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高血压常伴随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IR)的机理目前还不明确。胰岛素发挥功能必须以胰岛素受体 (insulinreceptor,INSR)介导。在中度以上的 IR患者中常可检测出INSR基因突变 ,提示 INSR基因可能是高血压病的候选基因之一 [1 ]。1991年 ,Hanis等 [2 ]发现人 INSR第 8外显子具有多态性 ,系 6 2 44位核苷酸由 G转换为 A,产生 Nsi 多态性 ,1996年澳大利亚学者 Schrader等 [3 ]研究发现 ,该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有关。现将 INS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高血压关系的研究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原发性高血压 (e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长期苯那普利(benazepril)治疗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其量效关系及与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关系。方法10周龄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给予三个不同剂量的苯那普利(3、10、30mg.kg-1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常伴随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的机理目前还不明确.胰岛素发挥功能必须以胰岛素受体(insulinreceptor, INSR)介导.在中度以上的IR患者中常可检测出INSR基因突变,提示INSR基因可能是高血压病的候选基因之一[1].1991年,Hanis等[2]发现人INSR第8外显子具有多态性,系6244位棱苷酸由G转换为A,产生Nsi Ⅰ多态性,1996年澳大利亚学者Schrader等[3]研究发现,该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有关.现将INS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高血压关系的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长期苯那普利(benazepril)治疗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其量效关系及与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关系。方法 10周龄的在一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给予三个不同剂量的苯那普利(3、10、30mg.kg^-1.d^-1)口服16周,性别、年龄配对的SHR和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对照,测量血血压、体重、左心室肥厚的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左以组织的  相似文献   
5.
苯那普利对SHR大鼠左心室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否具有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肥厚(LVH)时增生的胶原和其它细胞外基质成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作用。方法:6周龄的性SHR给予口服苯那普利(10mg.kg^-1.d^-1)16周,性别、年龄配对的SHR和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对照。测量血压、体重、左心室肥厚的指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作纤维粘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洛沙坦(Losartan)、纤维粘连蛋白(FN)对培养的SHR和WKY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b)合成胶原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CFb,分别测定AngⅡ、TGF-β1、Losartan、FN干预下CFb的^3H-脯氨酸(^3H-Proline)掺入量。结果 AngⅡ、TGF-β1、FN促进CFb的^3H-Proline掺入量,Losartan抑制10^-7M AngⅡ诱导的CFb的^3H-Proline掺入。结论 AngⅡ、TGF-β1、FN对CFb的胶原合成有促进作用,Losartan可拮抗AngⅡ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肾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及肾功能及血压的改变。方法对135 例单侧或双侧肾动脉明显狭窄(管腔内径减少≥70%)的患者行肾动脉支架置入术(PTRAS),术后行肾动脉造影、血压及血肌酐(Scr)的随访观察。结果 135例患者植入147枚支架均获成功。术后肾动脉造影随访率70%,平均随访时间为(7.2±5.6)月,再狭窄率为7.4%。血压及肾功能随访率为95%,平均随访时间(22±6)月,随访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分别为 [(172±23)比(159±20)mm Hg,P<0.05,(93±16)比(85±13)mm Hg,P<0.05]。但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Scr和GFR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再狭窄率较低,PTRAS有助于患者的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并发左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的安全性及远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2例行PCI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及远期随访期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次血运重建术发生率。比较并发左前降支近段病变患者 (A组 )与未并发者 (B组 )PCI的安全性及远期效果。结果 :A组患者PCI成功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远期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次血运重建术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PCI是并发左前降支近段病变的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安全、有效的血运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以评价其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3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行急诊PCI术的病人,分为两组,各15例,抽吸导管组:予抽吸导管抽吸后,根据血栓负荷情况,决定是即时支架植入,还是择期支架植入术;直接PCI组,予单纯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比较两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的分级,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定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利钠肽(BNP)、D-二聚体(D-dimer)定量的峰值。结果:抽吸导管组有13例行导管抽吸后行支架植入术,TIMI血流达到TIMI2~3级水平,只有2例出现无复流现象;直接PCI组中有8例病人支架植入后出现无复流现象(P0.05);两组病人术前CK、CK-MB、cTnT、hs-CRP、D-dimer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抽吸导管组的下述参数较直接PCI组显著减少,术后2h的峰值比:CK(2152.71±297.84):(3550.93±566.54)IU/I,P0.05;CK-MB(203.85±23.06):(322.85±46.01)IU/L,P0.05;cTnT(4.46±0.93):(7.71±1.19)ng/ml,P0.05;hs-CRP(7.25±1.06):(15.27±3.22)mg/L,P0.05;BNP(1441.75±321.83):(4589.75±1388.7)pg/ml,P0.05;D-dimer(134.53±40.15):(245.43±50.15)ng/ml,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急诊PCI术中应用DiverCE抽吸导管行血栓抽吸术,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无复流的发生率,提高支架植入术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早期发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的必要性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共 4 91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非选择性或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并对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评价 ,筛选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组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为2 0 % ,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2 .6 % )。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 ,P <0 .0 0 1、P =0 .0 0 3) ,是其早期发现的指标。对怀疑有冠心病的患者 ,在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肾动脉造影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