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0篇
  免费   923篇
  国内免费   248篇
耳鼻咽喉   127篇
儿科学   206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1060篇
口腔科学   199篇
临床医学   1877篇
内科学   1139篇
皮肤病学   66篇
神经病学   700篇
特种医学   4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973篇
综合类   1450篇
预防医学   542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792篇
  27篇
中国医学   510篇
肿瘤学   38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494篇
  2018年   451篇
  2017年   463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847篇
  2013年   891篇
  2012年   626篇
  2011年   649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452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03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3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院内制剂金黄膏联合放血疗法对下肢丹毒病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2月收治的下肢丹毒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院内制剂金黄膏外敷联合放血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血清炎症因子和抗氧化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局部皮温、生活质量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于对照组(P<0.05),抗氧化因子丙二醛(MDA)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酶(SO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和治疗后7 d,观察组局部皮温恢复正常且低于对照组(P<0.05),诺丁汉健康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下肢丹毒患者,使用院内自制金黄膏联合三棱针放血治疗,能有效控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抗氧化能力,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慧  裔欣  宋国敏 《天津护理》2022,30(1):41-45
目的:分析探讨上肢骨折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3例上肢骨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有静脉血栓形成,将其分为血栓组(n=82)和非血栓组(n=751),对上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33例上肢骨折患者DVT发生率为9.84%。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肱骨骨折是上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术前等待时间、术中输血、麻醉方式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通过对上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上肢骨折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及时评估高危人群,进行有效护理和干预,有效预防和减少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即使早期、规范介入康复治疗,仍有许多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还不能恢复行走功能或遗留严重异常步态,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和自理能力造成巨大影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神经调控、头针等以大脑为靶点的中枢干预技术,以及协同功能性电刺激(FES)、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等以肢体为靶点的外周干预技术。虽然中枢干预与外周干预刺激靶点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有研究发现将有效的中枢干预技术与外周干预技术联合应用比单一中枢或外周治疗的效果更好。国内学者将这种模式称为"脑-肢协同调控治疗技术",该技术根据协同部位不同可分为脑-上肢协同治疗模式和脑-下肢协同治疗模式;根据协同顺序的不同,又可分为脑-肢体同步治疗模式和脑-肢体非同步治疗模式,其中非同步治疗模式又可分为先大脑刺激后肢体刺激模式和先肢体刺激后大脑刺激模式。目前,脑-肢协同调控治疗技术在临床中被普遍应用和研究。由于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安全性高、设备携带方便、后延效应时间长等优势,被广泛与下肢康复治疗技术协同应用。但由于参与协同的下肢康复技术种类不同以及协同治疗顺序的不一致,tDCS协同下肢康复治疗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不同治疗参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协同不同的下肢康复治疗技术及不同脑-肢体协同治疗顺序,在脑卒中偏瘫下肢康复中的应用模式作一综述,并探讨影响协同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可能有效的协同治疗模式,旨在为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银黄口服制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银黄口服制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数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于不能合并的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包含21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应用银黄口服制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RR=1.22,95%CI为1.10~1.34,P<0.000 1)、改善咽痛症状(RR=1.44,95%CI为0.76~2.72,P=0.27)、缩短咳嗽、发热、咽痛的持续时间(MD=-0.83,95%CI为-1.30~-0.36,P=0.000 5;MD=-1.40,95%CI为-2.07~-0.72,P<0.000 1;MD=-0.94,95%CI为-1.07~-0.81,P<0.000 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黄口服制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疗效,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其疗效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5.
Introduction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long-term 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 (PROs)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extremity soft tissue sarcoma (eSTS) after isolated limb perfusion followed by resection (IR), compared to extended resection (ER), primary amputation (A) or secondary amputation after IR (IR-A).Methods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respondents of a multi-institutional cross-sectional cohort survivorship study (SURVSARC) conducted among sarcoma survivors registered in the Netherlands Cancer Registry (NCR), 2–10 years after diagnosis. Used PROs were the EORTC QLQ-C30, the Cancer worry scale (CWS),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 and the Toronto Extremity Salvage Score (TESS).ResultsWe identified 97 eSTS survivors: IR = 20, ER = 49, A = 20, IR-A = 8. While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PROs between IR and ER, results showed better functioning and functionality in both groups versus the amputation groups. The amputation groups scored significantly lower on physical functioning (A = 62.7, IR-A = 65.7 versus IR = 78.0, ER = 82.7, p = 0.001) and role functioning (A = 67.5, IR-A = 52.8 versus IR = 79.2, ER = 80.6, p = 0.039), both EORTC QLQ-C30 scales. Also for the TESS, th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for the amputation groups compared to the limb sparing groups (upper extremity p = 0.007 with A = 68.9, IR-A = 71.6 versus IR = 93.3, ER = 91.1; lower extremity p < 0.001 with A = 72.2, IR-A50.9 versus IR = 84.5 and ER = 85.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on cancer worry, anxiety and depression.ConclusionHRQoL in eSTS survivors treated with IR or ER is equal; for maintenance of physical functioning and functionality IR and ER outperform an amputation.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窍通络针刺联合小续命汤加减用于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并予开窍通络针刺,试验组患者加用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随访1个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血沉和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定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开窍通络针刺联合小续命汤加减能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输尿管上段结石为临床中常见泌尿系结石类型之一,如不能及时诊治,可引起重度积水、泌尿系感染,甚至脓毒血症,对患者肾功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微创治疗技术在泌尿系结石中应用,微创治疗方法能降低对患者造成治疗性创伤,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了解临床中微创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方法,对临床中合理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快速序贯器官衰竭(qSOFA)评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并与Glasgow Blatchford评分(GBS)和内镜检查前的Rockall评分(pRS)的预测价值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选取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17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将需要进行输血治疗、再出血、重症监护及入院28 d内死亡定义为不良结局,表示患者病情严重,并据此分为无不良结局组(409例)和不良结局组(508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BS、pRS和qSOFA评分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及截断值等参数。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呼吸频率、是否伴黑便、呕吐咖啡样物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心率、血尿素氮、血红蛋白、伴呕血、晕厥、意识状态改变及合并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pRS和qSOFA评分预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不良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1、0.626和0.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BS、pRS和qSOFA评分均能预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严重程度,而qSOFA评分更简单方便,可以用来评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祛瘀通络脑泰汤结合循环灸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肢体痉挛状态的治疗效果及机制探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48例)和参照组(47例),参照组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给予西医规范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祛瘀通络脑泰汤结合循环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运动肌群肌张力评定量表(Ashworth)、血清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BDNF)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试验组治疗疗效较参照组高(P<0.05);试验组治疗后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头晕目眩、舌苔黄腻和脉象弦滑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Ashworth评分低于参照组,BI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BDNF和GABA含量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祛瘀通络脑泰汤结合循环灸对脑梗死急性期肢体痉挛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改善肢体痉挛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升血清BDNF和GAB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水平跨障肢体动作相关的步态特征,以优化跨障策略,降低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