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1篇
  免费   570篇
  国内免费   373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128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1237篇
口腔科学   164篇
临床医学   741篇
内科学   790篇
皮肤病学   122篇
神经病学   369篇
特种医学   3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53篇
综合类   1530篇
预防医学   776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641篇
  2篇
中国医学   320篇
肿瘤学   512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388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11篇
  1974年   4篇
  197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orgiveness has been found one substantial element in the recovery for women survivors from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following the termination of the abusive relationship.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details of forgiveness in this specific context,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d the process of forgiveness using grounded theory. In-depth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25 Chinese women survivors of IPV.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forgiveness is a strength-based process including empowerment, transformation, and integration phases. In the empowerment phase, survivors obtain strength at the intrapersonal, behavioural, and interpersonal levels. In the transformation phase, survivors complete cognitive transformation for their IPV experiences and emotional transformation towards former partners. In the integration phase, survivors—now freed from the past—reflect upon and apply the changes they have undergone. Two trajectories in the process were found. One trajectory is going through stages sequentially and the other trajectory is experiencing back and forth between empowerment and transformation stages before moving into the integration stage. The study's findings broaden our knowledge of the strength-based forgiveness process that women survivors of IPV undergo during recovery. Practitioners and policymakers could develop programmes and policies that support forgiveness by holistically facilitating their recovery and empowerment like assistance in dealing with life difficulties and promoting their reconnection with social networks. To improve the transfer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findings, the forgiveness of survivors of IPV could be explored in a diverse sample (e.g., survivors with low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r live in the rural area).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并探讨不同部位MCAO的脑梗死发病机制及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MCAO急性脑梗死患者159例,根据闭塞部位分为近端MCAO组和远端MCAO组,比较两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不同部位MCAO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近端MCAO组高血压、高脂血症比例高于远端MCAO组(P<0.05),房颤比例明显低于远端MCAO组(P<0.01);近端MCAO组病因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高于远端MCAO组(P<0.01);远端MCAO组梗死灶累及基底节及出血转化(HT)比例高于近端MCAO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MCA闭塞部位不同、梗死灶是否累及基底节是梗死后出现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近端MCAO脑梗死病因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多见,远端MCAO脑梗死病因以心源性栓塞多见,远端MCAO梗死灶累及基底节者易出现出血转化,可能和继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梭形细胞化生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4例甲状腺的梭形细胞化生,涉及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例包膜血管浸润型滤泡癌,进行染色,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预后。结果4例中女性2例,男性2例,年龄45~67岁。临床表现:2例发现颈部包块,2例咳嗽、咳痰。肿块最大径3~8 cm。肉眼检查肿瘤包膜完整,切面灰红灰黄色,中央可见灰白区,占肿瘤的28%~40%不等,可囊性变。光镜下表现为梭形细胞呈束状或围绕血管呈漩涡状排列,可见滤泡结构与梭形细胞之间相互移行,梭形细胞温和,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表型显示梭形细胞表达vimentin、CK、CK19、Tg、TTF?1,E?cadherin在梭形细胞中表达减弱至阴性,局灶区表达SMA,Ki?67表达率低,不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Calcitonin、CD34、STAT6、S?100、Desmin、HMB45等标记。4位患者经过30~96个月的随访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甲状腺的梭形细胞化生或转化为一种少见甲状腺病变,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支持梭形细胞来源于滤泡上皮,实质上是上皮向间质的转化。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需与甲状腺梭形细胞病变及肿瘤相鉴别,如梭形细胞型髓样癌、间变性癌、细针穿刺后修复性改变、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等。患者预后好,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并注意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宋萌萌  李曦芝  骆志成 《新医学》2022,53(4):301-304
滤泡性淋巴瘤(FL)转化的病例已有报道,但以皮肤损害为首诊表现的转化较为罕见。该文报道1例FL转化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53岁女性患者,其以乳房多发性皮肤结节为首诊表现,追问患者既往病史并行皮肤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后确诊。予以R2+ICE方案(R2: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I:异环磷酰胺,C:卡铂,E:依托泊苷)化学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并建议其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因经济问题患者及其家属放弃治疗,患者出院后2个月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CT区分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穿刺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脾脏病变的发病年龄、性别、脾脏指数、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强化幅度、强化方式等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脾脏病变中,11例血管性病变(6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窦岸细胞血管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9例淋巴瘤;两组间发病年龄、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脾脏指数、动脉期强化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海绵状血管瘤呈不均匀性强化,1例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2例窦岸细胞血管瘤呈“雀斑征”,1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呈“辐轮征”;9例淋巴瘤实质部分均呈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 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CT表现不同,CT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211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omsformation,HT)的34例患者记为HT组,未出血转化的177例患者记为未HT组,出血转化率16.11%,分析静脉溶栓过程中强化降压与AIS静脉溶栓患者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年龄、从起病至阿替普酶(re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治疗的时间间隔(onset to start of treatment,OTT)、入院血糖、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2型糖尿病、心房颤动、静脉溶栓过程中强化降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为静脉溶栓后HT的相关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表明基线NIHSS评分>17.5分为AIS患者静脉溶栓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39,P=0.013)。而心房颤动(OR=9.129,P<0.01)为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线NIHSS评分>17.5分为AIS患者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静脉溶栓过程中强化降压为HT的相关危险因素;心房颤动为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8.
雒军  王引权  吴国泰  王艳  王振恒  荔淑楠  彭桐 《中草药》2021,52(21):6663-6668
目的 分析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等主要有效成分在其根部的积累规律和转化机制。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当归根部中阿魏酸、阿魏酸松柏酯和藁本内酯等8种苯酞类挥发油成分的含量,结合体外转化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 阿魏酸和阿魏酸松柏酯含量从苗期到根膨大期沿着相同的方向不断增加,而从根膨大期到收获期分别逐渐降低和升高,朝2个相反的方向变化,提示在当归体内可能存在阿魏酸和松柏醇转化为阿魏酸松柏酯的过程。藁本内酯和5种转化产物含量总体随生长期呈现上升趋势,尤其从根膨大期到成药期增长速度极快,符合成药期特性;藁本内酯含量远远大于其他6种苯酞类转化产物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阿魏酸松柏酯、洋川芎内酯A、正丁基苯酞、欧当归内酯的含量,提示在当归活体内藁本内酯的转化程度不高,具体转化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阿魏酸和藁本内酯在不同生长期具有不同的积累和转化规律,可为当归药材生产、炮制和质量评价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维吾尔族(维族)心房颤动患者ABCA1基因C3435T位点多态性与达比加群酯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维族、汉族心房颤动患者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入选患者的ABCA1基因C3435T位点多态性,再分别检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达比加群酯治疗后的血药浓度、凝血指标和出血事件。结果维族患者共73例,C3435T位点CC、CT、TT基因型分别占31.5%、49.3%、19.2%,C和T等位基因分别占56.2%、43.8%,与汉族患者在该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比加群酯治疗后,TT组患者的血药峰浓度和谷浓度最高,分别为(242.48±40.04)mg/L和(42.15±7.74)mg/L,CT型组次之,CC型组最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服用达比加群酯4 d后,患者凝血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P<0.01),其中TT型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显著高于CT型组[(39.43±5.09)s vs.(34.21±4.92)s,P<0.01]和CC型组[(39.43±5.09)s vs.(33.91±4.07)s,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变化率为0.33±0.17;TT型组凝血酶时间(TT)显著高于CC型组(P<0.01),与TC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变化率达4.55±2.85;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变化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国际标准化比值变化率在不同基因型患者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因型的心房颤动患者在达比加群酯治疗期间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族和汉族ABCB1基因C3435T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C3435T多态性影响维族心房颤动患者口服达比加群酯后的血药浓度和凝血指标,但不影响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5~2019年湖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9年湖北省HFRS的疫情资料和鼠监测资料,开展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湖北省2005~2019年HFRS年平均发病率为0.56/10万,发病高峰为每年5~7月、11月至次年1月,2016年以后病例数上升明显,病例以男性、农民为主,35~69岁人群占79.93%,其中60岁及以上的占27.75%(1354/4879)。2019年湖北省HFRS发病率居前五位的地市为潜江市(6.21/10万)、天门市(4.01/10万)、荆州市(3.01/10万)、仙桃市(2.28/10万)和荆门市(2.04/10万)。发病率和鼠密度呈正相关(r_s=0.57,P<0.05)。结论近年来湖北省HFRS疫情有所回升,应重点关注潜江市、天门市和荆州市等江汉平原地区和60岁及以上人群,开展"监测、健教、灭鼠、免疫"并重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