSPN和非DEP-HSPN患者比较,DEP-HSPN患者病程较短,临床多见肉眼血尿,24 h尿蛋白量高,较多影响肾功能。(3)治疗后平均随防(14.43±7.21)月,其中2例临床痊愈,3例蛋白尿<1 g/d和(或)镜下血尿,2例蛋白尿>1 g和(或)镜下血尿,1例GFR<60 ml/min,治疗反应较同级别的非DEP-HSPN慢,但随访末期GFR<60 ml/min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分析显示肾小球慢性病变积分及血浆白蛋白水平影响疗效。结论:DEP-HSPN起病较急,临床表现较重,并较多影响肾功能。治疗反应相对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检测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杭州市中医院住院治疗LN患者,检测外周血CD4+、CD8+及CD4+/CD8+,并记录患者的病理分型及狼疮活动度评分(systemic lupud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SLEDAI),分析CD4+、CD8+及CD4+/CD8+与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Ⅴ型LN患者外周血CD4+分别高于Ⅱ、Ⅲ、Ⅳ、Ⅲ+Ⅴ型(P<0.05)。CD4+百分数、计数及CD4+/CD8+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P<0.01),CD8+百分数则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0.01)。CD4+、CD8+百分数和计数、CD4+/CD8+比值分别与C3(complement 3)、C4(complement 4)、抗ds–DNA(anti–double–stranded,DNA)、(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C–reactive protein,CRP)、(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尿红细胞及血三系水平相关。结论 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CD4+、CD8+ T淋巴细胞的表达与肾病理分型、疾病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在临床评估病情、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对IgA肾病(IgAN)大鼠尿蛋白和足细胞nephrin、podocin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脂多糖的方法建立IgAN大鼠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洛丁新组、TP剂量组、TP中剂量组、TP高剂量组,每组10只。于0,10,14周收集血尿标本,并处死大鼠留取肾组织标本。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生化指标,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及ELISA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podocin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实验前各组大鼠尿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周末各造模组蛋白尿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第14周末TP各剂量组及洛丁新组蛋白尿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TP高剂量组Alt值高于其余各组(P<0.05);(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nephrin、podocin蛋白、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TP各剂量组及洛丁新组nephrin、podocin蛋白、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5);TP中、高剂量组较洛丁新组nephrin、podocin蛋白浓度显著增高(P<0.05);TP各剂量组与洛丁新组及TP各剂量组间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能够明显减轻IgAN大鼠的蛋白尿,且能明显提高肾组织nephrin、podoc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提示TP能调节IgAN足细胞相关分子nephrin、podoc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减少足细胞损害,减少尿蛋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留治的MHD患者151例,按照在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基础上增加不同频率的HDF治疗分为HD组34例(常规HD治疗,不进行HDF治疗)、HDF1组25例(每月1次HDF)、HDF2组47例(每月2次HDF)、HDF4组45例(每月4次HDF)。所有入组患者每4周复查一次血红蛋白,根据血红蛋白水平调整EPO用量,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尿素氮、甲状旁腺素、干体重等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各组患者较入组时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上升(P均<0.05);HDF1组患者较入组时红细胞压积水平上升(P均<0.05);HDF1、HDF2、HDF4组患者较入组时ERI值、甲状旁腺素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ERI值与铁蛋白、KT/V呈负相关关系,与甲状旁腺素、超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频率的HDF治疗均能提高患者EPO的疗效,但提高HDF治疗的频率不能明显改善EPO疗效,就有效纠正MHD患者肾性贫血而言,可在常规HD基础上联合每月1次HDF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对阿霉素肾病大鼠Nephrin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参芪地黄汤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芪地黄汤组,造模后7、14、28、56 d检测尿蛋白,造模后28、56 d检测血清白蛋白(ALB)、血肌酐(Scr),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免疫组化法观察Nephrin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Nephrin 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7、14、28、56 d,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造模后28、56 d,参芪地黄汤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28、56 d,模型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参芪地黄汤组Nephrin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同期模型组均有显著增加(P<0.05)。结论:参芪地黄汤可能通过保留阿霉素肾病大鼠Nephrin的表达,从而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改善肾病理。  相似文献   
7.
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是中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发于任何年龄,呈慢性进行性进展,现有资料显示,约20%~40%IgAN患者10~20年后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IgAN进展因素繁多,除公认的免疫因素以外,近年报道体质指数(BMI)、胰岛素抵抗(IR)及高尿酸血症等多种代谢性因素亦和IgAN进展相关。而高BMI患者合并肾脏疾病,也并非均为肥胖相关性肾病,IgAN并不少见。该文就高BMI与IgAN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肾间质淋巴细胞数量及分布特点,探讨其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临床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LN患者7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CD3、CD20、CD4及CD8浸润数量、分布特点,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血液中相应淋巴细胞分布.结果:LN患者肾间质淋巴细胞以CD+8T细胞浸润为主,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分布类似.肾间质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与血肌酐及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LN患者总T细胞及CD+8T细胞浸润数量显著高于Ⅲ型LN患者(P〈0.05),且各类淋巴细胞浸润数量与AI及CI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肾间质淋巴细胞亚群以T细胞及CD+8T细胞为主,且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布呈一定相关性.CD+8T细胞在重症LN患者中发挥了强大的细胞毒性作用,加重了LN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清代名医王堉所著《醉花窗医案》中的各种鉴别诊断方法及其特色之处,期以提高临床辨治水平。[方法]对全书明确涉及鉴别诊断的58案进行分析提练,总结《醉花窗医案》的鉴别诊断特点。[结果]《醉花窗医案》全书共有101案,其中58案明确涉及鉴别诊断,其鉴别方法,多从主症、兼症、脉诊三方面入手,而又尤重脉诊,是为特色。[结论]抓住主症,参以兼症,注重脉诊,脉证相合,是《醉花窗医案》中鉴别诊断的最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脏病(CKD)3期肾络瘀痹证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1)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2)研究对象:慢性肾炎(CKD3期)、中医辨证为肾络瘀痹证(瘀痹证)。(3)分析瘀痹证发生率、中医证候特点。结果:(1)慢性肾炎(CKD3期)瘀痹证发生率74.2%,瘀痹肾虚风湿三联证最多见,单独瘀痹证少见。(2)瘀痹证中尿血积分值最高,且尿血与UPro/24h、UAlb/Cr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肾炎(CKD3期)瘀痹证并不少见,并绝大多数与其他证型并存。瘀痹证以镜下多形性红细胞尿持续存在最具特征,在中医辨证中引入尿象检测将有助于提高辨证精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