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
目的 探索中国老年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与握力和步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2011-2015年中国健康与退休追踪调查数据,纳入 ≥ 60岁的老年人进行分析。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心血管代谢性共病与握力和步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测量握力的研究对象6 357名,测量步速的研究对象6 250名。与未患心血管代谢疾病组相比,患有1种(β=-0.018,95%CI:-0.026~-0.010)、2种(β=-0.029,95%CI:-0.041~-0.018)、≥ 3种(β=-0.050,95%CI:-0.063~-0.037)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研究对象握力下降的风险增加。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数量(1种:β=-0.052,95%CI:-0.326~0.222;2种:β=-0.083,95%CI:-0.506~0.340; ≥ 3种:β=-0.186,95%CI:-0.730~0.358)与步速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未患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以及患有1种、2种、≥ 3种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研究对象步速预测值分别为1.98(95%CI:1.38~2.58)、1.93(95%CI:1.34~2.51)、1.89(95%CI:1.18~2.61)和1.79(95%CI:1.10~2.48)m/s,其下降幅度有临床意义。具有较高的握力降低、步速减慢风险的心血管性代谢性疾病组合大多包含糖尿病。结论 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数量和组合与握力降低和步速减慢的风险增加有关。握力和步速可推荐为评估心血管代谢性共病严重程度的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4.
背景 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MCR)及主观认知下降(SCD)均为老年人认知下降的早期阶段,MCR目前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痴呆前期有效预测综合征,早期对SCD老年人群进行MCR筛查,确定其影响因素,对减少老年人群痴呆及相关不良健康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了解社区SCD老年人的MCR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某社区开展的长期队列研究中选取SCD老年人(≥60岁)459例为研究对象。SCD的评估联合使用了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中有关记忆的问题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基础量表中文版(MoCA-B)。采用6 m步速测定法评估老年人的步速,以同时存在SCD和步速下降者为MCR组,以不存在步速下降者为非MCR组。采用自设问卷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生理因素、生活方式指标、心理因素、营养状态、患病情况、用药史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SCD老年人发生MCR的影响因素。 结果 459例社区SCD老年人中,发生MCR者125例(27.23%)。MCR组和非MCR组老年人的年龄、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每周运动时长、焦虑情况、营养状态、患病情况〔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多发腔隙性脑梗死、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肿瘤、骨关节炎、近2年骨折史、眼部疾病、口腔疾病〕、多重用药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95%CI)=1.083(1.034,1.134)〕、BADL〔OR(95%CI)=0.952(0.914,0.991)〕、IADL〔OR(95%CI)=0.623(0.486,0.798)〕、每周运动时长〔OR(95%CI)=0.505(0.295,0.864)〕、焦虑情况〔OR(95%CI)=2.442(1.225,4.866)〕、高血压患病情况〔OR(95%CI)=1.948(1.086,3.497)〕、脑卒中/TIA患病情况〔OR(95%CI)=3.154(1.745,5.699)〕是社区SCD老年人发生MCR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社区SCD老年人MCR发生率较高,社区医护人员对社区SCD老年人进行MCR筛查时应更关注年龄、BADL、IADL、每周运动时长、焦虑情况、高血压、脑卒中/TIA等影响因素,协助控制慢性病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患者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5.
赵栩 《中国医药指南》2014,(32):214-215
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特点在康复评定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6月1日期间收治的70例具有偏瘫症状的脑卒中患者。将该7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患者不戴矫形器,裸足情况下进行三维步态分析;对照组35例患者戴踝足矫形器,观察其行走情况并与实验组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均表现为步幅短、行走频率慢、步态周期长、患腿支撑相时间短,且两组患者在步态运动学上无明显差异性变化(P>0.05)。结论偏瘫的脑卒中患者具有步幅短、步速慢、行走周期长等步态异常特点,对临床中偏瘫步态的障碍评定以及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和疗效评估存在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北京某社区80岁以上老年男性增龄性骨骼肌减少的患病率,探讨不同部位骨骼肌含量、体脂含量与行走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5月随机选取116名80岁以上在门诊体检的北京社区退休老年人和85名20~40岁的健康志愿者,使用双光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骼肌含量,检测6米步行速度及握力。结果 80岁以上男性肌少症前期、肌少症、严重肌少症的检出率分别为12.1%、21.2%、20.2%;老年肌少症组体重、握力、步速、下肢骨骼肌含量、四肢骨骼肌含量、相对骨骼肌指数(RASM)均显著低于非肌少症组(P0.05),下肢脂肪含量、总体脂肪含量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步速与大腿骨骼肌含量(r=0.246,P=0.036)呈正相关,与年龄(r=-0.253,P=0.030)、上肢脂肪含量(r=-0.358,P=0.043)、大腿脂肪含量(r=-0.285,P=0.018)、躯干脂肪含量(r=-0.253,P=0.037)、全身脂肪含量(r=-0.281,P=0.015)、总体脂肪百分比(r=-0.345,P=0.002)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大腿骨骼肌含量(β=0.232,P=0.016)与步速呈正相关,年龄(β=-0.532,P=0.000)、总体脂肪含量(β=-0.217,P=0.002)与步速独立负相关。结论根据EWGSOP标准,北京地区高龄老年肌少症的患病率较高,大腿骨骼肌含量与步速正相关,年龄、总体脂肪含量与步速负相关。在高龄老年肌少症与机体功能的研究中,除了开展改善下肢骨骼肌肌力、肌量的研究,还应关注体脂含量对躯体功能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人下肢肌力与步速的关系,分析柔韧和动态平衡在下肢肌力与步速关系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1年11月至12月,对上海市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155例高龄老年人进行实地调查,询问基本健康信息,对下肢肌力、柔韧、动态平衡和步速进行测试,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高龄老年人下肢肌力、柔韧、动态平衡和步速之间两两相关(r> 0.210, P <0.01)。控制年龄和性别后,高龄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对步速不具有显著直接预测作用(β=0.029, P=0.699),但下肢肌力可通过动态平衡的部分中介(效应量0.0130, 95%CI 0.0073~0.0197)以及柔韧和动态平衡的链式中介(效应量0.0019, 95%CI0.0003~0.0043)两条路径对高龄老年人的步速产生影响。结论 下肢肌力可以通过影响柔韧和动态平衡或单独影响动态平衡间接影响高龄老年人的步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国老年人步速现状及慢步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中年龄≥60岁、进行过步速测量、基本数据无缺失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研究对象的步速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慢步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7267例,其中男性3615例,女性3652例;研究对象总人群的平均步速为(0.76±0.22)m/s;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70~79岁=2.26、OR≥80岁=6.34);女性(OR=1.50);文化程度(OR_(小学)=0.76、OR_(初中)=0.55、OR_(高中及以上)=0.47);肥胖(OR=1.43);疾病史(OR_(高血压)=1.28、OR_(慢性肺部疾病)=1.34、OR_(症状性膝骨关节炎)=1.18)是老年人慢步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中国老年人平均步速为(0.76±0.22)m/s,高龄、女性、文化程度较低、肥胖、既往患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症状性膝骨关节炎是我国老年人慢步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的三维运动学分析,比较分析偏瘫步态下肢关节运动变化与其步行能力(步速)之间的关系,探讨偏瘫患者下肢异常运动影响其步行能力恢复的量化指标。方法: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医学科住院的首次脑卒中后可以安全独立步行10m以上的单侧偏瘫患者39例,排除其他影响步行能力的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疾病等因素;采用远红外线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步态检测与分析,对偏瘫步态的下肢关节运动学参数与其步行能力(步速)进行相关分析,分别观测在P&;lt;0.05水平和P&;lt;0.01水平是否显著相关。结果: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与患侧髋、膝关节活动度之间的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0.524,P=0.003;R=0.518,P=0.004),尤其与患侧髋关节伸展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之间的相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0.745.P=0.000;R=0.643,P=0.000);其步行能力与髋关节伸展角度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R=0.541)及膝关节活动度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R=0.432)的相关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下肢伸髋、屈膝异常及其患侧与健侧运动比率不对称是影响正常步态恢复的主要原因,提示下肢髋、膝关节控制性训练应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足底压力中心(COP)时空参数的不对称性及其与步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能够独立步行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组)及健康中老年人(正常组)各30例,每组受试者均以自然步速进行步态测试,提取并计算步速、单支撑时间、双支撑时间、单支撑期COP在前后方向的位移(AP-COPDS)及速度(AP-COPVS)、双支撑期COP在前后方向的位移(AP-COPDD)及速度(AP-COPVD),计算COP时空参数的对称性比,组内进行两侧下肢COP时空参数比较,组间进行COP时空参数对称性比比较,并分析偏瘫组各步态参数对称性比与步速的相关程度。结果:与健侧相比,患侧单支撑时间、AP-COPDS、AP-COPVS减小,AP-COPDD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偏瘫组单支撑时间、AP-COPDS、AP-COPVS三者的对称性比均减小,AP-COPDD对称性比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偏瘫组步速与单支撑时间对称性比呈高度正相关(r=0.76,P0.05),与APCOPDS、AP-COPVS两者的对称性比呈中度正相关(r=0.682,r=0.442,P0.05),与AP-COPVD对称性比存在负相关趋势(r=-0.363,P=0.053)。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COP时空参数呈不对称性模式,且其不对称性与步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