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临床转归及治疗对策.方法 将术前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或HBeAb阳性、HBV DNA阳性或阴性)的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分为抗病毒治疗组和无抗病毒治疗组两组.观察两组(术前1周至术后9年)的肝功能(ALT、AST、TBIL、PT)变化、病毒复制(HBV DNA)及存活情况.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23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82.60%,存活率为82.60%,HBV DNA(PCR法)下降(≥2 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86.95%;未抗病毒组9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22.22%,存活率为11.11%,HBV DNA(PeR法)下降(≥2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11.11%.抗病毒组肝功能复常率、存活率及HBV DNA下降或保持低复制率高于无抗病毒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拉米夫定治疗患者6例出现病毒学反弹31.58%,1例加用阿德福韦酯,2例换用恩替卡韦后好转,其余3例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持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复制,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肝衰竭发生,提高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患者存活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应及时换用或加用有效药物减少肝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临床转归及治疗对策.方法 将术前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或HBeAb阳性、HBV DNA阳性或阴性)的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分为抗病毒治疗组和无抗病毒治疗组两组.观察两组(术前1周至术后9年)的肝功能(ALT、AST、TBIL、PT)变化、病毒复制(HBV DNA)及存活情况.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23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82.60%,存活率为82.60%,HBV DNA(PCR法)下降(≥2 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86.95%;未抗病毒组9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22.22%,存活率为11.11%,HBV DNA(PeR法)下降(≥2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11.11%.抗病毒组肝功能复常率、存活率及HBV DNA下降或保持低复制率高于无抗病毒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拉米夫定治疗患者6例出现病毒学反弹31.58%,1例加用阿德福韦酯,2例换用恩替卡韦后好转,其余3例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持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复制,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肝衰竭发生,提高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患者存活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应及时换用或加用有效药物减少肝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临床转归及治疗对策.方法 将术前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或HBeAb阳性、HBV DNA阳性或阴性)的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分为抗病毒治疗组和无抗病毒治疗组两组.观察两组(术前1周至术后9年)的肝功能(ALT、AST、TBIL、PT)变化、病毒复制(HBV DNA)及存活情况.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23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82.60%,存活率为82.60%,HBV DNA(PCR法)下降(≥2 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86.95%;未抗病毒组9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22.22%,存活率为11.11%,HBV DNA(PeR法)下降(≥2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11.11%.抗病毒组肝功能复常率、存活率及HBV DNA下降或保持低复制率高于无抗病毒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拉米夫定治疗患者6例出现病毒学反弹31.58%,1例加用阿德福韦酯,2例换用恩替卡韦后好转,其余3例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持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复制,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肝衰竭发生,提高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患者存活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应及时换用或加用有效药物减少肝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DPMAS)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11月在我院治疗的45例肝衰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治疗)和对照组23例(血浆置换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及临床效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治疗前后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TBIL、ALT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PTA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ALT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B、PTA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有效率为68.2%,对照组有效率为65.2%,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术不仅能有效地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对ALB、PTA无影响,与血浆置换术比较,可取得相同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受血浆紧缺的限制,无输血感染及血浆过敏的风险,是治疗肝衰竭有效的、安全的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与HCV核心抗原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的相关性及符合性。方法逆转录-PCR荧光探针法定量检测94例怀疑HCV感染患者的血清HCV RNA,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CV核心抗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水平。结果 94份样本中HCV RNA阳性率为56.4%(53/94),核心抗原阳性率为53.2%(50/94),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率为84.9%(45/53);ALT异常率为62.3%(33/53),并随HCV RNA载量的升高而增加。结论 HCV RNA定量检测及HCV核心抗原检测结合ALT结果分析有助于临床了解HCV在体内的复制水平和肝脏的炎性反应状态,指导临床用药及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临床转归及治疗对策.方法 将术前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或HBeAb阳性、HBV DNA阳性或阴性)的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分为抗病毒治疗组和无抗病毒治疗组两组.观察两组(术前1周至术后9年)的肝功能(ALT、AST、TBIL、PT)变化、病毒复制(HBV DNA)及存活情况.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23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82.60%,存活率为82.60%,HBV DNA(PCR法)下降(≥2 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86.95%;未抗病毒组9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22.22%,存活率为11.11%,HBV DNA(PeR法)下降(≥2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11.11%.抗病毒组肝功能复常率、存活率及HBV DNA下降或保持低复制率高于无抗病毒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拉米夫定治疗患者6例出现病毒学反弹31.58%,1例加用阿德福韦酯,2例换用恩替卡韦后好转,其余3例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持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复制,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肝衰竭发生,提高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患者存活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应及时换用或加用有效药物减少肝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26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痨、保肝治疗,并与10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较单纯肺结核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结核治疗对肝功能有一定的损害,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较单纯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高,加强保肝治疗及监测肝功能,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莎  莫雨灵  吕建楠 《传染病信息》2021,34(4):306-309,334
目的 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对替诺福韦(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序贯或联合普通IFN-α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效果及停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和北海市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119例初次接受TDF治疗有效并完成序贯或联合普通IFN-α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阴性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144周时HBsAg水平对患者进行分组,依据治疗192周时HBsAg水平决定是否停药;采用PCR产物测序方法对患者IL28B rs12979860多态性进行测序分型,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与抗病毒疗效及停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 对不同IL28B rs12979860基因型患者的基线特征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92周时,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患者中HBsAg≤1000 IU/ml者占65.7%(65/99),而非CC基因型患者中HBsAg≤1000 IU/ml者仅占35.0%(7/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8B rs12979860 C C基因型患者HBsAg下降水平为(1.0±0.4)lg IU/ml,而非CC基因型者仅为(0.8±0.3)lg IU/ml(P<0.05);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患者肝脏弹性值的平均下降水平为(3.4±1.3)kPa,而非CC基因型者仅为(2.6±1.4)kPa(P<0.05).停药随访6个月,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和非CC基因型患者停药后复发的比例分别为16.9%(11/65)及71.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抗病毒治疗期间的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和非CC基因型患者主要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BeAg阴性CHB患者应用TDF序贯或联合IFN-α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血清学及组织学应答,IL28B rs12979860 CC基因型可能是HBeAg阴性CHB患者抗病毒治疗获得血清学和组织学应答及停药6个月不复发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临床转归及治疗对策.方法 将术前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或HBeAb阳性、HBV DNA阳性或阴性)的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分为抗病毒治疗组和无抗病毒治疗组两组.观察两组(术前1周至术后9年)的肝功能(ALT、AST、TBIL、PT)变化、病毒复制(HBV DNA)及存活情况.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23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82.60%,存活率为82.60%,HBV DNA(PCR法)下降(≥2 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86.95%;未抗病毒组9例患者肝功能损害复常率为22.22%,存活率为11.11%,HBV DNA(PeR法)下降(≥2log10)或保持低复制率为11.11%.抗病毒组肝功能复常率、存活率及HBV DNA下降或保持低复制率高于无抗病毒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拉米夫定治疗患者6例出现病毒学反弹31.58%,1例加用阿德福韦酯,2例换用恩替卡韦后好转,其余3例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持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乙肝病毒复制,促进肝功能恢复,减少肝衰竭发生,提高乙肝病毒感染者肾移植术后患者存活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学反弹应及时换用或加用有效药物减少肝衰竭发生.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高,早期干预阻断其全身炎症反应,是阻止急性胰腺炎向重症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医药作为早期干预措施之一能有效阻断全身炎症反应,降低重症发生率。本文基于六经辨证体系,从“表里观”、“津液观”以及“正邪观”,阐述早期急性胰腺炎病发于少阳、阳明、厥阴这3个层面,系统论述早期急性胰腺炎的疾病传变规律、治疗原则以及处方用药,以期构建中医药对早期急性胰腺炎诊疗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