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9篇
  国内免费   618篇
  完全免费   691篇
  内科学   6538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479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695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39,自引:0,他引:139  
Ji D  Xie H  Li L  Liu Y  Xu B  Ren B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2):802-805
目的 回顾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治疗中的应用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1986年5月至1999年1月用CRRT治疗重症ARF患者101例,回顾性分析了患者临床特点、CRRT方法和预后。结果 101例患者中60例(59.4%)度过疾病的急性期(存活组),41例(40.6%)在急性期死亡(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统计学资料、肾功能衰竭的特点、疾病严重程度(AP  相似文献
2.
目的:前瞻性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spesis)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SVP)患者,均符合SIRS标准,5例有明确感染证据(spesis组),7例无感染证据(SIRS组)。均行CBP治疗72h。在治疗0,2,6,12,24,48,72h时,各取肝素抗凝血15ml,分离单核细胞,脂多糖(LPS)10mg/L(10μg/ml)刺激12h,ELISA法测定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TNF—α、IL-6、IL-l0);测定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LAR-DR)的表达情况判断其抗原呈递功能(流式细胞仪),同时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及血浆中各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患者在接受CBP治疗时,spesis组处于病变晚期,病情重,并发症多。SIRS组处于病变早期,病情相对较轻,并发症少。在接受相同CBP治疗后,两组的预后不同,spesis组较差,其平均住院天数明显较SIRS组长(P<0.05)。②单核细胞分泌功能:治疗前,SIRS组单核细胞分泌活跃。治疗后,该组单核细胞分泌TNF-α、IL-6和IL-l0均明显减少(P<0.05)。而spesis组则表现为分泌抑制状态,治疗后无明显变化。③单核细胞抗原呈递功能:与正常人相比,两组患者单核细胞表达HLA-DR都明显降低(P<0.001)。治疗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但以SIRS组上升更加显著(P<0.01)。④单核细胞数量:治疗前,两组患者单核细胞数量均明显降低。治疗后,SIRS组,单核细胞数量明显上升接近正常水平。spesis组也有上升,但不如SIRS组明显。⑤CBP治疗后,SIRS组血浆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水平与sepsis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唯有血浆IL-l0在两组之间显著不同。SIRS组治疗后IL-l0水平不仅明显较治疗前低(P<0.01),而且明显低于sepsis组(P<0.001)。Sepsis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其血浆IL-l0水平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结论:①CBP能明显改善SIRS/sepsis患者单核细胞功能,重建机体免疫系统内稳状态。②单核细胞HLA-DR表达及血浆IL-10水平是反映SIRS/sepsis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个良好指标。HLA-DR持续低表达和高血浆IL-10水平者预后差。③CBP疗效与SIRS/sepsis患者治疗开始时机体免疫系统所处的状态有关。对免疫过度激化伴血浆细胞因子明显升高者,CBP显示了良好的清除效果。对病程晚期免疫细胞呈低反应状态者也能使其免疫功能得到相应恢复,但早期治疗效果远比晚期显著。  相似文献
3.
血清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研究   总被引:98,自引:3,他引:95  
用抗人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单抗,建立酶联法检测血清cTnI,测健康人、室上性心动过速及陈旧性心梗患者的血清cTnI浓度为0~7μg/L(参照值)。重复检测差异小于8.7%,回收率100.1%。61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血清cTnI均大于7μg/L。未溶栓患者胸痛后4~6小时血清cTnI上升,其峰值时间、上升曲线与CK-MB相似,峰值是参照值上限的24倍。cTnI在血清中持续升高至少5天。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病人血清cTnI峰值提前6小时,幅度增高。在溶栓治疗后8~12小时,cTnI显著高于溶栓未通或未溶栓(未自溶)病人(P<0.05)。作者认为,用抗人cTnI单抗检测血清cTnI是诊断AMI敏感与特异的指标之一。溶栓后连续检测cTnI还可能成为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三氧化二砷对人肝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AO/EB荧光染色法、透射与扫描电镜观察、DNA电泳、流式细胞术、TUNEL法及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观察了三氧化二砷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QGY-7701、QGY-7703和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的生长活力、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三氧化二砷能显著地抑制人肝癌细胞QGY-7701和QGY-7703的生长,用药后诱导其出现了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和生化学改变,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且bcl-2基因表达明显下降,bax和Fas基因表达显著增强;三氧化二砷对正常人肝细胞株L-02无明显作用。结论 三氧化二砷对人肝癌细胞有显著的选择性诱导凋亡作用,且受到多种基因调控,这一结论为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及其肾病特点   总被引:74,自引:2,他引:72  
目的:制备发病过程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并观察其肾脏病变特点。方法: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诱发胰岛素抵抗,然后用亚致病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发高血糖症。结果:高糖高脂饮食后1个月,大鼠发生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高脂血症。注射STZ后,大鼠血糖升高,平均279mg/dl,血胰岛素降至常规饲料喂养大鼠的水平。其肾脏改变特点,临床上表现为持续蛋白尿;病理改变为肾小球体积增大、髓袢腔扩张、系膜增生和硬化、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泡沫样变、出入球动脉透明样变以及间质血管损伤等。结论:Wistar大鼠用高糖、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STZ注射可成功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并具有典型糖尿病肾病病变特点,是研究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血管并发症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TGF-β1诱导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肥大及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在体外以TGF-β1(2μg/L)刺激LLC-PK1细胞,诱导细胞肥大和ECM合成增加。与此同时,以不同浓度的大黄酸处理细胞,检测细胞体积,蛋白质含量以及3H-亮氨酸掺入以观察细胞肥大的变化;检测细胞孵育24h后上清的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3H-脯氨酸掺入以及细胞胶原Ⅳ及FNmRNA的表达以观察大黄酸对ECM的影响。结果TGF-β1(2μg/L)刺激可以导致LLC-PK1细胞出现细胞肥大,表现为细胞体积,细胞内蛋白量及3H-亮氨酸掺入量明显增加。大黄酸处理后细胞体积及细胞内蛋白量明显降低。TGF-β1也明显增加LLC-PK1细胞3H-脯氨酸掺入量、培养上清中FN含量、以及细胞内胶原Ⅳ和FNmRNA的表达。大黄酸则抑制上述ECM合成的增加,明显降低细胞内胶原Ⅳ,FNmRNA表达水平。结论大黄酸可以逆转TGF-β1诱导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抑制TGF-β1刺激的ECM合成。这可能是大黄酸预防或改善糖尿病肾脏病变,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胰性脑病与韦尼克脑病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目的和方法 通过对急性重症胰腺炎伴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9例典型病例介绍,加上文献检索30篇共18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脑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对并发脑病进行分类。结果 185例脑病中大多为重症(84%),男性略多,且胆源性胰腺炎居多。早期发生脑病者为急性全身炎症反应所致多脏器衰竭的一部分,为胰性脑病(PE),有107例,死亡61例(57%);2周以上甚至在恢复期发生脑病者与长期禁食缺乏维生素B1(Vit B1)有关,为韦尼克(Wernicke)脑病(WE),共有78例,死亡26例(33%);两组病死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WE组病死率较低系近年来注意及时补充Vit B1,文献加本组3例,给予VitB1治疗的17例全部存活,而未给VitB1的WE患者中病死率达43%,与PE组病死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本文详述了PE与WE的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提出对于PE应早期诊断、综合强化治疗,而对于禁食时间较长者应给予VitB1肌肉注射以预防WE发生,已发生者则应补充大剂量VitB1,这是降低急性胰腺炎并发脑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大黄酸治疗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远期实验研究   总被引:54,自引:7,他引:47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大黄酸对糖尿病大鼠远期病变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剂量STZ腹腔内多次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动物分为糖尿病对照组,糖尿病大黄酸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糖尿病治疗组分别给不同剂量的大黄酸(25,100mg/kg.d^-1)。定期观察一般情况,血糠及血生化指标,同时测定24h尿蛋白排出量。连续治疗12个月宰杀大鼠,称取右肾重量,并留光镜标本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糖尿  相似文献
9.
霉酚酸酯治疗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   总被引:53,自引:10,他引:43  
目的: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治疗顽固性Ⅳ型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复发的17例Ⅳ型LN患者,改用MMF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MMF剂量0.75~2.0g/d,治疗时间3~9(平均4.35±1.5)个月。结果:经MMF治疗后,5例肾功能不全(3例需透析)者3例血清肌酐恢复正常。82.4%患者尿蛋白减少半量以上,其中29.4%患者尿蛋白转阴。平均尿蛋白由3.59±1.39g/d降至1.12±0.97g/d,41.2%患者的血尿消失,血清自身抗体产生明显减少,血清冷球蛋白水平由609.9±433mg/L降至132.4±70.5mg/L。8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行重复肾活检,肾小球活动性病变显著减轻,活动性指数由6.5±1.5降至1.2±0.7,免疫荧光检查发现MMF治疗后肾小球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表达显著减少。副作用包括肺炎(11.8%)、带状疱疹(11.8%)、胃肠道反应(35.3%),未见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结论:MMF对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重症、难治性Ⅳ型LN有独特的疗效。尽管MMF副作用小,但仍需注意感染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川芎嗪、丹参治疗大鼠肺纤维化对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3个模型、川芎嗪、丹参和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氢可)组7个组。博莱霉素复制模型后15~28天给药,29天取肺作HE染色及检测α1(Ⅰ)、α1(Ⅲ)前胶原mRNA的原位杂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图像分析定量。结果模型组两种前胶原mRNA在第7天表达至高峰,29天Ⅰ型仍保持高水平,Ⅲ型已恢复正常。经治疗川芎嗪组的α1(Ⅰ)前胶原mRNA降至正常(P>0.05),丹参、氢可组仍较高(P<0.01)。各组的α1(Ⅲ)前胶原mRNA均达正常(P>0.05)。结论川芎嗪通过抑制α1(Ⅰ)前胶原mRNA而起到抗肺纤维化作用,丹参和氢可的作用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