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27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24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160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共治疗30天,观察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及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主观症状评分和整体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主观症状和整体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OSDI评分治疗组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BUT、SⅠT明显延长(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香丹注射液治疗围绝经期干眼可有效延长BUT,促进泪液分泌,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及减轻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文拉法辛联合tDCS治疗)33例和对照组(文拉法辛联合假刺激治疗)32例。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的不良事件,采用四级疗效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数字广度测验(DST)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2、4周末时HAMD-17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DST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正序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WCST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错误应答数和持续错误数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总应答数和正确应答数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 tDCS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并能促进药物快速起效,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方面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5.
痉挛是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肢体痉挛不仅会导致关节活动度的受限、灵活性 和姿势的异常,还可引起不可逆的关节挛缩、肢体功能丧失及残疾,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增加照护者的负担。目前对卒中后肢体痉挛的治疗方案仍未达成共识。近年来,痉挛治疗的药物 和非药物研究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非药物治疗手段,如采用非侵入性经颅或外周电、磁刺激技 术以及基于肌动图和肌电图的多源信息采集整合分析技术等新型康复治疗手段,在痉挛治疗过程中 表现出更加精准、有效以及可重复性高等优点。现就卒中后肢体痉挛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急重症医学水平的进步,创伤性颅脑损伤救治后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救治后常遗留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给临床治疗、康复护理及家属均带来困难,其促醒治疗仍是目前神经康复科亟需解决的难题。而随着科学及医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学者将神经调控技术应用于意识障碍的促醒治疗中,其中尤以无创神经调控治疗的发展最为迅速。本文就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无创神经调控治疗方法及可能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同时归纳康复促醒治疗和疗效评估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促进康复促醒治疗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治疗颅脑损伤后青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02—2020-03于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的颅脑损伤后青年抑郁患者51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2组,观察组26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MNST-V1.0)治疗,对照组25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贝克抑郁量表(BDI)、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HAMD、SDS、BDI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HAMD、SDS、BDI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周后观察组HAMD(11.4±5.3)分、SDS(42.1±6.5)分、BDI(10.7±3.9)分及MBI(75.15±12.91)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对颅脑损伤后青年抑郁患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精神分裂症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空间工作记 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 年6 月至2018 年1 月来源于苏州市广济医院、苏州市社会福利总院、太仓市 精神卫生中心、南充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家精神专科医院的38 例住院精神分裂症伴TD 患者,随机分为试 验组(21 例)和对照组(17 例)。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予以tDCS 治疗,采用的 电流为2 mA,刺激部位为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及对侧眶上缘;对照组相应地予以伪tDCS 治疗。在基 线期、治疗15 次结束后及2 周后进行随访,采用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CANTAB)中的空间工作 记忆(SWM)模块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测评。结果 在完成15 次治疗后,试验组SWM 指标分析中 的总错误数[31.00(28.50,49.00)]、平均第一次响应时间(4 盒子)[3 289.500(1 871.750,5 018.000)ms]、 平均第一次响应时间(6 盒子)[2 862.500(2 128.500,4 672.250)ms]、平均第一次响应时间(8 盒子) [3 328.500(2 611.250,5 120.750)m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SWM 指标分 析中的策略分[19.00(17.00,20.00)]低于对照组[21.00(19.50,2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在2 周后的随访中,两组的SWM 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DCS 可能对精神 分裂症患者使用策略的能力有即刻改善效应。  相似文献   
9.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复杂的大脑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特征是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针对孤独症儿童的脑发育异常,将新兴脑调控技术——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应用于孤独症儿童脑调控。共招募24名孤独症儿童参加试验,其中12名孤独症儿童接受每周2次共计10次脑调控干预,另外12名孤独症儿童接受每周2次共计10次的伪刺激,作为对照组。利用功率谱和多尺度熵算法,评估脑电的功率谱和复杂度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调控干预后,实验组儿童干预前后4~8 Hz theta频段在全脑均有显著下降(P<0.05),其中,额叶从(1.13±0.07) dB/Hz下降到(0.96±0.06)dB/Hz,左颞叶从(1.18±0.05) dB/Hz下降到(1.03±0.07)dB/Hz,中央区从(1.43±0.06) dB/Hz下降到(1.16±0.03)dB/Hz,右颞叶从(1.14±0.09) dB/Hz下降到(0.96±0.04)dB/Hz,枕叶从(1.39±0.06) dB/Hz下降到(1.09±0.03)dB/Hz;通过计算15个尺度的熵值发现,顶叶(P3,Pz,C3,C4)、枕叶(O1)以及左侧背外侧前额叶(F3)均有显著增加。研究表明,颅直流电刺激能够以无损安全的方式实现对孤独症儿童的神经调控,改善异常脑功能,因此在孤独症的康复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结合局部振动对脑卒中后偏瘫(HAS)病人53例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HAS病人,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tDCS组(n=53,tDCS治疗)和联合组(n=53,tDCS+局部振动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对两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采用FuglMeyer评估表(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对两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同时检测两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素-3(NT-3)、S100-β蛋白(S100-β)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CSS评分、血清S-100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CSS评分[(7.21±1.76)分比(9.47±2.13)分]、血清S-100β水平[(0.67±0.22)μg/L比(0.93±0.28)μg/L]均明显较tDCS组低(P<0.05);两组FMA、WMFT、MBI评分及血清NGF、NT-3水平均较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