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国内免费   81篇
  完全免费   140篇
  内科学   136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克罗恩病的临床多样性   总被引:42,自引:11,他引:31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误诊的主要原因,方法:对最近5年收治的3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文献报道,分析克罗恩病临床特点与误诊原因。结果:患者以青中年为主,女略多于男,病变侵犯胃肠道任一部位,呈节段性分布,常同时侵犯多个部位,结肠及小肠最多;腹痛与腹泻为主要的肠道症状,但尚有低热,消瘦,贫血及皮肤,关节与肝周等多系统症状。内镜有跳跃式分布的溃疡、息肉、狭窄或卵石样改变等破坏与增强病变并存在的特点,活检 肉芽肿检出率为30.8%。B超可探查出肠道并发症,误诊原因包括对本病认识不足;肠道病变多部位性,致使临床症状多样化;过于强调病理学检查及肉芽肿的诊断意义等。药物与手术治疗(16例)均收到积极疗效。结论:本病发病数明显增多,临床表现缺乏异性;内镜联合活检,加强临床与病理医师沟通是及时,正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咯血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目的评价不同的材料和操作程序,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的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72例咯血患者,分组接受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29例患者选择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时,首程采用明胶微粒(0.5mm×0.5mm)、高渗氯化钠和红霉素的混合物栓塞末梢血管,次程以明胶颗粒(1mm×1mm)栓塞主干及1~2级分支血管,43例患者选择单程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及随访2~4.8年,止血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双重栓塞组83%、100%,单纯明胶海绵栓塞组61%、95%。两组病例止血治愈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能明显提高治疗咯血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利钠肽检测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反应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评价在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中脑利钠肽 (BNP)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CHF、心功能Ⅱ~Ⅲ级 (NYHA)患者 33例 ,年龄 19~ 76岁 ,平均 (5 7 5± 15 8)岁。检测房利钠肽 (ANP)、BNP后 ,将其分基础治疗组 12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地高辛 ) ,美托洛尔组 10例 (基础治疗 +美托洛尔 ) ,卡维地洛组 11例 (基础治疗 +卡维地洛 ) ,接受抗心力衰竭 (心衰 )治疗 ,并在治疗 3个月后重复检测ANP、BNP。ANP用放免法 (RIA)测定 ,BNP采用固相免疫放射测定法 (IRMA)测定。结果 心衰有效治疗后ANP、BNP均有显著下降 ,其中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BNP下降最显著。结论 在评价心衰接受 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反应中BNP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行为学、脑梗死体积和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3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川芎嗪组和参芎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1h再灌注模型,用Longa5分制评分和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法评价行为学和脑梗死体积,再灌注24h时电镜观察缺血边缘区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各组在再灌注6h和24h时,Longa评分无显著差异,但参芎组再灌注24h时的Longa评分较再灌注6h时显著改善(P<0·05);川芎嗪组和参芎组的梗死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P<0·05),川芎嗪组和参芎组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川芎嗪组、参芎组细胞的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显著减轻(P<0·05);在电镜下,参芎组缺血边缘区的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轻于对照组,优于川芎嗪组。结论参芎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优于单用川芎嗪。  相似文献
5.
缺血/再灌注对心室肌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缺血心肌获得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理应下降,但反见增多,长期令人费解。以酶解豚鼠心室肌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方法,在模拟缺血/再灌注环境下,观察钠、钙内向电流(INa、ICa-L)、背景外向钾电流(IK1)、延迟整流钾电流(IK)和ATP敏感钾电流(IkATP)的变化,探讨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①模拟缺血10,20min,INa峰值电流由对照3.19±0.50nA分别下降至3.13±0.48,2.73±0.37nA(后者P<0.05),继之再灌注10,20min,INa分别降至2.44±0.39,2.06±0.38nA(P均<0,01)。②模拟缺血10,20minICa-L分别比对照增加11.88%,15.45%,继之再灌注10,20min,ICa-L分别增加为22.62%,22.34%。③模拟缺血5min后IK1的内向整流作用减弱,IK1电流加大,且在再灌注后并不恢复。④模拟缺血5min后IKATP即由对照的0.25±0.07nA上升为0.61±0.13nA(P<0.01),再灌注20mini。IKARP继续增加为0.96±0.15nA(P<0.01)。可见缺血所造成的INa下降和ICa-L上升,在再灌注后INa进一步下降,钙内流进一步增加,IK1在再灌注后也不恢复,提示缺血所造成的膜通道损伤并不因再灌注后恢复,反表现进一步的受损,对此产生的电生理异常,可能有助于诱发再灌注心  相似文献
6.
克罗恩病临床特征以及诊断和治疗选择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Zheng J  Shi X  Chu X  Jia L  Wang F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9):581-585
目的 分析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和诊疗方法,以促进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效果。方法 对近期诊治31例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内镜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文献报道,分析本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案。结果 患者以表中年为主,女略多于男。病变侵犯胃肠道任一部位,呈节段性分布,常同时侵犯多个部位,以结肠及小肠为主;腹痛与腹泻为主要的肠道症状;但尚有低热、消瘦、贫血及皮肤、关节与肛周疾病等多系统症状。内镜可见跳跃式分布的黏膜充血、水肿、溃疡、息肉、狭窄或铺路石征等破坏与增殖病变并存的特点,诊断正确率为62.9%。活检肉芽肿检出率为30.8%。B超可探查出肠道并发症。误衣原因:对本病认识不足;肠道病变多部位性,致使临床症状多样化;过于强调病理学检查及肉芽肿的诊断意义。口服泼尼松对轻-中型患者诱导缓解较氨基水杨酸盐类更迅速;免疫制剂为二线药物,个体间疗效不一;20例接受强化性营养支持治疗,具有辅助治疗作用。16例手术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结论 本病发病数明显增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内镜联合活检,加强临床与病理医师沟通是及时和正确诊断的关键。治疗宜个体化选择方案,手术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和心脏重塑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为研究对象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AT1阻滞剂缬沙坦的降压作用和对血液及组织AngⅡ浓度的影响 ,探讨左室重塑与心肌AngⅡ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雄性 15周龄SHR分两组(n=6) ,缬沙坦 3 0mg·kg-1·d-1,对照组用等量蒸馏水灌胃。用高压液相放免法 (HPLC RIA)测定治疗 4周前后SHR血液、肾脏、心脏和动脉壁中AngⅡ浓度。结果 治疗组血压由 (2 0 5 0±10 7)mmHg下降到 (15 0 0±6 8)mmHg(P <0 .0 1) ,左室重量/体重由 (2 64 3±17 1)mg/ 10 0g下降到(2 0 8 2±13 9)mg/ 10 0g(P <0 .0 1) ,左室心肌和动脉壁的AngⅡ水平相应降低(P <0 .0 1) ,但血液和肾脏中AngⅡ水平上升 (P <0 .0 1)。结论 缬沙坦抑制左室重塑与在AT1受体水平上阻滞AngⅡ和降低心肌组织Ang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血清SCC-Ag、CYFRA21-1、NSE、CEA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段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99例肺癌病人及48例肺良性病变病人血清SCC-Ag、CYFRA21-1、NSE和CEA的水平.结果 肺癌组血清四项肿瘤标记物的含量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P<0.01).SCC-Ag水平在肺鳞癌中明显升高;CYFRA21-1水平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升高明显;NSE以小细胞肺癌(SCLC)升高为明显;CEA以肺腺癌增高为主;SCC-Ag、CYFRA21-1、NSE、CEA及四项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60.47%、59.45%、45.69%、69.68%、97.83%,特异度分别为93.69%、90.57%、93.85%、93.67%、81.36%,准确率分别为71.56%、68.58%、61.79%、69.57%、81.95%.结论 SCC-Ag对鳞癌、CYFRA21-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NSE对小细胞肺癌(SCLC)、CEA对腺癌具有较大的辅助诊断价值,四项联合检测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血管内超声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变基础。方法  113例患者 [男78例 ,女 35例 ,平均年龄 (6 3± 12 )岁 ]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 5 7例 ,急性心肌梗死 (1个月内 ) 34例 ,稳定性心绞痛 2 2例。血管内超声检查 :根据斑块回声的强弱 ,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软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的回声比血管壁外膜的回声弱 ;(2 )纤维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的回声等于或超过血管壁外膜 ;(3)钙化斑块 ,表现为比血管管壁外膜回声强并且后方有清楚的声影。软性斑块成分或硬性斑块成分超过 80 %判定为软斑块或硬斑块 ,否则判定为混合性斑块。结果 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 ,血管内超声发现 4 8例 (84 % )不稳定性心绞痛及 30例 (8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目标病变为软斑块 (P <0 0 1)。 6例 (11% )不稳定性心绞痛及 6例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目标病变含有脂质池。并发现 9例 (16 % )不稳定性心绞痛及 12例 (35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伴有斑块破裂 (P <0 0 1)。稳定性心绞痛的病变则以硬斑块、钙化病变为多。另外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中半数以上的目标病变呈偏心性。结论 血管内超声可以识别不稳定斑块 (富含脂质池及薄纤维帽 ) ,并证实其破裂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  相似文献
10.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治疗老年人恶性胸水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治疗老年癌症患者恶性胸水的有效率。方法应用癌症患者自体胸水的TIL培养、扩增后产物经胸腔内输注治疗21例老年人恶性胸水,每隔日1次,至少4次。结果21例经治疗后,胸水中淋巴细胞增加,肿瘤细胞逐渐减少,胸腔积液逐渐吸收,1个月后19例达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有效率为90.5%。结论自体胸水TIL可治疗恶性胸水,同时可提高老年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机体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