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92篇
  免费   1739篇
  国内免费   830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160篇
基础医学   413篇
口腔科学   681篇
临床医学   2809篇
内科学   1630篇
皮肤病学   221篇
神经病学   175篇
特种医学   16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668篇
综合类   8316篇
预防医学   2006篇
眼科学   300篇
药学   6424篇
  16篇
中国医学   14707篇
肿瘤学   67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6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483篇
  2019年   486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555篇
  2016年   703篇
  2015年   874篇
  2014年   1534篇
  2013年   1551篇
  2012年   2019篇
  2011年   2215篇
  2010年   2000篇
  2009年   2057篇
  2008年   2468篇
  2007年   2219篇
  2006年   2104篇
  2005年   2388篇
  2004年   2131篇
  2003年   2282篇
  2002年   1799篇
  2001年   1611篇
  2000年   1243篇
  1999年   1088篇
  1998年   1028篇
  1997年   881篇
  1996年   785篇
  1995年   721篇
  1994年   560篇
  1993年   367篇
  1992年   361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292篇
  1989年   296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治伤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acute soft tissue injury, ASTI)模型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治伤巴布剂干预ASTI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伤巴布剂组、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组、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四组均予以左侧后肢小腿ASTI造模。造模成功后,治伤巴布剂组于标记部位立即予治伤巴布剂(修剪成1.5x3cm大小)外敷,并用胶布固定;其余四组均予等剂量赋形剂(修剪成1.5×3 cm大小)外敷处理,胶布固定;持续外敷,共持续24 h。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组在造模前30 min予腹腔注射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400 μg/kg/天)1次;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在造模前30 min予腹腔注射AKT信号通路抑制剂perifosine(20 mg/kg/天)1次。分别于0(造模前)、2h、4h、8h、12h、24h测量受伤小腿肌肉处的周长,并计算肌肉肿胀率(muscle swelling rate,MSR)。24 h药物干预结束后,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后将左侧后肢小腿损伤中心部位进行取材,分成三份。一部分用于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一部分用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p65 mRN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水平;剩下部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骨骼肌组织TNF-α、IL-1β含量水平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测定p38MAPK、AKT、NF-κB p65、核因子抑制蛋白α(inhibitor kappa B alpha, IκBα)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MSR显著增加(P<0.01);病理形态学上,骨骼肌组织可见大面积肌细胞排列紊乱,肌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内可见红细胞聚集及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骨骼肌组织TNF-α、IL-1β含量水平显著升高(P<0.01);磷酸化p38MAPK(p-p38)/总p38MAPK(t-p38),磷酸化-AKT(p-AKT)/总-AKT(t-AKT)明显升高(P<0.01),NF-κB p65及NF-κB p65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治伤巴布剂组MSR在治疗第8 h、12 h、24 h显著下降(P<0.01),且在治疗第24 h,其MSR较p38MAP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下降更明显(P<0.05);病理学评分显著下降(P<0.01),且较p38MAP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下降更显著(P<0.05);骨骼肌组织TNF-α、IL-1β含量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较p38MAP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更显著(P<0.05);p-p38/t-p38及p-AKT/t-AKT明显下降(P<0.01),NF-κB p65及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且较p38MAP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在降低NF-κB p65及NF-κB p65 mRNA相对表达值方面更显著(P<0.01)。结论 治伤巴布剂可能同时对p38MAPK、AKT信号通路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引起NF-κB活性下调,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下调,进而引起骨骼肌组织TNF-α、IL-1β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水平下调,减轻ASTI炎症反应,从而改善ASTI。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剂与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保留灌肠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蒙脱石散剂与还原型谷胱甘肽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直肠炎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DAI指数、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采用蒙脱石散剂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保留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能谱CT智能mA匹配技术[宝石能谱成像(GSI)Assist]结合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单能量成像降低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的可行性。方法 搜集临床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66例,男42例,女24例,年龄30~90岁,随机分为常规组(A组,33例)和GSI组(B组,33例)。A组采用管电压120 kVp,管电流400 mA;对比剂95 ml,流率4.5 ml/s。B组采用GSI扫描模式,管电压80~140 kVp瞬切,管电流使用GSI Assist模式设置,噪声指数(NI)为15 HU;应用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300 mgI/kg体重,4.0 ml/s;重组60 keV单能量图像,统计两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剂量。在AW 4.7工作站由两位观察者对动脉重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比较评分一致性;测量两组轴位图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C1段、大脑中动脉M1段和胸锁乳突肌的CT值及噪声(SD)值,计算各血管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进一步比较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估的组间差异。结果 两位观察者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Kappa=0.87),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最佳单能量成像结合自动能谱协议选择技术在颅脑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行颅脑CTA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和能谱低剂量组,扫描前两组均采用15 mL的对比剂和20 mL的生理盐水进行小剂量团注测试,估算出对比剂到达靶血管的峰值时间。扫描时常规剂量组60例行常规扫描,管电压为120 kVp, 0.7 mL/kg对比剂,流率4.0 mL/s,能谱低剂量组60例采用能谱双能量扫描模式及自动能谱协议选择技术,管电压为140、80 kV瞬时切换,0.5 mL/kg对比剂,流率3.0 mL/s,扫描后重建出最佳单能量65 keV的图像。比较常规剂量组和能谱低剂量组右颈内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右侧颞肌和窦汇CT值、图像背景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以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图像右颈内动脉、右大脑中动脉和右侧颞肌的强化CT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465、0.560、-1.525,P>0.05),窦汇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  相似文献   
7.
摘要:<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67岁,身高178 cm, 体重62 kg, 2021年11月5日因“颈内动脉狭窄,左侧肢体乏力、活动障碍”入院。2021年8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胀痛、行走受限、言语不利,不伴有头痛头晕,外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溶栓治疗,症状逐渐缓解,目前残留左侧肢体乏力、活动障碍;期间发现颈动脉狭窄,但因存在脑卒中出血转化,建议择期治疗。此次入院拟治疗颈动脉狭窄问题。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评估基于多翻转脉冲空间标记技术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SLEEK)评估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入组肾移植患者的检查均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要求,所有肾移植患者均签署检查知情同意书,同意入组。纳入行非对比剂增强MRA扫描并行DSA进一步确诊的肾移植患者23例。该组患者均使用1.5T MR扫描仪对移植肾动脉行非对比剂增强MRA(SLEEK)扫描及DSA检查。用Kappa检验对两名放射科医生的影像评估材料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将非对比剂增强MRA(SLEEK)显示狭窄的结果与“金标准”DSA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3名肾移植患者行DSA检查及非对比剂增强MRA(SLEEK)检查。以DSA作为对照组,确定有7例患者移植肾动脉为1度狭窄,14例2度狭窄,2例3度狭窄。2名放射科医生对影像资料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93。SLEEK序列诊断有显著临床意义的移植肾动脉明显狭窄(狭窄程度>50%)的阴性预测值为100%,灵敏度100%,阳性预测值93.3%,准确度95.7%,特异度88.9%。SLEEK序列评估移植肾动脉狭窄程度与DSA有着很好的相关性(kappa=0.86)。结论:诊断移植肾动脉狭窄方面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SLEEK)是一种可信、无辐射、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尤其对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施永周  宋斌 《新中医》2021,53(13):65-68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汤剂联合西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植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瑞舒伐他汀和贝那普利药物治疗,研究组加服活血化瘀法汤剂,治疗1个月后分析疗效并观察心室重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为(3.67±0.82)分,低于对照组(5.29±1.3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与治疗前比较,射血分数(LVEF)均增加,左心室舒张(LVEDD)、收缩末期直径(LVESD)、室壁运动指数(WMSI)均降低(P0.05)。治疗后2组比较,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WMS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汤剂联合瑞舒伐他汀、贝那普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疗效更佳,且减缓心室重构效果更好,有助于恢复血液微循环。  相似文献   
10.
李煜  唐洪涛  郑付杨 《新中医》2021,53(4):114-119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外敷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将123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内服组、外敷组及内服外敷组各41例。术后叮嘱患者常规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采用肝素进行抗凝,尿激酶进行溶栓。在此基础上,内服组予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外敷组予活血化瘀通络方外敷,内服外敷组同时予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与外敷。比较各组临床治疗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后DVT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内服外敷组92.68%,明显高于内服组75.61%、外敷组5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内服组明显高于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服外敷组心率明显低于内服组、外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内服组、外敷组(P<0.05),内服组、外敷组以上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外敷组毛细管血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血细胞比容明显低于内服组、外敷组(P<0.05),内服组、外敷组以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外敷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内服组、外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内服组、外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组、外敷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外敷组术后DVT发生率2.44%,明显低于外敷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内服组7.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组、外敷组术后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通络方内服外敷治疗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血液回流,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减少术后DVT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