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87篇
  免费   1373篇
  国内免费   1350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119篇
妇产科学   103篇
基础医学   681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8928篇
内科学   4761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2177篇
特种医学   34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3篇
外科学   1343篇
综合类   12512篇
预防医学   3060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5068篇
  76篇
中国医学   2854篇
肿瘤学   58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15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744篇
  2020年   1062篇
  2019年   986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828篇
  2016年   920篇
  2015年   1124篇
  2014年   2134篇
  2013年   2065篇
  2012年   2728篇
  2011年   2888篇
  2010年   2774篇
  2009年   2793篇
  2008年   2927篇
  2007年   2800篇
  2006年   2556篇
  2005年   2691篇
  2004年   2084篇
  2003年   1708篇
  2002年   1144篇
  2001年   1105篇
  2000年   952篇
  1999年   865篇
  1998年   790篇
  1997年   903篇
  1996年   822篇
  1995年   638篇
  1994年   487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接收的2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影响因素。结果在262例患者中经rt-PA治疗后再闭塞者118例,占45.0%,无再闭塞者144例,占55.0%,再闭塞组的血糖、收缩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起病至溶栓用时及糖尿病发生率均较高(P<0.05);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HISS评分及起病至溶栓时间均为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再闭塞组相比无再闭塞组非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糖尿病、血糖、收缩压、NHISS评分及起病至溶栓时间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对血管再闭塞产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对患者预后不利,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脑血管介入术穿刺点压迫方法(包括人工压迫、弹力带加压、压迫器加压、血管闭合装置压迫、止血敷料压迫、气囊加压6种)、止血压力以及压迫时间,提出由于穿刺点和压迫方法的不同,其压迫时间、减压时间和压力大小等需要进一步探讨,为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穿刺点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静 《当代医学》2022,28(3):144-14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接受PCI治疗的96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RA,分为RA组(n=41)与非RA组(n=55)。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资料,并纳入可能的影响因素,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多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多支血管病变、下壁梗死、糖尿病、Killip≥Ⅱ级、梗死时间<6 h均为导致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多支血管病变、下壁梗死、糖尿病、Killip≥Ⅱ级、梗死时间<6 h均为AMI患者PCI术后发生RA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重点关注并予以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5.
姚海艳  史珣瑜  施江 《全科护理》2021,19(4):566-56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病人的体力活动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常州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内科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病人,收集资料,分析PCI术后冠心病病人体力活动动机、体力活动和自我效能现状;冠心病病人自我效能、体力活动动机与体力活动的相关性,并分析影响PCI术后病人体力活动水平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400份,有效率为94.75%(379/400);379例冠心病病人术后每周体力活动为(3570.85±314.19)MET-min,以低、中强度为主;冠心病病人术后自我效能总分、体力活动动机总分与体力活动呈正相关(P<0.05);体质指数(BMI)、PCI次数≥2次、年龄、PCI支架数量≥3枚、自我效能、体力活动动机是影响PCI术后冠心病病人体力活动水平的高危因素(OR>1且P<0.05)。结论:PCI术后病人体力活动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PCI次数、BMI、年龄、PCI支架数量、自我效能、体力活动动机是影响PCI术后冠心病病人体力活动水平的高危因素,临床需针对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病人体力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进门-球囊扩张时间(DTB)及其各时间点的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行急诊PCI的180例STEMI患者的DTB及其各时间点(急诊停留时间、转运时间和介入时间)数据。将患者依据不同标准分为DTB达标组和DTB非达标组,工作时间组和非工作时间组,自费组和非自费组,2018年组和2020年组。比较各组的相关指标。结果 180例STEMI患者平均DTB为(115.0±51.9) min;急诊停留时间为(71.4±50.3) min,其中进门至呼叫心内科时间为(10.9±6.1) min,呼叫心内科至签署知情同意书时间为(31.4±30.4) min,签署知情同意后至离开急诊室时间为(39.5±31.6) min;转运时间为(4.4±1.3) min;介入时间为(35.2±13.1) min。DTB达标组的DTB、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DTB未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工作时间组与非工作时间组DTB、急诊停留时间、签署同意书至离开急诊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自费组和非自费组DTB及各时间点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0年组的DTB、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2018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获取知情同意、介入导管室准备是急诊STEMI患者DTB延长的主要因素,建立院前、院内的无缝衔接的规范流程,可有效缩短DTB。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TRA)行外周血管介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TRA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106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桡动脉穿刺率、穿刺完成后续操作的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30 d内相关并发症。结果106例患者中,TRA外周血管介入操作112例次,其中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83例次,支气管动脉灌注术4例次,盆腔肿瘤栓塞术11例次,其他手术14例次。所有介入操作穿刺成功率为97.3%(109/112),手术成功率为98.2%(107/109)。5例患者TRA失败,转为股动脉穿刺,并顺利完成操作。手术严重并发症为主动脉夹层2例次;轻微并发症中,桡动脉闭塞2例次,桡动脉痉挛1例次,手臂疼痛1例次,穿刺点血肿1例次。严重并发症和轻微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2/112)和4.5%(5/112)。急诊操作16例次,均顺利完成操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TRA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9.
杨丽娜  杨刚毅 《重庆医学》2021,50(16):2831-2834,2838
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人群身心健康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T2DM可增加发生冠心病、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T2DM患者身体成分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内脏脂肪增多、骨密度减低等,而肥胖及内脏脂肪增多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T2DM患者身体成分的改变可能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存在相关性.本文就T2DM患者身体成分改变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
【摘要】 介入手术后医院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制定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可更好地规范介入手术过程中相关临床实践标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本共识基于 WHO指南制定手册和GRADE证据质量分级系统,形成了介入手术室环境管理、患者管理、工作人员管理、物品管理、职业暴露、培训与质量控制等6个领域54项推荐意见,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