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9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80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24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462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602篇
预防医学   28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1篇
  9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职业认同量表、反馈寻求行为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武汉市2家三甲综合医院232名新入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反馈寻求行为对职业倦怠的总效应值为-0.651,职业认同在反馈寻求行为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对总效应的贡献率为73.43%。  相似文献   
2.
目的临床上对于轻中度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且临床效果理想。本研究探讨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01-01—2018-03-31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经阴道分娩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产次、治疗前盆底Ⅰ和Ⅱ类肌肌张力及合并临床症状等因素组间均衡的原则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联合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肌电压及肌力、简易女性性功能及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盆底肌电压为(14.1±1.3)μV,大于对照组的(6.1±0.4)μV,t=37.199,P0.001;Ⅰ和Ⅱ类纤维盆底肌力分别为(4.2±0.3)和(4.2±0.5)级,均高于对照组的(1.4±0.1)和(1.0±0.2)级,t值分别为56.000和37.582,均P0.001。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性欲望(t=31.136,P0.001)、性兴奋(t=26.830,P0.001)、性高潮(t=79.171,P0.001)、阴道润滑(t=76.012,P0.001)和性交疼痛(t=30.589,P0.001)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生活满意度为(4.3±0.3)分,高于对照组的(1.7±0.2)分,t=46.034,P0.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最大尿流量为(11.2±1.0)mL/s,高于对照组的(9.0±0.6)mL/s,t=11.931,P0.001;膀胱顺应性为(36.2±2.1)cm H_2O,大于对照组的(24.1±1.8)cm H_2O,t=27.668,P0.001;最大逼尿肌压力为(17.0±2.0)cm H_2O,大于对照组的(12.0±0.6)cm H_2O,t=287.747,P0.001。结论针对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者实施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盆底肌肉功能及膀胱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自尊与人际困扰的关系。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社交网站积极反馈问卷、社交网站自我呈现问卷和自尊量表,对内蒙古地区106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PSS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Mplus进行多重中介效应分析。结果:(1)线上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自尊均与人际困扰间呈显著负相关,积极自我呈现、线上积极反馈、自尊三者间两两呈显著正相关。(2)线上积极自我呈现对人际困扰的影响通过三条中介路後发生作用,分别通过自尊与线上积极反馈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线上积极反馈与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线上积极自我呈现不但能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线上积极反馈和提高自尊水平,而且还能通过二者中介作用缓解人际困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植物-土壤反馈对刺五加幼苗根、茎、叶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通过温室盆栽试验,分别对未种植过刺五加的土壤(1组),连续3年种植刺五加的土壤(2组)和多年种植刺五加的土壤(3组),分别种植刺五加1年生幼苗,并对其根、茎、叶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L-苯丙氨酸,原儿茶酸,刺五加苷B,绿原酸,咖啡酸,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在多年生长刺五加土壤种植,对刺五加幼苗叶和根均有显著性差异,但在茎中绿原酸和刺五加苷E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芦丁和金丝桃苷在多年生刺五加土壤种植的幼苗叶中未检出。在刺五加幼苗的根中,多数次生代谢产物呈现正反馈;在刺五加幼苗的茎中,咖啡酸,刺五加苷E,金丝桃苷,槲皮素呈现负反馈;在刺五加幼苗的叶中多数次生代谢产物呈现正反馈。结论:植物和土壤在刺五加幼苗生长过程不同部位呈现出不同的反馈情况,整体而言,未种植过刺五加的土壤对刺五加幼苗的次生代谢产物更具优势。研究结果为阐述植物-土壤反馈对刺五加的影响提供研究基础,并为人工栽培刺五加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维反馈式教学方法在本科生《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2016级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90人,随机分成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课堂教学阶段采用循序渐进的手法教学模式配合示范教学模式,实训阶段采用目测法、体测法、机测法等多维反馈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与实训法,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讲为主。在学期末,对教学效果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考核方法。结果:试验组在实训考核中,手法操作、体位选择、整体印象、总分等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笔试成绩、总成绩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试验组授课内容进行定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同学对于本教学方法持认可态度,他们更加主动参与其中,更加深了他们对手法的理解与应用。结论:多维反馈式教学法在本科生《推拿手法学》教学应用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探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中医学科向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知识迁移的问题。通过对学科知识的成分进行分析,提出建立知识模型之间的迁移路径是知识迁移的有效方法。提出中医学科知识到数学和物理学科的迁移过程应该以现代的ICT技术为基础,由文句解析、文字形式化处理、数值图像建模、状态抽象化、导入物理元素、导入环境因素这六个阶段构成。还提出了中医知识迁移的过程中应该利用异步通讯的方法进行反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点反馈控制技术对非对称性紧张性所致痉挛型脑瘫患儿头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均接受2次/d的常规康复训练和痉挛机治疗,治疗8周。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同时进行支点反射控制训练,1次/d,30 min/次,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点反射控制对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头部控制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9,(7):1041-1043
目的探讨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联合反馈训练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髌骨骨折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在都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42例仅给予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观察组42例联合给予反馈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膝关节肿胀、疼痛以及活动度。结果给予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联合反馈训练治疗的观察组总显效率为95. 24%,远高于仅给予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的78. 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肿胀、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舒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患肢膝关节活动度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单纯给予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相比,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联合反馈训练治疗髌骨骨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患肢肿胀、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度情况,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单纯胸外按压(chest 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C-CPR)课程对高校人群胸外按压培训效果,探索心肺复苏公众培训新形式。方法招募120名高校人群随机分为CC-CPR课程组、Heart-saver CPR&AED First Aid(HS)课程组。两组分别进行不同课程培训,通过SUNLIFE Palm CPR胸腔按压反馈仪收集培训后按压数据,比较两组平均按压深度、平均按压频率、正确按压率、按压深度达标率、按压频率达标率、不良按压率。结果CC-CPR课程组在按压平均深度、频率上达到与HS课程组相同的培训效果,但在胸外按压达标率上比较,CC-CPR课程组比HS课程组在按压正确率、按压深度达标率、按压频率达标率上都有显著提升(P<0.05)。从不良胸外按压上比较,两组在滞留按压率、过深按压率、过慢按压率上都控制良好;但在过浅按压和过快按压发生率比较,CC-CPR课程组明显少于HS课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C-CPR课程可使高校人群获得较HS课程更优的按压质量,且效率更高,是普及高校人群CPR培训方式的一种尝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引导性反馈在内科模拟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所纳入的内科实习生均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份进入本院,抽选量为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分组,将应用常规内科模拟教学的40例内科实习生设立为参照组,将联合引导性反馈的40例患者设立为观察组。两组均由同组教师进行授课教学,教学后进行考核。经考核成绩分析和发放教学满意度问卷,比对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操作技巧、人文关怀、应急能力、理论知识分值更高,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教学满意度更高,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模拟教学中开展引导性反馈,可强化学生对学习的反思,使学生教学积极性得到提高,有效提高学生教学成绩,改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