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5篇 |
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6篇 |
内科学 | 56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2篇 |
外科学 | 23篇 |
综合类 | 65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24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 T 淋巴细胞亚群、B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的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解放军264医院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诊治的 SLE 380例及健康体检者58例,SLE 患者分为稳定期组157例、轻度活动期组79例、中度活动期组82例、重度活动期组62例。检测各组外周血中 T、B 淋巴细胞、NK细胞、Th、Ts 细胞计数及百分比,并分析 SLE 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 SLE 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 SLE T、Th 及 NK 细胞计数及百分比、Ts 细胞计数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组,B 细胞百分比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组(P <0.05)。 T、Th、Ts、NK 细胞计数、T 细胞百分比与 SLEDAI 评分呈负相关,B 细胞百分比与 SLE-DAI 评分呈正相关(r =-0.347、-0.311、-0.326、-0.351、-0.318、0.455,P <0.05)。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以为 SLE 患者病情评估及诊治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脊柱关节炎(SPA)是以中轴、外周关节以及关节周围组织慢性进展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该组疾病以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为原型,还包括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PsA)、炎性肠病相关性关节炎等.附着点炎是指肌腱、韧带、关节囊插入骨部位的炎症,是SpA的特征性改变.SpA患者附着点部位的炎症渐发展为骨破坏及新骨形成,后者导致韧带及关节强直.研究附着点病变的发展规律,对于了解SpA的发病及转归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血型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不仅为建立血型信息库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对建立完善的战备血液采供体系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此,笔者对驻疆某部13 774名汉族官兵的ABO、RH血型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脊柱关节炎(SpA)和炎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阻断TNF生物合成或生物作用的抗TNF治疗已经成为SpA和IBD治疗的新方向[1-4]。本文介绍了1例以关节肿痛起病的SpA患者在接受依那西普治疗的过程中出现IBD的临床表现,后换用英夫利西单抗即获得显著疗效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手术治疗的最佳时间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2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行石膏托固定下肢患者随访恢复结果呈"优"者为6例,切开复位钢板外固定患者随访恢复结果呈"优"者为57例,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及植骨术患者随访恢复结果呈"优"者为43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患者随访恢复结果呈"优"者为22例。受伤6h内及伤后7~14d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骨折完全愈合例数分别为43例(95.55%)和34例(91.89%),明显高于伤后6h~6d内及20d后行手术治疗者术后骨折完全愈合例数[23例(71.88%)、5例(62.50%)],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行石膏托固定下肢患者骨折完全愈合例数为7例,切开复位钢板外固定为37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为23例,切开复位松质骨螺钉内固定及植骨术为46例。结论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最佳手术时机为受伤6h内或7~14d内,而同时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及其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能使患者术后得到最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培养为鲍氏不动杆菌(ABA)、铜绿假单胞菌(PAE)或肺炎克雷伯菌(KPN)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为ABA、PAE或KPN的病例,根据临床资料诊断是否医院获得性肺炎,分为肺炎组和非肺炎组;分析不同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发生率及其预后;分析同期3种革兰阴性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当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为ABA、PAE或KPN时,其中53.8%~57.4%的患者可诊断肺炎,42.6%~46.2%的患者不符合肺炎诊断标准,不同菌种间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A肺炎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高于KPN肺炎组(P<0.05),ABA的耐药率明显高于PAE和KPN(P<0.05)。结论 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为ABA、PAE或KPN时,约半数可能为定植菌,ABA耐药率高,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8.
背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方法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角钢板、股骨近段锁定钢板等,其中以动力髋螺钉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失败率也逐渐增加。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的病例特征。
方法:于2004/2007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病例4例,患者为自行跌倒,按Evans分型,Ⅱ型1例,ⅢA 型2例,ⅢB型1例。动力髋螺钉置入后6个月~1年出现内固定物移位,股骨头切割,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髋部疼痛,不能行走。继之采用骨水泥髋臼假体,按45°外展角,10°~15°前倾角置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与结论:4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5~2.0 h,术中出血量400~600 mL,未出现骨水泥过敏反应。置换后无切口感染,无脱位,无坠积性肺炎,无压疮。经3~12个月随访,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髋关节功能满意,摄片人工关节在位,假体匹配良好,Harris评分平均81分。结果提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失败后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清Hsp70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60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Hsp70含量的水平,并分析其与颅脑外伤分级的关系以及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组在病程第1、3、5天3个时间点的血清Hsp70水平较轻、中型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Hsp70水平第1天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但第5天仍然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中Hsp70水平在重型颅脑损伤中明显增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其测定对于早期评估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