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39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284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6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与冷沉淀单独及联合输注在大失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大失血患者96例,根据输血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单独机采血小板组(A组)32例,单独冷沉淀组(B组)32例,机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组(C组)32例。分别于输注前1 h、输注后24 h对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测定,比较3组输注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及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输注后3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降低,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均升高,且C组变化幅度大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相比,C组平均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失血患者采用机采血小板与冷沉淀联合输注方式可有效帮助其缓解凝血障碍,并实现快速止血,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老年膀胱癌根治术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61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61例患者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凝血指标[全血活化凝固时间(ACT)、凝结速率(CR)、血小板功能(PF)、D-二聚体]及相关指标[每搏变异度(SVV)、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心排血指数(CI)]的改变情况。结果 2组患者T1时ACT、CR、PF、D-二聚体、ScvO2均显著增加,SVV、CI均显著降低,直到手术结束。观察组患者T1、T2、T3、T4时ACT、CR、PF、D-二聚体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VV、ScvO2、C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有助于维持老年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中凝血指标稳定,能提高ScvO2,并降低SVV和CI,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老年心肌梗塞与脂蛋白(a)、血小板活性及凝血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塞(MI)与脂蛋白(a)[Lp(a)]、血小板活性及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老年MI患者(n=68)作为老年MI组,选择以胸闷和胸痛等不典型症状来诊、但CAG正常的患者(n=74)作为对照组;同时采集静脉血检测Lp(a)、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血脂、血糖(FGB)和血小板(Pl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MI患者 LP(a)、GMP-140、FG和FPA均增高(P>0.05);总胆固醇(TC)与低密度脂蛋白(LDL-C)增高 (P>0.05);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FGB及Plt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老年MI患者与LP(a)、GMP-140、FG和FPA的增高关系密切,TC及LDL-C的增高与老年MI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影响新生儿凝血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出生的凝血功能异常的新生儿4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在本院出生的凝血功能正常新生儿5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凝血功能的差异,并对与凝血功能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观察组的肺炎、低体温、宫内窘迫以及酸中毒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肺炎和宫内窘迫是影响新生儿凝血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炎、宫内窘迫是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后天获得的以血液凝固性障碍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血液由于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首先处于高凝状态,因而,在毛细血管、微静脉等微小血管中广泛形成微血栓。随后,由于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在微血栓形成过程时被大量消耗,血液处于低凝状态。同时还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增强,因而可使已经形成的微血栓溶解。血液的低凝状态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可导致显著的出血倾向。DIC是造成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变化及与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1in,TM)、蛋白C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早期多发伤患者64例,按严重创伤程度评分( ISS)分为重伤组(ISS≥16分)和轻伤组(ISS< 16分),比较分析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变化,同时检测血浆TM和蛋白C水平,分析与凝血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另选择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死亡和生存患者血浆TM和蛋白C水平的变化. 结果 重伤组PT和APTT较轻伤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与血浆TM和蛋白C的水平变化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死亡患者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生存患者,蛋白C明显低于生存患者. 结论 严重创伤患者早期出现凝血功能异常,与血浆TM和蛋白C的活化相关,血浆TM和蛋白C水平对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界对出凝血疾病研究的深入和重视,反应凝血功能的凝血五项PT.APTT.FIB.TT.D-二聚体检查在各级医院中已得到广泛开展,为临床疾病的诊治及手术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检验数据。由于新生儿时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新生儿的凝血系统还处于一个不断完善成熟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低活性的状态,与成人相比有很大不同,所以新生儿凝血功能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新生儿出血症是一种新生儿期多见的出血症,严重出血甚可危及患儿生命。大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癌切除术围术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选择接受肝癌切除术患者4437例,符合肝癌切除围术期脑梗死患者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437例患者中符合肝癌切除术围术期脑梗死患者7例,占所住院接受肝癌切除术患者的0.16%。3例存在1种或多种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传统的脑卒中危险因素,4例无脑卒中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均为早期肝癌,4例(57.14%)患者脑内出现单一病灶,3例(42.86%)患者均出现非单一动脉供血区的2个及以上病灶。癌细胞抗原(cancer antigen,CA)125升高6例(85.71%),CA199升高4例(57.14%),D-二聚体升高5例(71.43%),甲胎蛋白升高6例(85.71%)。结论肝癌切除术围术期脑梗死多发生在术后的前3d,多数患者肝癌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异常、部分患者脑内出现分布于多个血管供血区的多发性梗死灶等明显的临床特点,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液的凝固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控制血压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对96例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48例)和标准降压组(48例),分别予以强化降压及标准降压。两组入院时及入院24 h 查头颅 CT 及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对两组头颅 CT 血肿体积大小及神经缺损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院后24 h 强化降压组较标准降压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 <0.05),入院后24 h 复查头部 CT 发现,强化降压组和标准降压组入院24 h 血肿体积及血肿扩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控制血压可降低血肿扩大,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