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医学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实用型和技能型医学人才,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简称临床技能竞赛)是国家教育部及卫计委组织的为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的临床技能比赛,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7届,给各高校提供了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对临床技能、临床思维以及人文建设各方面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是决定医学人才质量的关键,以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为标准,通过竞赛暴露临床教学存在的优劣,既有利于提示高校临床教学的不足,又有利于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5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非洛地平缓释剂组,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每组50例。规范治疗4周,比较不同药物对清晨自测血压、动态血压及血压晨峰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自测SBP、自测DBP、24hSBP、24hDBP)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对血压晨峰的影响明显优于非洛地平缓释剂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对24h平均血压及清晨自测血压均有良好的疗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血压晨峰的改善情况优于非洛地平缓释剂和硝苯地平控释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评价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患者4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氟伐他汀缓释剂组,治疗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颈动脉彩超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HDL-C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大小、厚度及数量较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TC、LDL-C、TG的降低程度与氟伐他汀缓释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缓释剂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颈部血管斑块和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凝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凝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ALT以及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房颤动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可更好地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同时也增加了出血风险,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小板miR-126表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断、预测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循环内科确定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60例为实验组,包括SAP(稳定性心绞痛)组(n=30)及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n=30),健康人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C组),qRT-PCR检测血小板miR-126表达,评价miR-126在健康人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miR-126与冠脉斑块CT值分型的关系,miR-126表达与冠脉造影病变程度、分型及病变支数相关性。结果 qRT-PCR显示,ACS组及SAP组miR-126表达高于NC组(P<0.01),ACS组高于SAP组(P<0.05);miR-126在冠脉斑块CT值分型中钙化型高于纤维型及软质型,纤维型高于软质型(P<0.05);miR-126表达水平在中度、重度及闭塞组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及闭塞组高于中度组(P<0.05);miR-126表达水平在2支及≥3支病变组高于1支病变组(P<0.05),≥3支病变组高于2支病变组(P<0.05)。结论 血小板miR-126表达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miR-126表达高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支数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高血糖条件下Sprague-Dawley(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及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情况,探讨预防性应用盐酸氟桂利嗪对高血糖条件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36只雄性健康SD大鼠,建立高血糖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高血糖组(n=18)、盐酸氟桂利嗪+高血糖组(简称氟桂利嗪组n=18),各组按脑缺血90min再灌注3h(n=6)、6h(n=6)、24h(n=6)分为3个亚组。比较氟桂利嗪组与高血糖组各再灌注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结果相同再灌注时间点,氟桂利嗪组比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P〈0.05;相同时间点氟桂利嗪组较高血糖组梗死体积缩小,其中再灌注3、6h组间比较P〈0.05,再灌注24h组间比较P〈0.01;脑组织病理形态观察:氟桂利嗪组与高血糖组各再灌注时间点比较,变性、坏死的神经元减少,空泡化改变减轻,组织间水肿减轻。结论预防性应用盐酸氟桂利嗪能减轻高血糖条件下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缩小梗死体积,减轻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及组织水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盐酸氟桂利嗪对高血糖条件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36只,建立高血糖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高血糖组(n=18)与盐酸氟桂利嗪+高血糖组(简称氟桂利嗪组,n=18),各组按脑缺血90 min再灌注3 h(n=6)、6h(n=6)、24 h(n =6)分为3个亚组.比较氟桂利嗪组与高血糖组各再灌注时间点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及ICAM -l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脑组织病理形态观察:氟桂利嗪组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组织受损程度逐渐加重,但与高血糖组各时间点比较,变性、坏死的神经元较少,组织间水肿较轻.ICAM -1表达:氟桂利嗪组于再灌注3h可见IAM -1阳性表达,24h内逐渐增高(P<0.05).氟桂利嗪组与高血糖组比较各时间点缺血区ICAM -1表达均减少(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盐酸氟桂利嗪能减轻高血糖条件下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钙离子拮抗剂与ARBs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晨峰现象的影响。方法 16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4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非洛地平缓释剂组、硝苯地平控释片组、缬沙坦组,每组40例。服药8周后,分别比较不同降压药物对血压晨峰的影响。结果治疗8周后,各组观察指标(24hS BP、24hD BP、清晨自测SBP、清晨自测DB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对血压晨峰的控制苯磺酸氨氯地平组优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控释片组对血压晨峰的影响优于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对晨峰现象的影响优于非洛地平缓释剂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离子拮抗剂及缬沙坦均能有效控制血压晨峰现象,其中以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清晨血压控制的有效率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孤立性房颤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患者分为对照组,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分析比较各组间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对阵发性房颤组及持续性房颤组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组间NT-proBNP与房颤转律后窦性心律维持之间的关系。结果房颤可导致血清NT-proBNP水平的升高。结论 NTproBNP水平及左房内径(LAD)大小对房颤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