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38篇
  免费   2604篇
  国内免费   2057篇
耳鼻咽喉   1488篇
儿科学   273篇
妇产科学   110篇
基础医学   4976篇
口腔科学   912篇
临床医学   3162篇
内科学   1470篇
皮肤病学   175篇
神经病学   8143篇
特种医学   14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264篇
综合类   5159篇
预防医学   615篇
眼科学   2405篇
药学   1951篇
  22篇
中国医学   994篇
肿瘤学   45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495篇
  2022年   730篇
  2021年   1145篇
  2020年   1251篇
  2019年   1084篇
  2018年   1051篇
  2017年   1357篇
  2016年   1399篇
  2015年   1375篇
  2014年   2300篇
  2013年   2265篇
  2012年   1896篇
  2011年   2088篇
  2010年   1906篇
  2009年   1748篇
  2008年   1849篇
  2007年   1843篇
  2006年   1688篇
  2005年   1489篇
  2004年   1417篇
  2003年   1252篇
  2002年   1111篇
  2001年   968篇
  2000年   804篇
  1999年   717篇
  1998年   607篇
  1997年   586篇
  1996年   411篇
  1995年   472篇
  1994年   421篇
  1993年   387篇
  1992年   407篇
  1991年   349篇
  1990年   343篇
  1989年   281篇
  1988年   231篇
  1987年   244篇
  1986年   240篇
  1985年   318篇
  1984年   269篇
  1983年   185篇
  1982年   210篇
  1981年   185篇
  1980年   169篇
  1979年   115篇
  1978年   79篇
  1977年   71篇
  1976年   56篇
  1975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目的:观察应用3D打印技术指导下的尺神经沟扩大成形术结合尺神经原位松解,术后给予针刺促进神经康复来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4月—2019年3月,对40例由于肘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尺神经沟骨赘生成造成尺神经卡压的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根据其术前肘关节CT平扫三维重建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肘关节模型,根据我院骨科人员提出的"肘管指数"概念,经电脑辅助计算尺神经沟正常尺寸并制作个性化的磨骨"试模",术中原位松解尺神经沟后,将尺神经牵至后方保护,切开关节囊,根据磨骨"试模"大小应用磨钻打磨扩大加深尺神经沟,尺神经松解后重新还纳入扩大的肘管内,重建弓状韧带缝回,术后在常规预防感染,营养神经治疗的同时,应用针刺的方法进行治疗,取穴以尺神经走行手太阳小肠经穴位为主,10天为1个疗程,针刺3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3天。结果:4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未见血肿形成,其中1例患者因恐惧针刺而中途放弃针灸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6个月。将术后12个月与术前的运动感觉传导速度、两点辨别觉、握力、侧方捏力(占对侧百分比)进行比较,均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手部功能:优28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指导下的肘管扩大成形术+尺神经原位松解,术后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6.
IntroductionNerve compression by anomalous masses located at the wrist and distal forearm is an infrequent condition. They may compress underlying structures in the carpal tunnel region, causing pain and paresthesias, which leads to the wrong diagnosis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Clinical casesWe present three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atology and clinical tests compatible with compression of the median nerve in the carpal tunnel but whose physical examination showed a soft mass in the distal region of the forearm which was compressing the median nerve, as demonstrated by ultrasound evaluation.DiscussionThe reported cases of accessory muscles or lipomas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as causes of median nerve compression clinic are mainly described only after the surgical decompression of the carpal tunnel, due to the maintenance of residual symptoms.ConclusionCareful examination with an ultrasound evaluation prior to surgery may help to identify these cases and help planning surgic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原发肿瘤及淋巴结CT特征建立评分模型预测食管鳞癌患者喉返神经旁淋巴结(RLN-LN)转移风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并清扫RLN-LN的92例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RLN-LN转移组(n=37)和非转移组(n=55)。评估术前CT图像,记录食管癌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长度、肿瘤厚度、厚度/长度)、RLN-LN大小(淋巴结短径、长径、短径/多平面重建(MPR)最长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评分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评分模型及独立预测因子诊断RLN-LN转移的效能,采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应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拟合度。结果:肿瘤位置、肿瘤长度、RLN-LN短径、短径/MPR最长径是RLN-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其诊断RLN-LN转移的AUC分别为0.586、0.705、0.831、0.777。基于以上4个CT特征建立评分模型,评分模型诊断RLN-LN转移的AUC为0.903(95%CI 0.846~0.959),优于各单一CT特征(Z=5.812,P<0.001;Z=2.161,P=0.030;Z=2.929,P=0.003;Z=4.052,P<0.001)。拟合优度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P=0.555,校准曲线提示评分模型预测RLN-LN转移风险与实际转移风险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CT图像的评分模型有助于食管鳞癌RLN-LN转移状态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比较"F"形空心钉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根据置入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A组18例,采用"F"形空心钉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37~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3 d。B组20例,采用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拉力螺钉固定,男12例,女8例,年龄35~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3 d。比较两组患者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短缩,空心螺钉退出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15~31个月。两组患者在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短缩,股骨头坏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螺钉退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及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形与传统倒三角3枚平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Pauwels Ⅲ型股骨颈骨折中短期疗效相似,但"F"形空心钉退钉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