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2篇 |
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80篇 |
内科学 | 25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47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131篇 |
综合类 | 107篇 |
预防医学 | 18篇 |
眼科学 | 22篇 |
药学 | 78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32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58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 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对ER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将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离并培养。将其分为对照组及A型肉毒毒素组。A型肉毒毒素组则给予含有0.4U/L A型肉毒毒素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对照组采用单纯DMEM培养基培养。在第1、3、5、7天时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并比较。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对照组和A型肉毒毒素干预的成纤维细胞行凋亡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对照组、A型肉毒毒素组及U0126干预组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 p-ERK1/2及总ERK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A型肉毒毒素能够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干预7天时,细胞数量仅为对照组的68.9%。A型肉毒毒素组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比率为35.9%,显著高于对照组。三组成纤维细胞的总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ERK1/2在对照组则仍显著高表达,但A型肉毒毒素组和U0126组的p-EKR1/2则显著受抑制,且低表达。Ⅰ型胶原蛋白则在对照组中高表达,显著高于A型肉毒毒素组和U0126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能够通过抑制ERK/MAPK信号通路而使得成纤维细胞凋亡增加,增殖活性减弱,Ⅰ型胶原蛋白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 BTX-A)治疗慢性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慢性偏头痛患者39例,对每例患者给予BTX-A治疗,随访记录各时段(治疗前、治疗后1、2、3、6个月)各项观察指标的结果与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相关不良反应,来评价该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每月偏头痛发作频率、头痛发作持续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分、头痛强度、各等级头痛人数在治疗后各时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 VAS评分在治疗后2个月时最低,重度头痛的人数变化最明显,疼痛缓解程度在治疗后2个月最明显。本实验共发生4例不良反应,未影响日常生活,轻度可逆。结论 BTX-A治疗慢性偏头痛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颞部除皱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应用于面部除皱的效果。方法60例面部皱纹整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取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颞部除皱术与A型肉毒毒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皱纹消失保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猫眼样年轻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眼睑闭合困难、面部肿胀、面部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部除皱中应用颞部除皱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有利于延长除皱保持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起到良好的年轻化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美容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美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以面部美容为目的的240例患者应用A型肉毒毒素定点、定量注射治疗,注射点均匀、对称分布于面部肌肉层,其中额横纹、眉间皱纹、鱼尾纹患者166例,眉下垂患者12例,咬肌肥大患者30例,瘢痕患者5例,其他患者27例.结果 240例患者经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显效者179例(74.58%),有效者61例(25.42%),无效者为0例.结论 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美容的外科应用中有确切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创伤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两种浓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 ,并探讨减少其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将 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对上、下睑及面肌进行多点注射 ,A型肉毒毒素 (BTA)浓度为 5 0u/0 1ml,B组注射浓度为 2 2 5u/0 1ml。比较两组间疗效、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疗效相似 ,总有效率为 10 0 % ,A组症状完全缓解 18例 (60 % ) ,明显缓解 6例(2 0 % ) ,部分缓解 6例 (2 0 % ) ,总显效率 80 % ;B组完全缓解 16例 (5 3 3 % ) ,明显缓解 6例 (2 0 % ) ,部分缓解 8例 (2 6 7% ) ,总显效率73 3 %。两组均无过敏和全身中毒反应 ,但A组出现上睑下垂、眼睑闭合不全、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增多 ,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BTA治疗面肌痉挛以小剂量为宜。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安全有效 ,简单易行 ,副作用少而轻微、短暂 ,为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A型肉毒毒素在国内神经科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Botox)是G^ 厌氧芽胞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外毒素,依其毒性和抗原性的不同,分为A~G7型,各型毒素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相仿,都是由二硫键连接重链和轻链组成。它是一种嗜神经毒素,微量即可引起人和动物肉毒中毒。肉毒毒素作用于外周胪碱能神经末梢,它可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而抑制神经末梢乙酰胆碱(ACh)的释放,引起持续收缩肌纤维松弛。这一发现为肉毒毒素治疗活动过强肌肉失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A型肉毒毒素辅助治疗小儿脑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TX-A)在脑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接受HPO,药物及正规功能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痉挛肌注射BTX-A,观察两组患儿的内收肌角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结果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治疗组患儿内收肌角AD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瘫综合治疗仍是治疗脑瘫的有效手段,BTX-A局部痉挛肌注射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方法,可为年长儿由于长期肌肉痉挛造成的继发性畸形,缓解肌肉痉挛,矫治畸形提供良好时机,提高疗效,在脑瘫综合治疗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原发性眼睑痉挛 30例的临床表现特点和A型肉毒毒素对原发性眼睑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Cohen′s诊断标准对原发性眼睑痉挛进行分型 ,并在肌电图仪的引导下使用A型肉毒毒素对眼轮匝肌进行多点注射。结果 3~ 6天症状出现缓解 ,1周症状明显缓解 ,2周症状缓解最明显 ,有效率 10 0 %。原发性眼睑痉挛有效作用时间是 10~ 35周 ,平均为 17.7周。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治疗眼睑痉挛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A型肉毒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性的生物毒素,肌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一种表现,是以牵张反射的速度依赖性增加伴有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就A型肉毒毒素治疗肌痉挛的方法、剂量、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A型肉毒毒素(BTXA)与力奥来素对缓解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BTXA治疗组(B组)和力奥来素治疗组(L组)。对B组22例患者共47块痉挛明显的肌肉进行注射BTXA治疗,对L组23例患者采取口服力奥来素治疗。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时都较治疗前肌张力明显降低(P<0.01),但两组比较,B组比L组降低肌张力更为明显,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B组4周时与2周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L组4周与2周比较肌张力进一步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在4周时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观察证实:两种治疗均能有效缓解肌痉挛,但BTXA起效较快,较充分,更利于患者早期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