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成人麻疹56例临床特点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7
近年来,关于成人麻疹的报告明显增加,现就我院收治的56例成人麻疹报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来源我院1996年7月~1997年7月共收治成人麻疹56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18~34岁,平均24.1岁。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15例;幼年时曾患过麻疹的有2例。有麻疹接触史者23例。诊断均符合《传染病学》[1]中的标准。二、临床表现56例患者均有发热,<39°C者3例,39~40°C者37例,>40°C者16例,畏光、流泪、流涕、咳嗽者56例。病程中有麻疹粘膜斑者50例,结膜充血者44例,皮疹为充血性斑丘疹者52例,4例为出血性皮疹。发热第3~4d出疹者39例,1~2d出… 相似文献
2.
HIV感染者/AIDS患者CD4+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对应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观测CD4^+细胞计数对机会性感染的预示作用。方法 分析了176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CD4^+细胞计数与机会性感染并发症的对应关系。结果 发现在CD4^+细胞计数<200个/mm^3的114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有53例发生了多种机会性感染,其发生比例为46.5%;而CD4^+细胞计数>200个/mm^3的62例患者中,只有2例发生了机会性感染,其发生比例为3.2%。结论 不同水平的CD4^+细胞计数,机会性感染的发生几率不同,两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而CD4^+细胞计数作为开展机会性感染预防的参照指标,对于提高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暴露于HIV/AIDS后的危险评估及暴露后双汰芝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暴露于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后的危险程度及双汰芝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为从事HIV/AIDS防治工作的人员提供帮助和信息。方法 分析7例暴露后的处理过程和监测结果,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7例暴露后均服用双汰芝1个月,监测随访6个月表明:服用双汰芝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无骨髓抑制现象和皮疹发生,是安全的;在6个月随访结束时均末发生血清阳转,是有效的。结论 暴露的情况不同,发生感染的几率不同,暴露后的正确处理可有效地降低暴露后HIV/AIDS的发生率,但是最重要的是使暴露危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
HIV/AIDS患者中CD4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间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评价总淋巴细胞计数与CD4细胞计数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26例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患者共330对同一天获得的CD4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间的相关性,阳性预测值(PPV)、敏感性、特异性分别在不同的总淋巴细胞计数范围对应于CD4细胞计数<200个/mm3和CD4细胞计数<350个/mm3时获得.结果 330对CD4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存在相关性(r=0.528,P<0.01),总淋巴细胞计数<1 400个/mm3对应于CD4细胞计数<200个/mm3有70.11%的阳性预测值,72.61%的敏感性,88.46%的特异性,总淋巴细胞计数<1 900个/mm3对应于CD4细胞计数<350个/mm3有80.97%的阳性预测值,70.92%的敏感性,74.54%的特异性.结论总淋巴细胞计数可以作为评价患者患机会性感染的危险程度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的一种低消费的监测手段.阳性预测值(PPV)、敏感性、特异性分别在总淋巴细胞计数<1 400个/mm3对应于CD4细胞计数<200个/mm3和总淋巴细胞计数<1 900个/mm3对应于CD4细胞计数<350个/mm3时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HIV/AIDS混合感染结核的特点和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艾滋病 (AIDS)与结核 (TB)的流行情况目前 ,全球 6 0亿人口中 ,有 2 0亿人感染TB ,每 1秒种就有 1人受感染 ,现有TB病人 2 0 0 0万 ,每年新发病人 80 0万 ,每年因TB死亡者 30 0万。在大量感染的人群中 ,一旦再感染艾滋病病毒 (HIV) ,就破坏了机体免疫系统 ,随即发展成活动性TB。在意大利、卢旺达、西班牙、美国、扎伊尔的研究证明 ,感染HIV的结核菌携带者 ,发展成活动性TB的可能性比未感染HIV高 30~ 5 0倍。中国TB的疫情十分严峻 ,在全球仅次于印度而居世界第 2位。根据 2 0 0 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分析 :全国… 相似文献
6.
性病门诊就诊者HIV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就诊者HIV感染情况和特征。方法对1993年1月-2003年12月来地坛医院性病门诊自愿检测的16742名就诊者进行了HIV血清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快速法作为初筛,两项均阳性者应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结果检测出HIV抗体阳性299例,占性病门诊就诊者1.79%(299/16742)。299例中,男204例,女95例。年龄在2.5~57岁之间,其中〈10岁8例,10~19岁19例,20~29岁129例,30~39岁105例,40~49岁28例,〉50岁10例。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42.47%(127/299),其中同性传播占6.68%(20/299),异性传播35.79%(107/299);其次是静脉注射毒品传播,占30.11%(90/299);再次是输血传播占11.03%(33/299),最后还发现母婴传播12例,占4.01%(12/299)。此外,尚有传播途径不清楚的37例,占12.38%。结论提示HIV在性病门诊就诊人群中感染率较高,且主要经过性途径传播,年龄分布在20~40岁之间。因此,加强性病门诊的HIV检测,加强对青少年的HIV相关知识教育,对预防和控制HIV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中国艾滋病病人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诊断,治疗及PCP的发生与CD4^ 细胞水平相互关系。方法:对1998-2000年诊断的9例PCP进行全面分析,结果:100%有发热,66.7%有咳嗽,77.8%有呼吸困难及咳痰,动脉血氧分压均降低,胸片呈间质样改变,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病毒载量极高,CD4^ 细胞极度减少(平均20/mm^3),复方新诺明(SMZco)治疗反应良好且安全。结论:(1)9例中国艾滋病病人发生PCP时其细胞免疫功能极度低下;(2)艾滋病合并PCP的特异性诊断是找到病原体,但是典型的临床表现,胸片呈双肺囊状或网状改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LDH升高及SMZco治疗有效可诊断CP。 相似文献
8.
不同病期HIV-1感染者的病毒学和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不同疾病阶段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和免疫学变化,探讨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核酸序列扩增技术(NASBA)、流式细胞仪和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例正常人、38例HIV无症状感染者、24例HIV有症状感染者和21例艾滋病(AIDS)病人的外周血浆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细胞因子浓度,并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处于不同疾病阶段的HIV无症状感染者、HIV有症状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血浆病毒载量不同,3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滋病组的病毒载量为HIV-RNA 6.04±0.28 log/ml,远远高于HIV无症状组的3.84±0.26 log/ml。3组的CD4 细胞、CD4/CD8比值及IL-2浓度不断下降且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1),Th2细胞因子IL-4和IL-10则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显示:HIV-RNA与CD4 、CD4/CD8、IL-2,IL-2与IL-4、IL-10,IL-4与IFN-γ、CD4 细胞之间有高度直线负相关关系(P<0.001);HIV-RNA与IL-4、IL-10,CD4 与CD8 、CD4/CD8、IL-2,IL-2与IFN-γ,IL-4与IL-10之间有高度直线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不同病期的HIV-1感染者其病毒载量水平、免疫学状况有明显不同。当HIV-RNA升高,CD4 细胞、CD4/CD8比值下降和细胞因子由Th1型为主转变为以Th2型为主时,提示疾病处于进展中。因此,检测这些指标变化可为HIV的临床分期、判断预后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257例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257例艾滋病(AIDS)病人机会性感染的总体情况,进一步了解机会性感染的致病谱。方法对该院2006年以来收治的257例AIDS病人,就机会性感染的总体情况,分别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免疫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呼吸系统机会性感染发生比例为65.25%,主要表现为肺部感染(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肺结核、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等;消化系统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比例为40.47%,主要为口腔真菌感染、巨细胞病毒(CMV)肠炎、霉菌性食道炎等;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比例为9.34%,主要为隐球菌脑膜炎、进行性多病灶脑白质病、细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其他部位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比例为30.35%,主要为CMV视网膜炎、淋巴结结核、带状疱疹等。结论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是AIDS病人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常见部位,其次是神经系统和全身性。而细菌性肺部感染、结核病、CMV感染、PCP、真菌感染,是AIDS病人主要就诊和住院的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