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皮肤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活血汤联合中药祛斑霜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疗效。方法肝郁血瘀型黄褐斑女性患者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治疗)与对照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MASI)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ASI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SF-36情感、精神、社会三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黄褐斑效果满意,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4):133-136
目的 探讨疏肝解郁内外合治对黄褐斑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78 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脱落7 例,实际完成观察组35 例,对照组36 例,观察组给予疏肝活血汤联合外用中药祛斑霜,对照组给予氨甲环酸片联合外用维A 酸乳膏,治疗12 周进行皮损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 基于皮损评分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皮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SDS、S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两组治疗黄褐斑疗效相当,但疏肝解郁内外合治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而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使用西药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Ⅳ型皮肤或混合黄褐斑的雀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Q-开关Nd:YAG Spectra VRM Ⅲ激光,波长1064nm,光斑尺寸3mm,脉宽5~7ns,能量3.0~3.6J/cm2,对50例雀斑患者进行治疗。每月1次,共治疗3次,末次治疗后评价患者雀斑的疗效。结果50例患者经过3次治疗后,35例(70)基本完全消退,10例(20%)明显消退,5例(10%)好转,总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面部治疗区域无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等不良反应出现,混合黄褐斑的雀斑患者未见加重。结论采用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Ⅳ型皮肤或混合黄褐斑的雀斑患者疗效显著、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糖蛋白乳膏联合维生素C片治疗黄褐斑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 6月-2021年7月西安画美医疗美容医院收治的黄褐斑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常规组予以维生素C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多糖蛋白乳膏治 疗,比较两组皮损症状评分、皮损面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优良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黄褐斑颜色 评分低于常规组,黄褐斑面积小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治疗优良率 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多糖蛋白乳膏联合维生素C片治疗黄褐斑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皮 损症状,缩小黄褐斑皮损面积,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联合茶多酚与单纯Q开关Nd:YAG 1064 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来本院就诊的67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口服茶多酚胶囊。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35.29%,高于对照组的21.2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激光治疗后出现轻度变态反应,12例治疗中出现风团及红色丘疹,对症处理后消失;观察组口服茶多酚无明显副反应出现。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为17.80%,对照组复发率为62.57%。结论单纯采用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只能暂时消除皮损的色素,加用茶多酚后,有效解决了黄褐斑的病因问题,提高了黄褐斑的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韦斌  冯胜军 《现代保健》2014,(8):114-116
目的:观察芦荟珍珠胶囊外用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采用芦荟珍珠胶囊,外用,6粒/次,1次/3 d,15~20 min/次;其中油性皮肤及中性皮肤:芦荟珍珠胶囊6粒,蛋清1个,黄瓜去皮取汁3汤匙,调成膏状涂于面部;干性皮肤:芦荟珍珠胶囊6粒,蛋黄1个,黄瓜去皮取汁3汤匙,调成膏状涂于面部。4周为一疗程,使用2个疗程。对照组外用3%氢醌霜涂于患处。利用皮肤镜对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进行客观测量及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05%,对照组为74.0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ITA°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而a*、b*值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L*、a*、b*值及ITA0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观察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局部外用芦荟珍珠胶囊可显著性改善黄褐斑患者黑色素沉积,可实现治疗黄褐斑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离子导入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黄褐斑的治疗提供疗效确切并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黄褐斑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离子导入治疗;对照1组单纯给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对照2组单纯给予左旋维生素C离子导入治疗。激光治疗每两周1次,左旋维生素C离子导入每周1次,共治疗16周。分别在治疗8周后和16周后通过MSAI评分进行疗效分析,并在治疗结束后以水疱、座疮以及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来进行不良反应分析。结果:在治疗8周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1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与对照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16周时治疗组有效率为73.33%,对照1组为73.33%,对照2组为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对照l组为33.33%,对照2组为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8周后,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离子导人治疗的方法疗效并不优于单纯激光治疗,但优于单纯左旋维生素C离子导人的方法;治疗16周后,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离子导入治疗黄褐斑比两者单独应用效果好;安全性有保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蝴蝶霜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蝴蝶霜治疗黄褐斑的作用机理。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测定模型小鼠受试皮肤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脂质(LPO)及脂褐质和羟脯氨酸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蝴蝶霜治疗后SOD酶活性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小鼠治疗前皮肤组织中LPO和脂褐质含量治疗后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蝴蝶霜能提高局部皮肤组织中SOD酶活性和羟脯氨酸含量,使LPO和脂褐质含量明显降低,消除多余自由基,从而抑制黄褐斑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在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方法弄清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准确地辩证施治,指导选方用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光治疗面部皮肤常见色素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E光治疗仪,使用波长532nm的治疗头治疗面部皮肤常见色素性病变(雀斑、早期脂溢性角化病、黄褐斑、痤疮后色素沉着)242例,4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时间4周,每位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拍照、记录参数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242例患者中各种病变的有效率依次分别为:雀斑95%,早期脂溢性角化病93.55%,痤疮后色素沉着93.65%,黄褐斑17.54%。结论 E光治疗仪治疗面部皮肤常见色素性疾病雀斑、早期脂溢性角化病和痤疮后色素沉着效果好,对黄褐斑疗效不确切。242例患者无1例发生疤痕、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