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97篇
  免费   2015篇
  国内免费   880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70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466篇
内科学   1642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6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4389篇
综合类   7870篇
预防医学   139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09篇
  52篇
中国医学   1215篇
肿瘤学   3504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903篇
  2022年   928篇
  2021年   1058篇
  2020年   1154篇
  2019年   1182篇
  2018年   601篇
  2017年   973篇
  2016年   1002篇
  2015年   1013篇
  2014年   1652篇
  2013年   1582篇
  2012年   1969篇
  2011年   1932篇
  2010年   1626篇
  2009年   1473篇
  2008年   1335篇
  2007年   1222篇
  2006年   1006篇
  2005年   968篇
  2004年   806篇
  2003年   829篇
  2002年   645篇
  2001年   588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结1例直肠癌患者术后继发腹壁多处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识别和有效控制;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的识别及护理,控制全身性感染再次发生;分阶段落实个体化镇痛,改善疼痛症状;分阶段动态落实营养支持方案;实施全程心理干预。经过122 d的精心护理,8处伤口全部愈合,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显示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预防方面有着良好疗效。本文从临床研究入手,针对疾病不同分期,从结直肠癌术后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及中医药预防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临床试验研究两方面展开论述,发现问题并给出未来临床研究方向的建议。本文旨在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中医药预防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把控好中医药在结直肠癌全过程防治中关键环节,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利用 Oncomine、TCGA(TheCancerGenomeAtlas)等公共数据库,分析 UL16结合蛋白2(ULBP2)基 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 Oncomine数据库检索关于 ULBP2基因转录组 mRNA 信息,分析 ULBP2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情况;TCGA 数据库分析 ULBP2基因与结直肠癌的预后关系;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 ULBP2与上下游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Oncomine数据库中共有352项关于 ULBP2基因的研究结 果,其中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有23项,涉及到结直肠癌和结直肠正常组织的研究数据集共有10项,其中结直肠癌组织 中 ULBP2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结直肠正常组织(P<0.05);对 TCGA 数据库结直肠癌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表明在 结直肠癌患者中 ULBP2基因高表达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 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ULBP2基 因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并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可能作为其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正>直肠癌发生在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表现的症状不明显仅伴有少量的便血及排便习惯改变等,多不易引起患者注意,这使诊治具有很大的难度,延误诊断时常发生。一旦确诊直肠癌后,应根据临床分期选择治疗,目前手术是外科治疗直肠癌的最有效方式,临床多联合化疗、放疗、新辅助放化疗及中医药等多模式治疗。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近40年里,直肠癌的治疗方案逐渐标准化。大多数早期直肠癌患者仅通过手术即可得到充分的治疗。然而,相当比例的直肠癌患者处于局部进展期,此类患者需要行新辅助治疗。直肠癌的新辅助放射治疗已被证明能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前肿瘤分期、改善患者生存以及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等,随之而来的是患者放疗后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放疗不良反应,但随着放射治疗规范化、放射治疗技术及设备的改进,放疗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在逐渐降低。本文就新辅助放疗中的放疗方案的选择、放射治疗技术、放疗不良反应、放疗后的手术时间以及放疗后的观察与等待等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从而为临床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特征的结直肠癌患者就医行为选择在中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院及肿瘤专科医院间的差异,为合理引导结直肠癌患者适宜就医及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2018年1月-2019年12月17家三级甲等医院21894例首诊结直肠癌成年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采用EmpowerStats 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1894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就诊于中医院的有862例(3.93%),西医院的有8723例(39.85%),肿瘤专科医院的有12309例(56.22%)。对于不同医疗机构,男性占比均大于女性,58-68岁患者占比最大。且结直肠癌患者年龄、医疗付款方式及肿瘤分期在不同医疗机构间的分布存在差异(P<0.001)。西医院及肿瘤专科医院结直肠癌Ⅲ期患者占比最大,而就诊于中医院患者中结直肠癌Ⅳ期最多。从地域分布来看,异地就诊比例(57.32%)大于本地,且就诊于肿瘤专科医院的患者中73.66%来自外地。患者来源前三名分别是北京市、河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而在北京市内,西医院患者主要来源于朝阳区、海淀区及西城区,中医院患者主要来源于海淀区、朝阳区及丰台区,肿瘤专科医院则主要来源于朝阳区、海淀区及丰台区。结论 应大力倡导年轻以及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向中医院分流,充分施展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优势;发挥三级医院带动作用,建立对口帮扶医院,减少不必要的跨省流动及提倡结直肠癌的早筛早治,以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第五位,而其中直肠癌所占比例接近50%。由于直肠癌症状相对隐匿,大部分患者起病时多为局部晚期,需要接受放化疗,尽管近年来放疗单位、人员和设备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但仍有较大比例本应该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却没能接受放化疗,未能从中获益,让更多的结直肠癌患者了解并接受合适的放化疗,仍是目前肿瘤科医生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石河子地区近十年结肠镜下成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结直肠腺瘤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结肠镜检查的病例纳入调查,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病历资料,具体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及结直肠腺瘤或CRC的部位、数量、大小和病理类型等。主要观察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和CRC的检出率,包括10年总体检出率以及前五年(2010—2014年)总体检出率和后五年(2015—2019年)总体检出率。结果 共纳入50 645例,经排除标准排除14 931例,最终共35 714例纳入数据分析。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和CRC的10年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7.65%(6 302/35 714)、4.45%(1 589/35 714)和3.71%(1 324/35 714)。结直肠腺瘤后五年总体检出率[20.33%(4 565/22 457)]高于前五年[13.10%(1 737/13 257)];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后五年总体检出率[4.69%(1 053/22 457)]高于前五年[4.04%(536/13 257)];CRC后五年总体检出率[3.30%(741/22 457)]低于前五年[4.40%(583/13 257)]。结论 石河子地区2015—2019年结直肠腺瘤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较大幅度升高,结直肠进展期腺瘤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小幅升高,而CRC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小幅下降,由此推测结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结直肠腺瘤对降低CRC发病率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运动干预,干预组术后采用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身体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χ2=11.823,P=0.001;χ2=4.687,P=0.001;χ2=7.611,P=0.001),术后7d干预组的多维度疲劳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2.000,P=0.049),杜克活动指数高于对照组(t=2.256,P=0.027),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558)。结论 协同式早期运动干预能够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改善身体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