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室旁核输注褪黑素通过改善氧化应激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在下丘脑室旁核中植入微型渗透泵并输注褪黑素或人工脑脊液(vehicle,V),1周后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测量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脏超声指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用于测定室旁核细胞的NAD(P) H亚单位NOX2的活性以及Cu/Zn-SOD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室旁核输注褪黑素显著减小了心肌梗死面积,降低了NE和NOX2的活性,并提高了Cu/Zn-SOD的表达水平,改善了大鼠的心脏功能。结论室旁核输注褪黑素减弱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是通过改善氧化应激并进一步降低交感神经活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探讨国产球囊扩张式瓣膜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生物瓣衰败的应用及治疗效果。主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生物瓣衰败的2例老年高危瓣膜病患者,于2020年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股动脉入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及经股静脉房间隔穿刺入径行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首次置入国产球囊扩张式瓣膜,进行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2例老年高危瓣膜病患者成功接受TAVR及TMVR。术后通过影像学及3D打印模型可见,球囊扩张式瓣膜在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处形态、位置分布良好。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得到显著改善,心功能明显好转。国产球囊扩张式瓣膜在治疗主动脉瓣狭窄及二尖瓣生物瓣衰败等瓣膜病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体外循环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2018年5月~2019年12月期间完成的25例体外循环辅助下TAVR术,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n=8)和心肺转流(CPB)(n=15)辅助的临床效果,另有CPB后转为ECMO辅助1例,ECMO后转为CPB又转回ECMO辅助1例。根据临床情况分应急组(n=13)和非应急组(n=12),对患者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与ECMO组比较,CPB男性比例低,体质量轻,EF数值高(均P<0.05)。与非应急组比较,应急组男性比例低,体质量轻,EF数值高(均P<0.05)。术中资料与ECMO组比较,CPB组手术时长明显增加(P<0.01);与非应急组比较,应急组手术时长明显增加(P<0.01)。与ECMO组相比, CPB组术后血气动脉氧分压明显增高(P<0.01)、尿量明显减少(P<0.01)、CCU时间明显减少(P<0.01);与非应急组相比, 应急组术后血气动脉氧分压明显增加(P<0.01)、尿量明显增加(P<0.01)、CCU时间明显增加(P<0.01)。 结论 体外循环是保证TAVR安全开展的必备条件之一。CPB应作为循环辅助的首选方式,ECMO次之。应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以及术中出现的各种紧急事件,灵活选择循环辅助方式,以期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鸢尾素(Irisin)能否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阿霉素(Doxorubicin, Dox)心肌细胞毒性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将培养的H9C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Con)组、Irisin处理(Irisin)组、Dox损伤(Dox)组、Dox + Akt抑制剂(Dox + LY294002)组、Irisin保护(Dox + Irisin)组、Dox + Irisin+Akt抑制剂(Dox + Irisin + LY294002)组。分别采用原位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以及CCK-8试剂检测细胞活力,明确Irisin处理对Dox诱导的心肌凋亡的作用。 结果 体外实验证明,与Con组细胞相比,Dox处理后H9C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并且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显著增加,同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 < 0.05),而加入Irisin可显著逆转Dox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和凋亡相关蛋白质的表达趋势。进一步的研究证实,Irisin通过促进Akt的磷酸化而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降低H9C2细胞的凋亡,而加入Akt抑制剂LY294002后,Irisin对Dox诱导的心肌细胞毒性的缓解作用被削弱,并且促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量也显著升高。 结论 Irisin可能通过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降低Dox诱导的心肌细胞毒性,为临床治疗Dox心肌损伤提供潜在的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娩肩助产对足月单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产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研究,比较1 120例实施晚娩肩助产(观察组)与973例未采用晚娩肩方法助产(对照组)产妇的分娩结果,分析两组新生儿体质量、窒息、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新生儿体质量、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晚娩肩助产有利于降低新生儿产伤发生率,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6.
多模态影像是指联合多种影像学成像技术不同模态的图像信息,多种学科优势互补,交叉验证,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综合成像模式。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已经发展成为外科高风险二尖瓣反流患者外科修复的一种替代方案。为了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对多模态影像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该文主要对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心脏磁共振及二尖瓣3D打印模型在TEER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回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3D打印心血管模型体外手术模拟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1年9月参加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举办的瓣膜介入治疗培训班40名学员为教学对象,分为教学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人)采用理论授课+手术直播教学方法,教学实验组(15人)采用理论授课+ 3D打印心血管模型体外手术模拟教学方法,两组教学学时一致。培训班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员进行考核比较。 结果 考核采用的试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测试评价,即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30分)、影像学评估(30分)和标准化手术操作流程(40分)。在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方面,两组学员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影像学评估方面,两组学员成绩无明显差异;标准化手术操作流程方面,教学实验组学员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从总成绩方面,教学实验组学员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课程结束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3D打印心血管模型进行体外手术模拟这种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增加师生互动、利于实际工作能力,并且有更高比例的学员喜欢该教学方式(均P < 0.05)。对照组考核结束后补充3D打印心血管模型体外手术模拟视频教学,再次考核后两组成绩无明显差异,充分保证了教学公平。 结论 在TAVR手术教学方面,采用3D打印心血管模型体外模拟手术过程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员手术掌握程度和学习效率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阐明FoxO1在脂联素(Adiponectin,APN)减轻阿霉素(Doxorubicin,DOX)心肌细胞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分离的乳鼠心肌原代细胞(Neonatal rat cardiomyocytes, nrCMs)随机分为对照组(CON)、APN处理组(APN)、DOX损伤组(DOX)、APN保护组(APN-DOX)、DOX损伤+Scramble siRNA组(DOX-Scramble siRNA)、DOX-FoxO1 siRNA组、APN-DOX-Scramble siRNA组、APN-DOX-FoxO1 siRNA组。以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线粒体ATP生成、ROS检测试剂盒检测ROS生成量、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DOX处理后较CON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线粒体ATP生成受到抑制,同时ROS生成量显著增加,自噬被显著激活(P<0.05);APN预处理可通过抑制自噬而显著降低DOX诱导的心肌细胞毒性(P<0.05),APN可通过上调phospho-FoxO1的表达而抑制自噬的激活,从而保护nrCMs细胞免受DOX诱导的心肌细胞毒性损伤,APN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被FoxO1 siRNA而抑制,如自噬过程的激活及ATP生成受到抑制,同时ROS生成量显著增加。 结论 APN通过上调FoxO1磷酸化水平,抑制自噬,进而缓解DOX引起的心肌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牛心包去细胞基质(AM)包被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并进行相关研究,对其作为功能支架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EHV)作以评价。方法将新鲜牛心包经胰酶+TritonX-100处理后得到AM;将含SDF-1α的缓释水凝胶包被AM。取大鼠(SD)5只,抽取骨髓,分离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种子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将MSCs与含SDF-1α的缓释水凝胶包被AM共培养(实验组),诱导其黏附、增殖,并与未包被基质进行对照(对照组)。结果胰酶+Triton X-100可彻底去除基质中细胞和相关成分;包被后的AM可持续释放SDF-1α,7 d内SDF-1α累计释放率为74.36%;体外实验表明MSCs黏附、增殖数量[(6.93±0.39)×104/cm2,7 d]较对照组[(2.25±0.25)×104/cm2,7 d]显著增加(P 0.05)。光学显微镜观察提示,实验组材料孔隙内黏附大量细胞,细胞生长和增殖情况良好;电子显微镜扫描提示,MSCs在支架材料表面贴附生长,相互连接成片,对照组中,细胞仅在材料表面散在生长,材料内部无细胞生长。结论含SDF-1α缓释水凝胶包被AM可通过持续释放SDF-1α显著诱导MSCs归巢、增殖,具备进一步体内构建TEHV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54例宫颈锥切术治疗的CINⅡ~Ⅲ级患者的资料,术后均证实有病变残留,设为A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时间段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63例宫颈锥切术治疗的CINⅡ~Ⅲ级患者的资料,术后均未发现病变残留,设为B组。分析CINⅡ~Ⅲ级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高危因素。结果A组患者分级、锥切深度>10mm、产次>3次、腺体受累者构成比与B组患者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年龄>50岁、已绝经、LEEP术、人工流产>3次、HPV高危型感染、多象限受累、术者工龄<3年者构成比均高于B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为CINⅡ~Ⅲ级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97、2.457、3.330、4.272、4.938、6.373、2.651,P<0.05)。结论CINⅡ~Ⅲ级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发生率较高,且高危因素较多,需要针对性解除和控制上述因素以降低此类情况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