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4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85篇
内科学   10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216篇
综合类   446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22篇
  4篇
中国医学   182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是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恶性肿瘤,其中肺鳞癌经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其疗效仍不满意。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在肺腺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肺鳞癌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及ALK融合基因少见,急需探索新的靶点指导肺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表明,FGFR家族(FGFR1-4)是肺鳞癌中突变频率较高的基因,FGFR基因的激活突变和扩增与肺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同时许多小分子 FGFR 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许多FGFR抑制剂治疗肺鳞癌的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研究,针对FGFR靶点的基因治疗可为肺鳞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策略。本文就FGFR在肺鳞癌的靶向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陆丽  赵磊  张德桂  陈立旻 《安徽医药》2020,41(8):957-959
目的 探讨双管喉罩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急诊科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呼吸道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经口腔盲插双管喉罩加强呼吸道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治疗期间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道误吸、窒息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8.39±0.58)%]较对照组[(93.66±1.22)%]明显升高,观察组呼吸道误吸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7.27%),窒息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5.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管喉罩可以提高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呼吸道误吸、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治疗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1日—2018年6月1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的104例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给予改善心功能、稳定心率在内的规范化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心定悸胶囊,6粒/次,2次/d。观察2组患者治疗12周后症状、心率、RR间期、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窦性心率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窦性相邻RR间期之差>50 ms的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的变化,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8.5%(46/52)和75.0%(39/52),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24 h总心搏次数、心率及长RR间歇次数均显著少于治疗前,最长间歇时间均显著短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最长间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长RR间歇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的LVEF及均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LVEDD、LAD及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的变化都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定悸胶囊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有效稳定心率,缩短长间歇,改善心功能,调节心率变异性,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用编织缝合深筋膜法重建环状韧带治疗成人孟氏骨折中桡骨小头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科采用编织缝合深筋膜法重建环状韧带治疗成人孟氏骨折33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3~58岁,平均40.1岁;右侧19例,左侧14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桡骨小头位置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肘关节近远期功能评价。结果 3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年,平均2.7年。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良好,骨折愈合平均时间(3.2±0.5)个月。术后3个月时改良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平均(90.2±8.6)分,优18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末次随访时改良Broberg-Morrey肘关节评分平均(93.9±5.7)分,优26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7.0%。结论用编织缝合深筋膜法改良重建环状韧带治疗成人孟氏骨折,有利于维持肱桡关节、尺桡关节对合关系,可以有效恢复肘关节功能,手术效果确切,近远期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膝骨关节炎(KOA)模型鼠软骨组织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Hulth法制备大鼠KOA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右归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右归丸4.8,2.4,1.2 g·kg^-1灌胃,硫酸氨基葡萄糖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0.17 g·kg^-1灌胃,连续给药8周。干预结束24 h后股动脉采血处死各组大鼠,取鼠膝关节软骨,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软骨的病理改变,并进行Mankin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关节软骨组织中STAT3,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和Wnt抑制因子1(WIF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软骨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关节软骨组中WIF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Makin评分明显升高,软骨组织STAT3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明显增加和IL-6 mRNA水平上的表达显著增加,WIF1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关节软骨边缘严重破坏,软骨细胞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右归丸高剂量干预组大鼠软骨组织Makin评分,STAT3的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明显降低,右归丸各干预组IL-6 mRNA水平上的表达显著降低,WIF1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软骨结构趋于正常,软骨细胞分布仅偶见不均,关节软骨表面欠光滑。结论:右归丸能显著改善KOA大鼠的关节软骨退变,抑制KOA中软骨组织的炎症反应,这可能与其抑制STAT3和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帕金森病是继阿尔茨海默病后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可引起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抑郁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障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1])。左旋多巴是治疗帕金森病最为常用的药物,长期服用药物有效,但近期症状无法控制或出现严重的多巴胺诱发的运动并发症~([2]),调整药物亦无法改善者,可接受治疗性外科手术。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eep brain stimulator,DBS)已经成为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转录本(lncRNA MIAT)在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参与的炎症通路。方法: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J774A.1制备炎症反应细胞模型(LPS组),以等体积PBS刺激的J774A.1细胞为PBS对照组(PBS组),实时定量PCR(RT-qPCR)及ELISA法检测两组IL-1β、TNF-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lncRNA MIAT在两组的表达量及亚细胞定位;shRNA敲低lncRNA MIAT,分为shMIAT敲低(KD)组、shNC阴性对照(NC)组,RT-qPCR检测lncRNA MIAT敲低效率及两组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KD、NC组的NF-κB、ERK5等多种转录因子磷酸化水平;在LPS刺激J774A.1细胞分别加入ERK5特异性抑制剂(ERK5-IN-2)、ERK5-IN-2溶解液二甲基亚砜(DMSO),分为抑制剂组、DMSO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ERK5磷酸化水平,RT-qPCR检测两组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LPS组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PBS组(P0.05);lncRNA MIAT在LPS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PBS组,且主要表达于细胞核;lncRNA MIAT在KD组显著低于NC组,其在J774A.1细胞的敲低效率为43%。KD组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NC组;KD组ERK5磷酸化程度显著高于NC组,而NF-κB、STAT3、ERK1/2磷酸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制剂组EKR5磷酸化显著低于DMSO对照组,且抑制剂组的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DMSO对照组。结论:lncRNA MIAT可能通过抑制ERK5磷酸化减少IL-1β、TNF-α合成,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复杂的过程,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对转移机制的理解和深入研究有助于寻求解决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方法,当前研究认为microRNA参与了肿瘤的转移与复发,通过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microRNA的研究,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归纳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microRNA的研究进展,回顾了microRNA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分子机制,表明microRNA在肿瘤转移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胆汁回输对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3例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33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完善术前检查后行PTCD引流并胆汁回输,肝功改善后行PD手术。对照组患者于入院5 d内行PD手术。比较观察组减黄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比较2组患者术前TBIL水平、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等。结果观察组TBIL、PA、CD3~+CD4~+、CD3~+CD8~+、CD3~+CD4~+/CD3~+CD8~+减黄后均较减黄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0.9±10.6)d,对照组为(28.1±11.3)d,观察组平均总费用为(9.96±2.19)万元,对照组为(7.46±1.99)万元,2组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D联合胆汁回输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提高免疫力,从而降低术后感染及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但会增加住院时间及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