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45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BTX-A注射唾液腺改善脑卒中流涎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住院的30例脑卒中后流涎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12周,治疗组在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予超声引导下100U BTX-A双侧腮腺和颌下腺分别注射35U及15U。采用流涎频率评分、教师流涎分级法(TDS)、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中关于流涎的分级标准于BTX-A治疗前、治疗12周后评估各组患者的流涎程度。结果 BTX-A注射唾液腺12周后,治疗组的流涎频率评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组TDS评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组Frenchay流涎评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吞咽训练配合BTX-A注射唾液腺明显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流涎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副作用少,对改善患者形象及生活自信建立帮助巨大,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经口气管插管作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有效救治措施之一,临床使用率达96%,随着其广泛使用并发症也日益突出,其中流涎症是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临床较为常见且易被忽视的并发症之一。经文献调研发现,流涎症可造成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皮肤和(或)黏膜感染、营养不良、声门下分泌物增多以及提高非计划性拔管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事件的发生风险,是直接增加患者住院时长和医疗花费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研究表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流涎症的防治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重要意义,但临床医护人员常忽视流涎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对此无有效的管理措施,相关研究也较缺乏。基于多项流涎症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本文总结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流涎症的影响因素包含唾液分泌异常、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和医护人员认识相对不足4个方面,并根据现有流涎症的干预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流涎症的防治措施进行了合理的展望,提出今后可增加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流涎症的现况调查、影响因素分析和干预措施3个方向的相关研究,为减少和预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流涎症及其并发症提供借鉴,以提高临床预防、治疗与护理的预见性和精准性及患者的住院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舌针联合廉泉穴点穴治疗脑性瘫痪合并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舌针联合廉泉穴点穴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对所有入选患儿进行教师流涎分级法(TDS)测定评定流涎程度,并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流涎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针联合点穴治疗脑瘫合并流涎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1)报告我们的经验,即对儿科流涎病人进行肉毒杆菌毒素A唾液腺内注射;(2)这些治疗干预的临床结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设计回顾性定群研究。设施城市儿童医院和儿童康复中心。病人45例神经受损儿童。治疗干预2004年1月—2008年5月,对加拿大安大略省多伦多的病人进行了医院内肉毒杆菌毒素A唾液腺内注射。所有病人都接受了镇静或全麻以便在超声波引导下完成肉毒杆菌毒素A注射。主要结果测量治疗后评估包括:作用持续时间、并发症、唾液黏稠度;照顾者对重复治疗的意愿、对治疗的满意度、病人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总评价。结果 45例受试者接受了91次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作用持续时间平均为4.6个月。作用持续时间(对数转化)与唾液量呈强负相关(P=0.02),而与年龄增长和女性呈正相关,尽管两者均未达统计学差异(P=0.08)。根据协会放射学分类系统并发症结果量表测试结果,有24例出现并发症,严重者7例。36位照顾者报告本治疗改善了儿童生活质量(80%)。结论在儿童神经性障碍流涎管理中,超声引导下肉毒杆菌毒素A唾液腺内注射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流涎是肝豆状核变性常见的非运动症状,近年来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总结方向主任多年临床经验,从“脾肾”论治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流涎症,方向主任认为肝豆状核变性流涎症病机在于铜毒内聚,脾肾不足,可在通腑排毒的基础上,配伍健脾化湿,温肾摄唾之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瘫患儿流涎症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与口运动评分、吞咽障碍评分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流涎严重程度评估量表对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康复中心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00例脑瘫患儿及在本院健康查体的50例正常儿童进行流涎评估,同时对脑瘫患儿进行口运动评估、吞咽障碍评分(DDS)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评估,分析不同类型脑瘫患儿流涎严重程度与其口运动评分、吞咽障碍评分及GMFCS分级水平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入选脑瘫患儿流涎症(流涎Ⅱ级~Ⅴ级)发生率为3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流涎症发生率(P<0.01),脑瘫流涎严重程度分级情况如下:Ⅰ级68例,Ⅱ级8例,Ⅲ级16例,Ⅳ级8例,Ⅴ级0例。不同类型脑瘫患儿其流涎严重程度间存在显著差异,痉挛型四肢瘫、不随意运动型和混合型脑瘫患儿流涎程度较严重,其次是痉挛型双瘫和共济失调型患儿,偏瘫患儿无流涎发生。脑瘫患儿流涎严重程度分级与口运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64,P<0.01),而与DDS评分(r=0.772,P<0.01)及GMFCS分级(r=0.788,P<0.01)呈正相关。 结论 约1/3脑瘫患儿并发流涎症,其流涎严重程度与脑瘫类型、口运动障碍、吞咽障碍及粗大运动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953-1955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要点。方法:通过分析流涎症的形成原因以及针刺治疗时的选穴要点,分别从近部、远部治疗进行探讨。结论:针刺可提高患儿认知能力、刺激面肌收缩、改善吞咽功能,缓解流涎症状。  相似文献   
8.
重症患儿、昏迷或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口腔常残留大量唾液,如未及时清理干净,可造成误吸,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甚至窒息。临床上常采用吸痰管或玻璃接头直接吸出,因负压吸引力大,容易损伤口腔黏膜。我科设计了一种操作简便、不损伤口腔黏膜、可重复使用的流涎清理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流涎症的疗效。 方法 选取神经源性疾病(包括脑卒中、脑肿瘤、脑炎)所致吞咽障碍流涎症患者25例,在超声引导下对其双侧腮腺及下颌下腺进行BTX-A注射治疗,总注射剂量为100 U。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及4周时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唾液流率、流涎严重程度和频率量表(DSFS)对患者流涎情况进行评估,并采用软管喉镜吞咽评估(FEES)对患者咽喉部分泌物进行评分。 结果 注射后1周、2周及4周时入选患者流涎VAS评分、流涎严重程度(DSFS-S)评分、流涎频率(DSFS-F)评分及流涎总分(DSFS-T)均较注射前明显下降(P<0.05),且注射后2周、4周时疗效明显优于注射后1周时(P<0.05),注射后4周时疗效与注射后2周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1周、2周时患者唾液流率[分别为(0.205±0.145)g/min和(0.144±0.130)g/min]、咽喉部莫雷分泌物累积量表(MSS)评分[分别为(1.92±0.49)分和(1.48±0.59)分]均较注射前明显降低(P<0.05),且注射后2周时疗效优于注射后1周时疗效(P<0.05)。 结论 在超声引导下注射BTX-A能有效减少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唾液分泌量,改善流涎症状,该疗法还具有起效时间早、疗效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OPT(口部肌肉定位治疗)口部肌肉训练配合按摩治疗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流涎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瘫流涎症患儿随机分为4组;观察组给予家庭指导,不予治疗;按摩组采用按摩治疗;OPT组采用OPT口部肌肉训练治疗;联合治疗组在OPT口部肌肉训练的基础上加用按摩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每2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10%,按摩组有效率为73.33%,OPT组有效率为76.67%,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0%。结论 OPT口部肌肉训练配合按摩治疗脑瘫流涎症有良好的疗效,优于单独按摩治疗或OPT口部肌肉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