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体脂已被广泛应用,本文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综述,来阐述建立适合我国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研究的生物电阻抗预测公式的必要性。即1)将其与标准方法比较来验证其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准确性;2)不同国家儿童青少年去脂体质预测方程的选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016-2017年我国东部地区12个省(直辖市)12~17岁青少年肥胖类型和血压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选取"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项目中我国东部地区12~17周岁的青少年共8279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体质指数、腰高比将研究对象划分为非肥胖、一般性肥胖、中心型肥胖、复合型肥胖4种类型。依据"中国3~17岁儿童每岁、身高对应的血压标准"判定不同肥胖类型人群的正常高值血压、血压偏高的情况。利用χ2检验、方差分析与多水平线性模型、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肥胖类型与血压的关系。结果中国东部地区12~17岁青少年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为13.66%(1069人),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8.79%(1782人)。其中非肥胖组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12.85%(732人),血压偏高检出率13.79%(999人);一般性肥胖组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20.45%(99人),血压偏高检出率23.62%(160人);中心型肥胖组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6.95%(32人),血压偏高检出率14.64%(87人);复合型肥胖组正常高值血压检出率16.68%(206人),血压偏高检出率42.42%(536人)。血压偏高检出率男女生间(χ2=8.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水平模型结果:中心性肥胖仅女生血压偏高风险显著高于非肥胖组(OR=1.50,95%CI 1.12~2.02);肥胖的男、女生正常高值血压(OR=2.05,95%CI 1.62~2.58;OR=1.83,95%CI 1.38~2.42)、血压偏高(OR=2.06,95%CI 1.59~2.67;OR=1.57,95%CI 1.15~2.14)的风险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复合型肥胖的男、女生正常高值血压(OR=3.80,95%CI 3.19~4.51;OR=2.79,95%CI 2.30~3.37)、血压偏高(OR=4.07,95%CI 3.39~4.88;OR=2.84,95%CI 2.32~3.46)的风险显著高于非肥胖组。结论中国东部地区12~17岁青少年群体中,不同肥胖类型与血压水平相关程度不同,复合型肥胖血压偏高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吉林省龙井市农村地区朝鲜族和汉族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方法选择209名60岁以上的当地朝鲜族和汉族老年人,使用食物频率法对调查对象在过去一年内的食物和调味品的摄入状况进行调查,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进行比较,并分析朝鲜族和汉族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的差异。结果该地区老年人的菌菇类食物及坚果的摄入频次较低且谷薯类食物、蔬菜、水果、肉类、蛋类、水产品、豆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乏。朝鲜族和汉族老年人食盐摄入量均较高,汉族的谷薯类食物摄入量高于朝鲜族(P<0.05),汉族老年人的盐和酱油的消费量高于朝鲜族老年人(P<0.05),朝鲜族食用油、腌渍菜、味精/鸡精的摄入量高于汉族(P<0.05)。结论吉林省龙井市农村地区朝鲜族和汉族老年人在谷薯类食物、腌渍食品、调味品的摄入量存在差异,谷物和蔬菜可基本满足自身营养需求,水果、水产品、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缺乏状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双标记水法测量54例4和6月龄婴儿体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京钟  王筱桂 《卫生研究》2003,32(5):487-489
为了解 4和 6个月婴儿的体成分组成情况 ,使用双标记水稀释法测量 5 4名健康婴儿总体水(TBW)、瘦体重 (LBM)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 ,4个月婴儿的TBW、LBM和脂肪的重量分别为 (4 2 7± 0 4 7)、(5 11± 0 6 6 )和 (2 13± 0 5 7)kg。 6个月婴儿的TBW、LBM和脂肪的重量分别为 (4 5 9± 0 5 8)、(5 77± 0 73) ,和 (2 0 1± 0 6 6 )kg。而且 4和 6个月婴儿体成分中各组成成分占体重的百分含量没有性别差异。但是在两个月龄婴儿组中分别按照不同喂养方式分组进行分析时 ,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婴儿体成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补充铁对铁缺乏纺织女工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铁剂与安慰剂组间相互对照的双盲干预试验研究方法,将80名19至44岁患有铁缺乏非妊娠期的女工随机分配于铁剂组或安慰剂组,跟踪10至12周,观察干预前后血生化指标,工作时间及业余时间总能量消耗,产量,生产效率的变化。 铁剂治疗后平均血红蛋白上升13g/L,血清铁蛋白上升20.3μg/L,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下降293μg/L,工作时间总能量消耗下降467kJ/d,生产效率增加0.32元/MJ。自身对照t检验及与安慰剂组比较的组间t检验均显示铁剂治疗前后以上各种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6.
中国成年居民营养补充剂的消费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我国成年居民使用营养补充剂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策略和相关政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对53159名18岁及以上居民的营养补充剂使用率及其中钙制品、铁剂、维生素和其他保健食品的使用率进行分析。结果: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营养补充剂的使用率为5.1%,其中钙制品、铁剂、维生素和其他保健食品的使用率分别为3.4%、1.3%、2.4%和2.2%。营养补充剂的使用率表现为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60岁及以上年龄组、45-59岁年龄组、18-44岁年龄组使用率依次降低。结论:我国成年居民中使用营养补充剂尚不普遍。  相似文献   
7.
中国2002年居民身高和体重水平及近10年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居民的身高、体重现状及近10年来变化趋势,为国家制订相关政策及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71971名住户居民测量身高和体重,文中仅对其中2~79岁人群的身高(有效数据210136人)和体重(有效数据202749人)进行分析。采用婴儿身长量床测定3岁以下儿童身长,采用立柱式身高计测定3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身高,测量精确度均为0.1cm;采用杠杆称测定3岁以下儿童体重,采用双标尺杠杆体重秤测定3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体重,精确度均为0.1kg。结果 2002年中国2、6、11、17岁儿童少年平均身高(cm),城市男孩分别为90.1、118.4、144.9、170.2,女孩分别为89.0、117.0、145.8、158.6;农村男孩分别为87.6、113.1、139.2、166.3,女孩分别为86.2、112.9、140.0、157.0。2002年各年龄组平均身高都比1992年增加,同龄2~5岁学龄前儿童平均身高增减值,城市男孩3.6cm,农村男孩3.0cm,城市女孩3.8cm,农村女孩3.0cm;同龄6~19岁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减值,城市男孩3.1cm,农村男孩3.4cm,城市女孩2.8cm,农村女孩3.1cm;20~70岁同龄成年人平均身高增减值,城市男性0,7cm,农村男性0.9cm,城市女性0.6cm,农村女性1.0cm。2、6、11、17岁儿童少年平均体重(kg),城市男孩分别为13.5、22.2、37.4、58.7,女孩分别为12.7、21.2、36.7、51.9;农村男孩分别为12.8、19.4、31.9、54.9,女孩分别为11.9、18.7、31.8、51.2。2002年中国居民各年龄组体重也均高于1992年同龄人,同龄2~5岁学龄前儿童平均体重增减值,城市男孩1.0kg,农村男孩0.6kg,城市女孩0.8kg,农村女孩0.5kg;同龄6~19岁儿童青少年平均体重增减值,城市男孩2.0kg,农村男孩1.5kg,城市女孩1.4kg,农村女孩1.1kg;20~70岁同龄成年人平均体重增减值,城市男性3.2kg,农村男性3.0kg,城市女性1.6kg,农村女性2.9kg。结论 在过去10年间,中国居民各年龄组人群身高、体重均有明显的增长,尽管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值在各年龄组和城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仍充分说明了近10年中国居民身体形态生长发育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国非农业职业人群上下班交通方式,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使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对我国非农业职业人群11 539名(男性6 906名,女性4 633名)上下班交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非农业职业人群步行、骑车、乘车和混合交通方式上下班的比例分别是33.0%,39.4%,14.9%和12.7%.不同年龄组、性别、城乡和家庭收入非农业职业人群交通方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步行上下班的非农业职业人群平均每天上下班步行26.6 min,骑车上下班的人群平均每天上下班骑车36.8 min,乘车上下班的人群平均每天上下班坐车58.4 min.不同年龄组、城乡和不同家庭收入人群间平均每天不同交通方式时间有差异.结论 我国非农业人群以步行和骑车上下班为主,年龄、性别、地区和家庭收入影响他们的交通方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国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数据,对我国中小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进行分析。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资料收集,调查问卷为《一年回顾性身体活动调查表》中交通方式部分,内容包括中小学生上下学采取的交通方式和平均每天上下学时间。结果共11113名中小学生完成了调查表,其中男生5878人,女生5235人。中小学生上下学的主要交通方式是步行,占73.4%(8152人),其次为骑车、坐车及多种交通方式,分别为15.1%(1682人)、6.1%(674人)和5.4%(605人)。小学生、农村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以步行交通方式为主,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城市学生采取步行和骑车交通方式的比例均较高。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上下学的时间:步行为36.5±27.0分钟,骑车为43.5±28.6分钟,坐车为43.2±34.5分钟。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骑车上下学时间较长,农村学生和低收入家庭学生步行和骑车时间均较长,高中生/中专生、城市学生坐车上下学时间较长。结论我国中小学生步行和骑车上下学比例较高,年龄、地区和家庭收入影响中小学生的交通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生物电阻抗方法(BIA)测量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脂含量的应用方程。方法按《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中各性别和年龄段超重的BMI参考值,将总人群分为体重正常组和超重肥胖组。以水下称重方法为标准方法,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不同BMI水平7~18岁儿童青少年BIA的应用方程。结果体重正常组方程:去脂体重(FFM,kg)=0.406weight+2.918sex+0.315H2/z+0.843;超重肥胖组方程:FFM(kg)=0.358weight+1.571sex+0.358H2/z+0.603;总人群方程:FFM(kg)=0.290weight+2.222sex+0.427H2/z+1.547。三个方程的调整回归系数(r2)和标准误(SEE)分别为:0.940和2.36;0.955和2.46;0.942和2.53,方程的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意义(ANOVA,P<0.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BIA应用方程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