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9篇
  免费   209篇
  国内免费   748篇
耳鼻咽喉   8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52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1302篇
内科学   13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65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720篇
综合类   1330篇
预防医学   242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393篇
  5篇
中国医学   150篇
肿瘤学   12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552篇
  2010年   581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单髁置换术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其并发症也逐渐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希望通过技术的革新以及科技的进步,来进一步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对单髁置换手术常见并发症做文献综述,来阐述目前学术界对于该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肱骨和肩胛盂损伤的重要术式,可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关节周围假体真菌感染是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灾难性并发症,临床早期症状隐匿,危害较大,严重影响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及远期预后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本文根据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假体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治疗措施进行综述,以为临床预防、治疗提高参考,降低关节周围假体真菌感染率,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快速成型(RP)技术辅助下制作的个体化假体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H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 方法以27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每组9只),全部建立下颌骨连续性缺损模型,并在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个体化假体+自体骨(A组)、个体化假体+CHA(B组)、个体化假体+CHA+rhBMP-2(C组)。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以及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分别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24周各组实验兔外形均对称,通过OC及COL-1的吸光度检测,骨缺损区均有大量新骨形成,A组(0.537 ± 0.010)、C组(0.530 ± 0.010)可见大量骨小梁及编织骨结构,缺损区的新骨OC、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07,P>0.05);但A组强于B组(0.415 ± 0.009,t = 0.122,P<0.001);C组也强于B组(t = 0.1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通过RP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CHA复合rhBMP-2后成骨能力明显增强,成骨效能肯定,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髋臼高位放置对股骨假体应力影响,为选择合适的股骨假体提供依据。方法在Mimics 17.0及Geomagic 2012中,通过病人髋部CT图像重建髋臼的骨骼模型。在CERO 4.0中,设计Reclaim股骨柄及髋臼假体三维模型,上述模型在hypermesh中参照髋臼假体的不同位置建立组配型股骨假体近端不同长度的A模型(75mm)、B模型(85mm)、C模型(95mm),D模型(105mm)四个有限元模型。在Abaqus6.14中计算股骨假体的最大Mises应力和剪切应力。结果 A模型与B模型的最大Mises应力各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模型与B模型比较,Ⅴ区受到的压应力显著增加(P0.05)。D模型与C模型比较,Ⅰ区张应力与Ⅴ区的压应力较明显增大,Ⅶ区压应力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模型中,Ⅶ区剪切应力显著大于Ⅰ区、Ⅲ区(P0.05)。C模型和D模型股骨假体Ⅲ区、Ⅴ区的剪切应力最大,与A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意义(P0.05)。结论髋臼高位放置会导致股骨假体远端应力及剪切应力增加,在选择假体时应注意股骨柄的长度、直径、涂层等因素对假体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骨质疏松药物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后的疗效影响。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6年6月肱骨近端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38例,依据术后是否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9例,其中3部分骨折11例、4部分骨折8例,骨密度(0.58±0.14) g/cm~2;对照组19例,其中3部分骨折10例、4部分骨折9例,骨密度(0.58±0.11) g/cm~2。检测两组术前、术后4、8、12、24、48周假体周围骨密度(BMD),并行VAS疼痛评分,采用Neer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并发症发生。35例患者获得1年随访。治疗组假体周围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8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eer评分总分及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及活动度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Neer评分系统,治疗组优10例,良5例,可3例;对照组优3例,良9例,可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有效提高假体周围骨密度,恢复肩关节功能,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与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密切相关。骨质疏松状态下假体周围骨折的预防需从改善局部骨量和预防跌倒入手。检测关节假体周围的骨密度可用于评估假体周围骨折的风险。在对骨质疏松状态下假体周围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时,可使用骨移植替代材料来增加骨折部位固定的强度,也可使用改进型的内固定材料或翻修假体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四肢与骨盆骨肿瘤切除后定制人工骨关节置换术中软组织重建的方法和意义。方法自2011-05—2017-10收治四肢与骨盆骨肿瘤46例(47侧),其中20例(21侧)选择定制人工骨关节置换保肢术,肿瘤采取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后使用定制型假体置换保肢,术中进行个性化的软组织修复与重建,记录各型患者的手术重建方式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术后随访(26.0±21.1)个月。所有原发性骨肿瘤患者均存活,骨盆骨肉瘤1例于术后9个月复发,4例转移瘤患者出现复发或再转移,最终死亡。2例左全髋+股骨近中段置换患者分别于术后1周和5周出现髋关节脱位经手法复位成功,其余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人工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和断裂。术后MSTS93评分优良率达95.2%。结论四肢与骨盆骨肿瘤切除后,选择合适假体修复骨缺损的同时,对相关软组织进行个性化的解剖修复与功能重建,将有利于获得术后患肢良好功能以及置入假体的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使用止血带和不使用止血带对早期假体稳定性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4—2016-03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58例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别在术中使用或不使用止血带,比较2种术中处理后的早期疗效。结果 48例获得满意随访,随访时间均为3年。止血带组骨水泥在骨组织的渗透厚度比非止血带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时,止血带组WOMAC评分高于非止血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年复查时,两组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是否使用止血带并未影响假体早期的稳定性,不使用止血带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肢体肿胀,加快康复速度,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