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MicroRNAs(miRNAs)调控作为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调节人类基因组中约60%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参与调节着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细胞增殖和凋亡、脂肪代谢、病毒免疫等诸多方面。迄今为止,有大量研究探索了异常表达的miRNAs与多种肝脏疾病的高度相关性,本文就对近年来miRNAs在乙型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变化特点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反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有报道称miRNA在肝脏炎症、纤维化和硬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miRNA表达特点、致病机制、临床诊治中的意义等方面引起了较大关注,故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Caroli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gastreoesophageal varices,EGV)患者5例均行内镜下治疗,其中套扎治疗1例,余4例食管行硬化剂注射治疗,胃底行组织胶注射治疗。5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后3个月和1年的随访,无再发出血。Caroli病合并EGV行内镜下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操作简捷等优点,临床上应强调治疗后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颅咽管瘤术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发生临床上少见,颅咽管瘤术后所致NASH导致脂肪性肝硬化的发生更是甚少。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2017年1月1日至今收治的2例颅咽管瘤术后合并NASH及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颅咽管瘤术后所致NASH、肝硬化的临床特点,进一步提高对颅咽管瘤术后继发NASH及肝硬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临床诊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7±8.62)岁,孤立性胃静脉曲张9例、伴食管静脉曲张者21例,病因均为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Child-Pugh A级8例、Child-Pugh B级21例、Child-Pugh C级1例,门静脉主干直径(11.8±2.33)mm,胃肾分流道最宽处直径(13.7±4.74)mm。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胃肾分流道球囊临时封堵术联合内镜下胃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9例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同时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后3例患者出现发热,5例患者出现腹痛不适,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组织胶异位栓塞的情况(0.0%)。术后1年内再发出血率6.7%、生存率为100%。结论 对于合并胃肾分流道的胃静脉曲张患者,联合DSA下胃肾分流道球囊临时封堵术,可有效降低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时异位栓塞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的内镜下治疗策略。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行内镜下治疗的7例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结果 7例患者年龄(56. 9±4. 5)岁。7例患者中2例黏膜病变位于曲张静脉之上。7例患者中6例先行内镜下静脉曲张治疗,后对黏膜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1例在静脉曲张治疗同时对胃底黏膜病变行ESD治疗,合并的贲门黏膜病变择期处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合并上消化道浅表黏膜病变的内镜下处理,要综合衡量患者的凝血功能、静脉曲张与黏膜病变的处理时机以及相对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7.
微小RNA(microRNA, miRNA)是一种小的非编码RNA,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反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近年来,有报道称miRNA在肝脏炎症、纤维化和硬化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miRNA表达特点、致病机制、临床诊治中的意义等方面引起了较大关注,故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总结30岁以下食管胃静脉曲张(GOV)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医学部收治的61例30岁以下GOV患者,提取、分析和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 在61例GOV患者中,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27例(44.3%),其中隐源性肝硬化占40.7%,乙型肝炎肝硬化占33.3%,和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NCPH)34例(55.7%),其中以门静脉海绵样变占61.8%;基于内镜下静脉曲张LDRf分型,在位置方面主要以Le/g型多见(77.1%),在直径方面,D1.0占41.0%,在出血风险方面,Rf1分级占77.1%;针对GOV治疗,以二级预防治疗为主(85.7%),多采用组织胶或硬化剂注射或套扎联合治疗(66.1%);NCPH患者GOV再出血比例为11.8%,显著低于肝硬化组的29.6%(P<0.01)。结论 30岁以下人群GOV患者以NCPH居多,其中以各种原因引起的门脉海绵样变最多见。NCPH患者并发GOV经内镜治疗后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并总结胰十二指肠术后消化道少见部位静脉曲张(吻合口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21年9月十年间胰十二指肠术后消化道少见部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病例及近十年文献报道中吻合口静脉曲张病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内镜诊断及内镜下组织胶治疗的价值。结果 4 212例内镜下考虑或确诊为消化道静脉曲张病例中,有9例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例,其中7例因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共检出3例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合并消化道吻合口静脉曲张。该3例患者既往均无基础肝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均发现同时合并有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均接受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内镜下止血效果显著。吻合口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组复发率较高,介入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两组有效性及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时,应警惕吻合口少见部位静脉曲张的发生,行胃镜检查时应尽量对所有吻合口进行探查,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是此类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该病复发出血率较高,应强调内镜随访,发现新发或具有出血风险曲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