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黎梦丽  周思美  刘闵敬  王丽   《护理与康复》2021,20(7):12-16+22
目的 调查高校护理学生低背部疼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高校护理专业的45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低背部疼痛现状调查表、简体中文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背部信念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对高校护理学生低背部疼痛的影响.结果 35.5% 的高校护理学生发生过低背部疼痛,其中95% 的护理学生在近1年发生过,13% 的护理学生在近7 d发生过.年龄、低背部疼痛家族史、平均每天持续坐位最长时长、自评健康状况、背部信念是高校护理学生发生低背部疼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高校护理学生低背部疼痛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可进行相关健康教育以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肌少症诊断指标及肌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收集1534例苏州市社区老年人的一般资料、血脂水平及身体成分,进行握力及6米步速测试,依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2019年诊断标准,分为肌少症人群与非肌少症人群,比较两类人群血脂状况差异,探讨血脂与肌少症相关性。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以及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与非肌少症人群相比,肌少症人群的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49±0.18)和(0.53±0.29)mmol/L]、甘油三酯[TG,(1.57±0.92)和(1.76±1.22)mmol/L]、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1.26±1.10)和(1.52±1.39)]显著较低(均P<0.05);而HDL-C[(1.45±0.37)和(1.31±0.32)mmol/L; P<0.01]、总胆固醇[TC,(5.17±1.03)和(4.97±0.96)mmol/L; P<0.05]显著更高;高TG发生率[29.10%(55/189)和36.28%(488/1345);P<0.05]较低;高TC发生率[48.15%(91/189)和36.88%(496/1345);P<0.01]更高。同时,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与HDL-C及TC水平呈负相关(r=-0.289、-0.20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更大(OR=1.121,95%CI 1.091~1.152)、HDL-C更高(OR=2.133,95%CI 1.206~3.773)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性别为男性(OR=0.539,95%CI 0.372~0.781)、合并其他慢性病(OR=0.599,95%CI 0.413~0.868)是肌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 HDL-C升高与骨骼肌质量下降相关,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社区体检中对于HDL-C水平较高老年人更应关注其肌肉质量和功能变化,必要时进行肌量下降和肌少症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社区老年肌少症患者动静态平衡能力与其他多方面体适能的关系,明确老年肌少症患者平衡功能下降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对通过便利抽样法招募的1681例社区老年人群进行筛查,确定肌少症者178例,知情同意后纳入后续测试,最终完成所有测试项目的受试者有110例。采用闭眼单腿站立测试静态平衡能力,起立-步行计时测试(TUGT)检测动态平衡能力。同时进行身体质量指数(BMI)测量、6分钟步行试验(6MWT)、肱二头肌屈举和30秒座椅站立测试、抓背试验和座椅体前倾测试。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动静态平衡能力与其他体适能水平之间的关系。 结果 社区老年肌少症患者闭眼单腿站立时长为(2.66±0.64)s,TUGT用时为(7.68±0.22)s。闭眼单腿站立时长与6MWT距离、抓背试验距离、座椅体前倾结果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TUGT时长与年龄呈正相关(P<0.001),与6MWT、肱二头肌屈举次数、30秒座椅站立次数、抓背试验距离和座椅体前倾结果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及6MWT距离是闭眼单腿站立时长的影响因素(P<0.05);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肱二头肌屈举次数、30秒座椅站立次数和抓背试验距离是TUGT时长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社区肌少症老年人中,除了合并其他慢性病外,步行能力是静态平衡能力的显著影响因素,而上下肢肌力和柔韧性素质是动态平衡能力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量社区老年人身体肌肉含量和不同部位的肌力,建立以单独或联合肌力水平为基础的肌肉含量预测模型。方法2019年9~12月在社区招募老年居民140例,分别进行握力、30 s肱二头肌弯举、30 s连续坐立测试和基于Micro FET3手持测力仪测定的股四头肌与腘绳肌最大等长肌力测试,并使用日本TANITA体成分仪测定身体肌肉含量,分析上述肌力指标与肌肉含量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预测模型。结果所有肌力检测指标(握力、30 s肱二头肌弯举测试、30 s连续坐立测试、股四头肌与腘绳肌最大等长肌力)均与身体肌肉含量呈正相关(r=0.207~0.720,P<0.001)。在各肌力测试指标单独预测肌肉含量的多元回归分析中,除30 s连续坐立测试外,其余指标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2=0.702~0.761,P<0.001)。多项肌力测试结果联合预测肌肉含量回归方程(r2=0.786,P<0.001)的预测因子包括性别、BMI、非优势手握力、30 s连续坐立测试和股四头肌最大等长肌力。结论身体不同部位简易肌力测试的结果均与身体肌肉含量呈正相关。除30 s连续坐立测试外,每一单项肌力水平均可建立拟合优度较好的肌肉含量预测模型,多项肌力指标联合预测模型效果稍优于单独指标,但优势差别较小。这些结果为评估社区老年人肌肉质量提供了简易的筛查方法,可为后续检查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上臂围和小腿围与肌肉量的相关关系及其对肌量减少和肌少症的筛查诊断效果和最佳诊断截断值。方法 2020年3月至8月,方便抽取831例社区老年人(≥ 60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身体成分测试仪检测肌肉量等指标,同时进行上臂围和小腿围的测量,握力及步速测试。上臂围、小腿围与肌肉量等指标的相关性行Pearson相关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臂围和小腿围对肌量减少和肌少症的诊断效果,并利用约登指数(YI)确定最佳诊断截断值。结果 上臂围和小腿围与四肢骨骼肌含量(ASM)和骨骼肌质量指数(SMI)呈显著正相关(r = 0.6~0.8, P < 0.001)。上臂围诊断肌量减少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是男性0.888、女性0.787,小腿围是男性0.933、女性0.854;上臂围最佳截断值男性和女性均为26 cm,小腿围男性34 cm、女性33 cm。上臂围诊断肌少症的AUC是男性0.902、女性0.744,小腿围是男性0.923、女性0.832;其最佳截断值无性别差异,分别是26 cm和33 cm。在社区老年男性和女性中,年龄、上臂围、小腿围、握力和步速等多指标对肌量减少和肌少症联合诊断的AUC均大于0.85。结论 社区老年人中,上臂围和小腿围均与肌肉量呈正相关,且对肌量减少和肌少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多指标的联合诊断可显著提高上臂围在女性中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脉搏波检测的社区老年人动脉硬化指标与身体成分的关系.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10例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身体成分测试仪检测身体成分相关指标,脉搏波分析仪检测动脉硬化相关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强指数与身体成分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体质指数、脂肪量、体脂率、内脏脂肪含量、浮肿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去脂体质量、肌肉量、四肢骨骼肌含量呈负相关(P<0.05).增强指数与脂肪量、体脂率、皮下脂肪含量、浮肿指数呈正相关(P<0.05),与去脂体质量、肌肉量、四肢骨骼肌含量、骨骼肌质量指数呈负相关(P<0.05).校正年龄、性别、血压、心率等因素后,内脏脂肪含量是主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独立危险因素,浮肿指数是增强指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社区老年人中,内脏脂肪含量、浮肿指数分别是主动脉硬化、外周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肌少症患者动静态平衡功能与其他多方面体适能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招募于苏州大学周围多个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及体检的社区老年肌少症患者178例,知情同意后纳入测试,最终完成所有测试项目者110例。采用闭眼单腿站立测试评估静态平衡功能,起立-步行计时测试(TUGT)评估动态平衡功能。对患者行6min步行试验(6MWT)、肱二头肌屈举试验、30s座椅站立试验、抓背试验、座椅体前倾试验及体质量指数测量。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动静态平衡功能与其他体适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 社区老年肌少症患者闭眼单腿站立时长(2.66±0.64)s,TUGT用时(7.68±0.22)s。与未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患者相比,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闭眼单脚站立时长显著降低[1.83(1.03,2.88)和2.83(1.41,3.8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规律运动患者相比,有规律运动者TUGT时长显著降低[7.27(6.43,8.29)和7.73(7.03,8.7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眼单腿站立时长与6MWT距离、抓背试验距离及座椅体前倾距离呈显著正相关(r =0.607,0.286,0.361;P<0.05),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 =-0.300;P<0.05)。TUGT时长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 =0.413;P<0.001),与6MWT、肱二头肌屈举次数、30s座椅站立次数、抓背试验距离和座椅体前倾距离呈显著负相关(r =-0.538,-0.605,-0.759,-0.274,-0.366;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及6MWT距离是闭眼单腿站立时长的影响因素(β=1.181,0.008;P<0.05);合并其他慢性病、肱二头肌屈举次数、30s座椅站立次数和抓背试验距离是TUGT时长的影响因素(β=-0.859,-0.197,-0.342,-0.053;P<0.05)。结论 社区肌少症老年人中,合并其他慢性疾病是动静态平衡功能共同的显著影响因素,步行能力是静态平衡功能的显著影响因素,上下肢肌力和柔韧性素质是动态平衡功能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