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8篇 |
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41篇 |
内科学 | 24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6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66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药学 | 20篇 |
中国医学 | 37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外科整复术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应用乳腺外科整复术行保乳手术病例87例,术中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设计乳房切口。行局部扩大切除术,切缘距瘤缘的距离为1~2cm。乳房缺损部位的修复采用自身乳腺组织瓣修复法和乳腺以外的组织瓣修复法。术后1年对乳房美容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和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年龄:29~66岁,中位年龄47岁。肿瘤大小:1~5cm,平均2.4cm。术式选择:蝙蝠翼整形11例,环乳晕整形8例,下蒂倒 T 整形18例,上蒂倒 T 整形12例,内侧整形8例,外侧整形13例,J 整形2例,侧胸部带蒂脂肪筋膜组织瓣修复法9例,腹直肌鞘脂肪筋膜组织瓣修复法6例。切缘阳性率为8.0%。并发症发生率为1.6%。乳房美容效果:客观满意率为86.2%,主观满意率为88.5%。全部病例随访38~60个月,中位随访54个月,局部复发率为5.7%,5年总生存率为94.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0.8%。结论:乳腺外科整复术术后美观效果好,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人群中与糖代谢紊乱相关的其他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门诊的114例老年男性的基线资料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114例老人中①确诊2型糖尿病(T2DM)者26例,餐后2h血糖(2PG)增高者28例,分别占22.81%、24.56%;②T2DM患者中合并高血压、高尿酸(UA)血症、高甘油三脂(TG)血症、高胆固醇(TC)血症者分别占46.15%、34.62%、42.31%、19.23%,合并冠心病者占61.53%;③餐后2h血糖增高者中合并高血压、高UA、高TG、高1℃者分别为35.7%、35.7%、46.42%、17.85%,合并冠心病者占35.72%。结论 老年人群的糖代谢紊乱与多种代谢紊乱相关联,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提示除降糖以外对代谢紊乱进行全面综合干预,以减少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迫切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张新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8):483-484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三联一周疗法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作用和溃疡愈合的疗效.方法: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79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8例用雷贝拉唑10mg、羟氨苄青霉素1.0g和克拉霉素0.5g,每日2次,口服.治疗1周后不再加用其他药物;对照组用奥美拉唑20mg替代雷贝拉唑,余与观察组相同,治疗1周后继续以奥美拉唑20mg,每天1次,口服3周.疗程结束后6周,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变、溃疡愈合和Hp根治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前7天疼痛症状的改善优于奥美拉唑组;观察组溃疡愈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7.4%和100%,对照组分别为92.3%和100%,两组愈合率和有效率相似(P>0.05);两组Hp根除率分别为89.5%和87.8%,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9%.对照组9.8%,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联1周疗法能安全、有效地根除幽门螺杆菌和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4.
5.
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截至2002年7月,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治疗的临床证据如下:(1)改善AMI预后的证据: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篇概述和1个(AMI 36 h到14 d内接受治疗的患者)系统评价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安慰剂相比,患者30 d后的死亡率明显减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安慰剂相比,显著增加了持续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提供给每一位存在AMI的患者,还是仅提供给有心衰征象的患者,目前尚无定论.②阿司匹林:1个系统评价发现,阿司匹林与安慰剂相比,能明显减少1个月时的死亡率、非致死性再梗塞以及非致死性中风.③β受体阻滞剂:2个系统评价和1个后来的RCT发现,在AMI数小时内给予β受体阻滞剂与对照比较,显著减少死亡率和再梗塞率.溶栓治疗的RCT发现,美托洛尔的及时使用与延后使用相比,明显减少患者6 d后再梗塞率以及复发的胸痛,但使用该药6 d和1年间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1个研究比较了在近期有心肌梗塞并且左室射血分数小于40%,或者基本没有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中使用卡维地洛与安慰剂的RCT发现,尽管单独的死亡率和复发性非致死性AMI在卡维地洛组中明显较低,但1.3年后各种原因的死亡率以及由于心血管事件住院的联合终点并没有差异.④钙离子拮抗剂:9个RCT发现,在AMI头几天范围内,二氢吡啶和维拉帕米与安慰剂相比并不降低死亡率.1个左心衰的RCT发现有限的证据表明,在AMI的头几天给予硝苯地平与安慰剂比较可能会增加死亡率.⑤糖蛋白Ⅱb/Ⅲ a拮抗剂:2个大型的RCT发现,在AMI患者中联合使用半剂溶栓剂和阿昔单抗与使用全剂量的溶栓剂相比,并没有减少1个月时的死亡率,但可预防非致死性的心血管事件;用阿昔单抗联合治疗增加了出血并发症,特别是颅外的出血.3个RCT发现,尽管加用阿昔单抗增加了出血的危险,但将阿昔单抗加到AMI患者最初的冠脉成型术或者支架中的益处仍有争议.⑥溶栓之外的硝酸盐制剂:2个溶栓时期使用硝酸盐与安慰剂的RCT发现,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⑦没有溶栓时的硝酸盐制剂:1个在溶栓时代前所做试验的系统评价发现,硝酸盐较安慰剂显著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⑧早期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溶栓比较(在专业中心完成):2个系统评价发现,早期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早期的溶栓相比明显降低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死亡率以及30 d的再梗塞率.在非专业中心开展的有关比较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溶栓的试验结果尚不清楚.⑨溶栓:1篇研究对象为AMI患者以及最初的心电图上存在ST段上抬或者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的试验的概述发现,及时的溶栓治疗(症状发作后的6 h内或许到12 h或者更长)与安慰剂比较显著降低短期内的死亡率;溶栓与对照相比明显增加了中风和大出血的危险.不同类型的溶栓剂之间相互比较的RCT的Meta分析发现,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2)AMI继发心源性休克的预后证据:①早期侵入性的心脏血管重建:1个以AMI 48 h内发生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的RCT发现,早期侵入性的心脏血管重建与最初的单独药物治疗相比显著降低了6~12 d后的死亡率.1个样本含量较小的RCT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但差异并不显著.②主动脉内的球囊反搏术:1个在AMI后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将主动脉内的球囊反搏术加溶栓与单用溶栓作比较的RCT摘要发现,6个月后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③1个来自比较溶栓与不溶栓的RCT的AMI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亚组分析发现,21 d后的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④在心脏移植、早期心脏手术、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剂、肺动脉插管及左心室支持系统方面,尚未发现有关这些干预措施效果的RCT证据. 相似文献
6.
胶质母细胞瘤与胶质肉瘤并发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49岁。因左侧额叶胶质瘤术后1年,复查头颅CT发现右侧额叶占位性病变1周于2002-12-30入院。患者于1年前因“左额肿瘤”在我院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胶质母细胞瘤,行常规全脑放疗1疗程。1年来患者无任何不适,于入院前1周复查颅脑CT时发现。颅脑CT示:右额叶见一3cm×4cm×4.1cm等高密度影,边界清晰,CT值50~68Hu,强化明显;周围脑组织明显水肿,右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轻度左移;左额原手术部位见片状不规则低密度区,无强化。诊断:复发性胶质瘤。入院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于2003-01-02在全麻下行脑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右侧额…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聚集在冠心病、中风和外周动脉疾病的动脉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血小板的活化受多种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尽管药理学的发展使降压药的效应越来越强 ,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精确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 ,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室证据表明高血压患者体内可能存在血小板活性的增高 ,伴随着血液的高凝状态或血栓前状态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高血压病人的血管暴露于较高的压力下 ,其主要的并发症如中风和心肌梗塞在本质上却是血栓性而不是出血性的。1 高血压患者易于形成血栓早在 1 50年以前 ,Virchow就提出了血栓形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血管… 相似文献
8.
9.
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预测因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有直接关系。近年认为炎症反应与粥样斑块的发生、演进密切相关。CRP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反映疾病演进的一个标志。本文将CRP对ACS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以及治疗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 引言 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老年冠心病常见的临床类型,患者往往病情较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或心脏性死亡的危险性大,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避免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