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46篇
  免费   4402篇
  国内免费   1133篇
耳鼻咽喉   167篇
儿科学   1106篇
妇产科学   723篇
基础医学   6530篇
口腔科学   1286篇
临床医学   4545篇
内科学   6089篇
皮肤病学   327篇
神经病学   5466篇
特种医学   13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513篇
综合类   4813篇
预防医学   5362篇
眼科学   302篇
药学   10828篇
  40篇
中国医学   3894篇
肿瘤学   2364篇
  2023年   850篇
  2022年   1041篇
  2021年   1728篇
  2020年   2020篇
  2019年   1897篇
  2018年   1792篇
  2017年   1956篇
  2016年   1809篇
  2015年   1702篇
  2014年   2947篇
  2013年   4228篇
  2012年   2677篇
  2011年   2986篇
  2010年   2077篇
  2009年   2348篇
  2008年   2282篇
  2007年   2301篇
  2006年   1957篇
  2005年   1728篇
  2004年   1506篇
  2003年   1385篇
  2002年   1197篇
  2001年   1138篇
  2000年   828篇
  1999年   815篇
  1998年   747篇
  1997年   653篇
  1996年   612篇
  1995年   683篇
  1994年   595篇
  1993年   551篇
  1992年   558篇
  1991年   497篇
  1990年   460篇
  1989年   468篇
  1988年   407篇
  1987年   388篇
  1986年   362篇
  1985年   497篇
  1984年   451篇
  1983年   310篇
  1982年   385篇
  1981年   310篇
  1980年   309篇
  1979年   227篇
  1978年   228篇
  1977年   171篇
  1976年   208篇
  1975年   86篇
  1974年   8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分活度(简称a;)是食品和化妆品行业快速评价微生物风险和产品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a;的原理深入分析a;对微生物生长的作用,综述目前药学研究中a;的应用现状,并借鉴食品、化妆品行业中a;的测量方法及应用方案,探讨a;用于中药临方制剂微生物风险控制的应用前景。此外,由于中药临方制剂对时限性的特殊要求,常规的细菌检测过程耗时过长,不能与其特性相适应,因而a;的引入将大大降低产品微生物检验的时限压力,有助于提高制剂的安全控制能力,为中药临方制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高效可行的质控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 protein 4,BRD4)、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SSBP1)与原钙黏附蛋白17( proto-cadherin 17,PCDH17)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胃癌组织50例,癌前病变组织5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测定组织标本中BRD4、SSBP1及PCDH17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组织样本中BRD4、SSBP1及PCDH17的表达情况,分别采集3组血液标本,检测3组相关血清指标,应用ROC曲线分析BRD4、SSBP1及PCDH17诊断胃癌的价值。 结果 胃癌组织中BRD4和SSBP1呈高表达,而PCDH17呈低表达。3组组织样本中BRD4、SSBP1及PCDH17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癌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胃泌素17(gastrin-17,G-17)水平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组患者血清CA199、PGⅠ、G-17水平及HP阳性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组,而PGⅡ水平低于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BRD4、SSBP1、PCDH17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D4+SSBP1+PCDH17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 结论 联合检测BRD4、SSBP1与PCDH17有利于胃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间隙连接蛋白(Cx)在保证细胞间物质信息传递及维持皮肤屏障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甚至表达水平异常均会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编码人类Cx家族的21个基因中,与Cx基因突变相关的临床伴随疾病至少有14种。其中,Cx43分布最广,不仅在大多数器官组织中均有报道,也是伤口愈合、皮肤角质化,以及皮肤肿瘤发展等重要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关键调控节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Cx43基因(GJA1)在皮肤屏障中的作用、GJA1基因突变相关皮肤疾病及其潜在致病机制这几个快速发展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以期为Cx43临床伴发疾病防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的术后复发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实施ESD治疗且病理结果为EGC的258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影响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25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长期随访,随访期间14例复发,复发率为5.4%,平均复发时间为(10.6±4.3)个月。经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病变浸润深度为SM2或以上(OR=5.22,95%CI:1.257~21.648,P=0.023)、病变最大径≥4.0 cm(OR=5.23,95%CI:1.331~20.568,P=0.018)是影响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SD治疗EGC临床疗效好,病变的浸润深度及大小是影响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背景:肺是原发性肺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转移的目标器官之一。尽管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检查肺部转移最广泛的应用方法,但发现早期的肺转移灶仍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如果能在最早的时间点上,经胸部CT扫描而发现肺转移,可能会改变癌症的分期,并且该信息可能会影响临床治疗决策,将使患者受益。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CT扫描是否可以在比当前更早的时间节点上发现肺转移。 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随机选择120例肺转移患者的CT检查影像及临床病史资料,并回顾性分析扫描结果。这120例患者患有原发性肺癌、食道癌、肠癌及肝癌。经过后来CT扫描证实有肺部转移的患者均进行了多次胸部CT检查(包括术前胸部CT)。检查早期的CT扫描以确定是否在相同位置的肺转移灶已被诊断或漏诊。根据原发癌的类型和邻近血管的分类对肺转移的漏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漏诊的肺转移病例为42/120(35%),其中单发转移为21例,多发转移为21例。遗漏转移的地方,在肺段区域中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 <0.01)。临近血管、胸膜或叶间裂似乎是漏诊肺转移的重要因素(P <0.01)。 结论:在CT扫描中出现的早期肺转移有相当一部分被放射科医生漏诊。通过培训改进以及技术发展(例如计算机辅助检测),CT扫描可以在更早的时间节点上诊断出肺转移,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从而使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miR-145 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生物活性及对SM22α mRNA 表达的作用。方法: VSMC分为3 组,增殖VSMC组( 增殖组)、增殖VSMC + 转染miR-145-NC 组( 空载体组)、增殖VSMC+转染 miR-145 组( 增殖转染组)。采用RT-PCR 检测VSMC中SM22α mRNA、miR-145 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cyclin E、p27 蛋白水平;Transwell 小室检测VSMC侵袭能力;MTT检测VSMC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VSMC凋亡率。 结果:增殖组VSMC中SM22α mRNA、miR-145 水平与空载体组相比数值较为接近;与增殖组及空载体组相比, 增殖转染组VSMC中miR-145、SM22α mRNA 表达升高。增殖组VSMC中cyclin E、p27 蛋白水平与空载体组相 比无差异;增殖转染组cyclin E 蛋白水平低于空载体组、增殖组,p27 蛋白水平高于空载体组、增殖组。增殖组 VSMC迁移数量与空载体组相比无差异;增殖转染组VSMC迁移数量明显低于空载体组、增殖组。增殖组与空载 体组VSMC在不同时间点的OD 值均较为接近;增殖转染组OD 值在不同时间点均低于空载体组、增殖组。增殖 组VSMC凋亡率与空载体组数值接近,组间比较差距较小;增殖转染组VSMC凋亡率较空载体组和增殖组升高。 结论:过表达miR-145 通过促进SM22α 水平增加,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7.
8.
9.
10.
目的:降低儿童服用地高辛导致洋地黄中毒风险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运用追踪方法学对监测中发现的儿童洋地黄中毒案例进行个案追踪,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再运用系统追踪法,剖析系统或流程中的潜在风险,制定对策,持续改进,并评价追踪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个案追踪发现儿童洋地黄中毒风险点主要是药物剂量和合并用药,系统追踪发现存在药品因素、人员因素和信息系统因素等导致的风险。通过系列控制风险措施的实施,追踪后再未发生儿童洋地黄中毒事件和超说明书剂量医嘱,治疗药物监测(TDM)监测率和治愈率追踪后较追踪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药师运用追踪方法学进行儿童洋地黄中毒风险点的挖掘和防范措施的实施,可降低儿童洋地黄中毒事件发生率,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