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冠脉穿孔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1-01至2020-09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冠脉穿孔进行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冠脉穿孔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57 580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中90例术中出现冠脉穿孔作为病例组,同时采用单纯随机抽取的方法,在同期住院的其余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80例作为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OR=2.69,95% CI:2.25~3.13)、女性(OR=1.46, 95% CI:1.05~1.87)、糖尿病病史(OR=3.05,95% CI:2.11~3.99)、C型病变(OR=3.69, 95% CI:3.02~4.36)、完全闭塞病变(OR=4.52,95% CI:3.88~5.16)、靶血管钙化(OR=1.52, 95% CI:1.17~1.87)、亲水性导丝(OR=2.58, 95% CI:2.11~3.05)、旋磨治疗(OR=10.4, 95% CI:8.87~11.93),为并发冠脉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70岁、女性、糖尿病病史、C型病变、完全闭塞病变、钙化病变、亲水性导丝、旋磨术是冠脉介入治疗并发冠脉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Background Heart failure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due to 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 of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DMD) in the majority of the cases. There is high incidence of arterial thromboembolism in DMD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However, it has been receiving little attention whether anticoagulative therapy in DMD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in sinus rhythm should be performed. Herein we present a case of DMD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rt failure in sinus rhythm, who pre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8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PCI后根据其结局将其分为生存组(n=54)和死亡组(n=1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其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67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死亡13例(19.4%)。死亡组糖尿病患者占比(χ2=4.05)及吸烟患者占比(χ2=3.69)均高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高于生存组(t=2.08,P<0.05),而体质指数(BMI,t=-1.28)、血小板(PLT)计数(t=-2.10)均低于生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吸烟、糖尿病、血清BNP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减少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肿瘤PCI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术前双联抗血小板负荷量可降低死亡发生的结局,为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肿瘤行PCI后患者预后不良,其死亡的危险因素包含传统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等,此外,血清BNP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减少等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针对性的医疗干预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临床特征及探讨经肾动脉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CTA)诊断ARAS的准确性.方法 纳入2005年1月~2010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患者中经肾动脉造影确诊为ARAS患者179例(肾动脉狭窄>50%),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肾动脉超声及肾动脉CT造影(CTA)与肾动脉造影结果的差异.结果 179例ARAS患者中,有74例(41.34%)表现为难以控制的高血压,96例(53.63%)伴胸痛,6例(3.35%)出现急性肺水肿,102例(57%)伴肾损害.其中124例ARAS患者同时进行了肾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肾血流速度>171cm/s时有最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此时肾动脉超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和75%;另有23例(46支血管)同时进行了肾动脉CTA检查,肾动脉CTA显示的狭窄血管数多于肾动脉造影[32支(69.6%) vs.26支(56.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82).结论 ARAS临床表现多样,其中又以肾损伤、胸痛和高血压最为常见,肾动脉超声诊断ARAS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而肾动脉CTA较肾动脉造影存在过度诊断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静脉应用腺苷对PCI术后心肌灌注的改善作用。方法连续入选解放军总医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月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17例)与腺苷组(23例)。腺苷组于PCI术前10min静脉给予腺苷(50μg·min-1·kg-1),持续3h。术后即刻观察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术后7d行心肌声学造影检查观察心肌灌注情况,普通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收缩功能,随访患者1个月,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TIMI0~2级血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6%比11%,χ2=0.00,P0.05)。腺苷组心肌灌注速度(β)较对照组增加(0.12±0.04比0.09±0.03,t=5.00,P0.05),心肌灌注血流量(A·β)也高于对照组(0.75±0.40比0.52±0.26,t=3.61,P0.05)。腺苷组有更多节段心肌恢复较高水平灌注(42.5%比17.3%,χ2=47.204,P0.05)。腺苷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50.87±5.57)%比(46.12±6.29)%,t=2.52,P0.05)]。结论急诊PCI围术期静脉应用腺苷可有效改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灌注,使更多心肌恢复高水平组织灌注,改善心功能,而心肌声学造影可准确、安全、有效地对PCI后心肌组织灌注的情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口服奥美拉唑对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作用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5月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19例,分为2组。对照组68例,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51例,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奥美拉唑治疗。检测所有患者血栓弹力图中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并对两组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发生心绞痛伴心电图ST段压低、心肌酶升高和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及随访缺血事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血小板AA途径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ADP途径抑制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奥美拉唑可减弱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但是对择期PCI患者,短期应用奥美拉唑时,常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至2010—01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女性AMI患者246例,根据是否绝经及绝经年限进行分组,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绝经前组阻塞性病变的比例低于绝经后各组(P<0.05);各组前降支病变比例均高于其他位置病变(P<0.01);绝经年限与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的发生有相关性(P=0.024,OR=0.697)。(2)绝经前组HDL—C平均水平高于绝经后各组(P<0.05);绝经前组高尿酸血症者比例低于绝经后各组(P<0.05);绝经前组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者比例高于绝经后各组(P<0.01);绝经年限与高尿酸血症有相关性(P=0.031,OR=0.767)。结论绝经前后女性AMI的冠状动脉病变及危险因素有所不同,应根据不同生理阶段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特点,做好女性冠心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不同面积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减低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面积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变化及生存预后。方法在有住院资料的896例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左室扩大、射血数下降、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但未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65例,记录此部分患者心肌梗死后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变化情况,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生存预后情况。结果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的初始LVEF和LVEDD即比较低,随访期间变化不明显;小面积心肌梗死患者LVEF和LVEDD初始高于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但在2~4年随访中期显著下降;多次心肌梗死患者LVEF和LVEDD随时间延长明显降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大面积心肌梗死组、小面积心肌梗死组和多次心肌梗死组四年全因死亡率无显著差别(P=0.77);多次心肌梗死组患者四年生存率仅有52,且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增加趋势;小面积心肌梗死组患者在2~3年随访中期时间生存率高于大面积心肌梗死组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二者死亡率有接近的趋势。结论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显著降低,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小面积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初始接近正常,在2~4年间显著下降;多次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随时间显著降低。大面积、小面积及多次心肌梗死患者四年全因死亡率相近。  相似文献   
10.
对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导致A型主动脉夹层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