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完全免费   75篇
  内科学   51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浓度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对开滦集团公司2 2 0 9名离休职工健康查体 ,检测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浓度及其他生化指标 ,比较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及不同血压水平组间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浓度的差异。结果  2 2 0 9人中符合研究目的且资料完整的共计 2 16 9人 ,其中确诊高血压病患者 12 0 5例。高血压组、正常血压组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浓度分别为 (1 97± 1 84 )mg/L和 (1 0 8± 1 2 4 )mg/L(P <0 0 0 1)。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随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浓度增加而增高 (P <0 0 0 1)。非吸烟组、糖尿病组、超重及肥胖组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浓度分别为 (1 87± 1 4 3)mg/L、(2 0 9± 1 85 )mg/L和 (1 5 8± 1 6 1)mg/L ,均高于吸烟组、非糖尿病组、非超重及肥胖组的 (1 33± 1 10 )mg/L、(1 2 3± 1 4 0 )mg/L、(0 82± 1 0 6 )mg/L (P <0 0 0 1)。结论 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浓度与高血压病相关 ,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型与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不同基因型与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  5 18例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服用氢氯噻嗪 12 5mg ,每日 1次 ,共 6周。资料完整的 5 0 4例患者按II、ID、DD三种基因型分组 ,比较不同基因型间的降压疗效。结果 II、ID、DD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值分别为 5 7mmHg(1mmHg =0 133kPa)、5 1mmHg、10 4mmHg ,DD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值大II、ID两型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三组间舒张压下降值、平均动脉压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DD基因型、治疗前醛固酮水平、血钠水平是影响收缩压下降值的主要因素。结论 不同ACE基因型患者对氢氯噻嗪的反应存在差异 ,DD基因型患者收缩压下降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特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指标、肝功能损伤程度及预后。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重叠感染组)各115例,两组病情(轻、中、重度)和HBV DNA定量相同,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组中74例和重叠感染组中的51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做肝活组织检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两组患者HBV标志物,HBV DNA及抗HEV lgM。结果重叠感染组重型肝炎57例,发生率49.6%,死亡29例,病死率25.2%;慢性乙型肝炎组重型肝炎5例,发生率4.4%,死亡2例,病死率1.7%,两组比较,x~2值分别为58.80和27.01,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BV DNA≥10~4患者:重叠感染组占83.7%(36/43),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占97.1%(67/69),x~2=4.73,P<0.05;重叠感染组总胆红素平均(495.0±217.0)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平均(967.0±395.0) U/L,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总胆红素平均(216.0±195.0)μmol/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平均(373.0±212.0)U/L,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10.20和14.52,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炎症G3和G4重叠感染组33例,占64.7%,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25例,占33.8%,x~2=12.4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叠感染组肝功能损害严重,肝组织炎症程度高,HBV DNA水平低,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长期小剂量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方法232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服用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每月发放一次药物并测量血压,观察1年。比较服药6周及1年的降压疗效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1)观察结束时资料完整的观察对象为231例,治疗后6周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值分别为(6.01±16.05)mmHg(1mmHg=0.133kPa)、(2.90±10.33)mmHg、(3.94±10.68)mmHg;治疗1年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下降值分别为(10.45±17.28)mmHg、(8.45±11.06)mmHg、(9.12±10.88)mmHg。1年时血压下降值高于6周时血压下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时的降压达标率为20.3%,治疗1年时降压达标率为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结束时未发现有症状的低钾血症,但血尿酸值明显增加,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小剂量氢氯噻嗪可有效降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对电解质、糖、脂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高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测定116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34例有脑梗死危险因素而未发生脑梗死的患者(对照A组)及32例健康人(对照B组)的颈动脉超声及血清hs-CRP浓度、血压、血糖、血脂、一氧化氮、内皮素等各种生化指标,详细记录个人史、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并分析hs-CRP浓度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hs-CRP与年龄、糖尿病史、纤维蛋白原、内皮素、白细胞计数、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与一氧化氮显著负相关,(P<0.05);脑梗死、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内皮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血糖、血液黏稠度是hs-CRP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hs-CRP与脑梗死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能通过影响其危险因素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因此,在脑梗死的防治中,干预hs-CRP的水平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HIV感染者心理咨询前后抑郁状况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心理咨询对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94例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HIV感染者心理咨询后抑郁情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与咨询前的HIV感染者主要分布在0.6~0.69和0.7以上两组相比,咨询后的HIV感染者抑郁严重度减轻,主要分布在0.5~0.59和0.6~0.69两组。结论对HIV感染者进行心理咨询可以减轻他们的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和降解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新生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采用^3H-TdR和。H-脯氨酸掺入法分别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胶原蛋白合成。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蛋白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MMP-2和MMP-9活性的表达。结果PDGF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Ⅰ、Ⅲ型胶原表达,以及MMP-2、MMP-9活性和MMP-1表达。AcSDKP对PDGF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均有抑制作用。AcSDKP上调由PDGF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MMP-2、MMP-9活性和MMP-1的表达。结论AcSDKP抑制PDGF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的合成,上调MMPs活性或表达,促进胶原的降解,这些可能与AcSDKP抗心脏纤维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8.
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u SL  Li DQ  Li HF  Yu Q  Li Y  Zhao HY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0):880-88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氢氯噻嗪降压疗效的相关性。方法8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氢氯噻嗪12.5mg,每日1次,共6周,用PCR—RFLP方法检测α-内收蛋白基因第10外显子G614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资料完整的7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IT、GT、GG三种基因型分组,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降压疗效。结果含T等位基因患者的△舒张压(DBP)、A平均动脉压(MAP)值大于GG基因型患者的ADBP、AMA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患者的△收缩压(SBP)、AMAP值大于GT、GG基因型患者的ASBP、AMA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基因型患者的降压有效率高于GT、GG基因型患者的降压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TT基因型、治疗前SBP水平是影响收缩压下降值的主要因素。结论α-内收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氢氯噻嗪的降压疗效相关,TT基因型患者的降压疗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斌  姜敏  张晋霞 《山东医药》2009,49(33):5-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MSE)和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成套测验(LOTCA)进行神经心理测验,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对患者ADL进行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特征。结果①2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认知障碍者108例,占41.5%,主要表现为注意障碍64例(59.4%),定向障碍37例(34.2%),思维运作障碍45例(39.8%),结构性失用34例(31.4%),视失认29例(27.5%),空间失认23例(21.3%),空间知觉障碍18例(16.7%),单侧忽略15例(13.9%),图形背景分辨障碍12例(11.1%),运动失用9例(8.3%)。②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与病变部位、临床类型、ADL及病情程度有关,以皮质部位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性高(OR=2.965,95%C I:1.329-6.611);多发病灶者较单发病灶者更易发生认知障碍(OR=2.190,95%C I:1.022-4.693);ADL越差,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性越高(P〈0.05);认知障碍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加重(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常伴发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可多种类型共存或交叉并存。可表现为注意障碍、定向障碍、思维运作障碍、结构性失用、视失认、空间失认、空间知觉障碍、单侧忽略、图形背景分辨障碍、运动失用,其中以注意障碍最多见;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与发生在皮质部位、多发病灶、ADL差和病情程度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中VEGF-D、VEGFR-3表达及淋巴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大肠癌中VEGF-D、VEGFR-3的表达、D2-40阳性淋巴管特点以及淋巴管生成,分析与其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8例大肠癌VEGF-D、VEGFR-3表达及淋巴管密度(LVD)。结果 大肠癌中VEGF-D、VEGFR-3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79%、52%)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1%、34%),复发转移组阳性率(82%、52%)高于无复发转移组(59%、34%),生存期≤3年组阳性率(8l%、62%)高于生存期〉3年组(59%、35%)(均P〈0.05);YEGF-D在淋巴管受累组阳性率(85%)高于无淋巴管受累组(60%)(P〈0.05);LVD值在溃疡型和浸润型组中高于肿块型组,DukesC、D期高于DukesA、B期,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管受累组高于无淋巴管受累组,复发转移组高于无复发转移组,生存期≤3年组高于生存期〉3年组(均P〈0.05)。结论 大肠癌中VEGF-D、VEGFR-3表达升高与促进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复发转移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