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944篇
  免费   12433篇
  国内免费   5960篇
耳鼻咽喉   2937篇
儿科学   5735篇
妇产科学   4069篇
基础医学   10406篇
口腔科学   2965篇
临床医学   99445篇
内科学   36962篇
皮肤病学   3677篇
神经病学   7578篇
特种医学   282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962篇
外科学   28607篇
综合类   178504篇
预防医学   49016篇
眼科学   5009篇
药学   69491篇
  1036篇
中国医学   20055篇
肿瘤学   13659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4092篇
  2022年   4502篇
  2021年   6335篇
  2020年   11513篇
  2019年   10528篇
  2018年   3849篇
  2017年   12356篇
  2016年   12207篇
  2015年   12557篇
  2014年   25304篇
  2013年   21231篇
  2012年   24576篇
  2011年   25521篇
  2010年   23794篇
  2009年   23032篇
  2008年   31369篇
  2007年   27325篇
  2006年   23373篇
  2005年   29168篇
  2004年   30449篇
  2003年   34751篇
  2002年   32443篇
  2001年   29478篇
  2000年   20583篇
  1999年   16357篇
  1998年   14035篇
  1997年   10823篇
  1996年   9636篇
  1995年   9474篇
  1994年   6547篇
  1993年   4642篇
  1992年   3795篇
  1991年   3783篇
  1990年   3389篇
  1989年   3263篇
  1988年   587篇
  1987年   482篇
  1986年   408篇
  1985年   300篇
  1984年   164篇
  1983年   119篇
  1982年   100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中高频听力下降型突发性聋采取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本院耳鼻喉科就诊的中高频听力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共纳入病例54例,以随机法分组,即常规组(n=27)和观察组(n=27),常规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耳后注射甲强龙,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相比于常规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2000~8000Hz频率听力提高值与常规组比(P<0.05)。结论中高频听力下降型突发性聋采取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初步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腮腺恶性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0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且术后病理证实的41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和6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计算术前外周血NLR值,比较腮腺恶性肿瘤组和腮腺良性肿瘤组之间NLR的差异,通过ROC曲线获得腮腺恶性肿瘤和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之间术前外周血NLR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腮腺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NLR值分别为2.82±1.40、1.77±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459,P <0.01),NLR的曲线下面积为0.722,诊断腮腺恶性肿瘤的最佳临界值为2.441,敏感性为56.1%,特异性为90.9%。结论 术前外周血NLR水平检测可作为评价腮腺肿物良恶性的指标之一,NLR值越高,肿瘤分期越高、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9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6)。对照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复合腰硬外麻醉,观察组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手术不同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情况。结果 T1、T2、T3、T4时段,观察组MAP及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更有利于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溴结构域蛋白4(bromodomain protein 4,BRD4)、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SSBP1)与原钙黏附蛋白17( proto-cadherin 17,PCDH17)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胃癌组织50例,癌前病变组织5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5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测定组织标本中BRD4、SSBP1及PCDH17蛋白的表达,分析不同组织样本中BRD4、SSBP1及PCDH17的表达情况,分别采集3组血液标本,检测3组相关血清指标,应用ROC曲线分析BRD4、SSBP1及PCDH17诊断胃癌的价值。 结果 胃癌组织中BRD4和SSBP1呈高表达,而PCDH17呈低表达。3组组织样本中BRD4、SSBP1及PCDH17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癌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胃泌素17(gastrin-17,G-17)水平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组患者血清CA199、PGⅠ、G-17水平及HP阳性率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组,而PGⅡ水平低于癌前病变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BRD4、SSBP1、PCDH17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D4+SSBP1+PCDH17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指标。 结论 联合检测BRD4、SSBP1与PCDH17有利于胃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超声多切面连续扫查对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的筛查价值。方法选择在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中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均行超声多切面连续扫查,扫查切面包括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三血管、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及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以引产胎儿解剖结果及出生胎儿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多切面连续扫查的诊断效能。结果入组胎儿共3415例,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右心室流出道、三血管、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及上下腔静脉切面显示率分别为99.03%、90.04%、91.01%、92.97%、87.99%、87.20%、90.83%;尸检及随访确诊心脏畸形胎儿共84例,多切面连续扫查及四腔心切面分别诊断82例、71例,多切面连续扫查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3%、99.97%、99.88%、98.78%、99.90%,四腔心切面诊断分别为80.95%、99.01%、98.56%、95.77%、99.51%,多切面连续扫查敏感度显著高于四腔心切面(P<0.05)。结论多切面连续扫查对心脏畸形胎儿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的血压、血脂、心率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124.1±6.2)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70.5±6.4)mm Hg、总胆固醇(TC)(3.13±1.01)mmol/L、甘油三酯(TG)(1.68±0.4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98±0.41)mmol/L、心率(64.3±8.5)次/min均优于对照组的(136.8±7.9)mm Hg、(77.8±5.5)mm Hg、(3.71±1.15)mmol/L、(1.89±0.51)mmol/L、(3.35±0.51)mmol/L、(98.7±12.4)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及心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能谱计算机体层成像(CT)对肺腺癌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接收的115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能谱CT检查,记录有效原子序数(Eff-Z)、能谱曲线斜率以及标准化碘浓度(NIC)。以病理活体组织检查为“金标准”,评估肺腺癌患者分化程度,将低分化腺癌纳入低分化组,将中、高分化腺癌纳入中高分化组。分析能谱CT对肺腺癌分化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15例肺腺癌患者中低分化组39例,中高分化组76例。低分化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低分化组Eff-Z、NIC值均小于高分化组(P<0.05)。动脉期两组能谱曲线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两组能谱CT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能谱CT动脉期参数Eff-Z、NIC单独及联合评估肺腺癌低分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5、0.819、0.830时,均有一定评估价值。当Eff-Z、NIC分别取8.235、0.145时,诊断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较高。结论 能谱CT对肺腺癌分化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双源CT血管造影(CTA)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双源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观察双源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结果、对微小动脉瘤及颈内动脉C3~C5段动脉瘤检出情况;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对动脉瘤瘤颈/瘤体比例、动脉瘤显像情况、瘤体大小检出情况。结果90例患者经双源CTA检查显示:84例患者为单发动脉瘤,6例患者有2个动脉瘤。双源CTA检出动脉瘤位置、个数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总计96个。大脑前动脉A1段6个,A2段3个;大脑中动脉M1段5个,M1M2交界处2个;基底动脉12个;后交通动脉12个,前交通动脉18个,颈内动脉38个。96个动脉瘤均表现为瘤壁钙化特点。双源CTA对颅内动脉瘤检出率为100.0%(96/96)。两种诊断方式对动脉瘤瘤颈/瘤体比例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的动脉瘤显像清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检出动脉瘤长轴、短轴、瘤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显示微小动脉瘤10个,接近颅底部位的C3~C5段动脉瘤8个;双源CTA对颈内动脉C3~C5段动脉瘤及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均为100.0%。结论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给予双源CTA诊断,可清晰显示动脉瘤大小、具体位置、形态特点等,可作为临床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理想方式,对患者病情做出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普拉克索与多巴丝肼片联合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8例帕金森病患者,通过双盲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24例。常规组采用多巴丝肼片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入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常规组的5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90.17±4.45)分高于常规组的(67.71±5.6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克索与多巴丝肼片联合治疗帕金森病效果更为显著,对疾病治疗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