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7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 Hz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晨  李玲  袁华  陈景藻  张美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11):1029-1031,F0003
目的研究16Hz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16Hz,130dB次声作用组(n=24)、16Hz,90dB次声作用组(n=24)以及对照组(n=24)。次声作用组大鼠暴露于16Hz,130dB和90dB的次声压力仓系统,2h/d,分别作用1d、7d、14d、21d。取脑进行巢蛋白(nestin)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海马nestin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130dB组从作用1d开始,大鼠海马中nestin阳性细胞数量开始增加;随着作用次数增加而增多,于14d达到高峰,21d下降,但仍然高于对照组。90dB组大鼠各时间点nestin表达均比130dB组弱(P<0.05)。结论16Hz次声作用所致的脑损伤能刺激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从而参与受损神经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8Hz,130dB次声作用于大鼠不同时间后,大脑皮层脂质过氧化相关指标的变化,以探讨次声引起脑损伤的机理。方法:将35只Ⅱ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次声作用7d,14d,21d,28d组五组,用8Hz,130dB次声作用,每天1次,每次2h,各组于最后一次作用结束后0.5-1h内取大脑皮层,制成10%的组织匀浆测定GSH-Px活性,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大脑皮层GSH-Px活性在7d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在14d组、21d组、28d组和显著性升高(P<0.05);MDA含量在7d组、14d组有显著怀升高(P<0.05),21d组、28d组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SOD活性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次声作用后,引发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抗氧化反应,造成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8Hz,90dB次声作用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单纯随机分为6个组,即对照组、次声作用1,7,14,21,28d组,每组8只。采用急性细胞分离技术,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大鼠脑海马细胞凋亡状况。结果:频率8Hz,声压级90dB次声分别作用2h/d后,次声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1d组未见海马细胞凋亡增高(P&;gt;0.05),7d组可见海马细胞凋亡增高(F=42.18,P&;lt;0.01),14d组明显升高(F=42.18,P&;lt;0.01),21d组凋亡细胞较14d组明显减少(F=42.18,P&;lt;0.01)但仍高于对照组(F=42.18,P&;lt;0.05),至28d组与对照组已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次声8Hz,90dB作用一定时间后可导致海马细胞凋亡数量有不同程度增高;随作用时间延长,海马细胞对次声作用产生适应性。8Hz,90dB次声作用对大鼠海马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次声不同时间作用后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将2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次声作用组、次声作用A组和次声作用B组.次声作用A组(2 h/d,连续作用7 d)和次声作用B组(4 h/d,连续作用7 d)大鼠反复暴露于16 Hz、130 dB的次声环境中.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光镜下,次声作用A组局部肾小球囊腔增大,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次声作用B组出现轻度肾小管变性坏死,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管腔内可见少量渗出.电镜下,次声作用B组有大量溶酶体增生,间质水肿.白细胞附壁;次声作用A组和次声作用B组均有局部足细胞突水肿、融合,线粒体空泡化等变化.结论 次声每天长时间作用于大鼠,对其肾脏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损害较短时间作用严重.  相似文献   
5.
不同频率、强度次声作用对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强度次声对SD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共有210只雄性SD大鼠,将其中14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A组、8Hz-90dB组、8Hz-130dB组及16Hz-130dB组。各实验组大鼠每日于固定时间点置于次声舱内,给予不同频率、强度的次声作用,每天2h,对照A组动物也景于次声舱内,每天2h,期间不给予次声作用。每组分别于实验进行后第1,7,14,21及28天时各随机取出7只进行胃排空功能检测。另外剩下的70只大鼠则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暴露组及对照B组;将暴露组大鼠置于次声舱内,给予8Hz、130dB的次声作用,每天2h,连续暴露14d后停止,分别于次声作用结束后第1,7,14,21及28天时各随机取出7只大鼠进行胃排空功能检测;对照B组大鼠则每天置于次声舱内2h,期间不给予次声作用。各组大鼠胃排空检测均在最后一次次声作用结束后1h内进行。检测时。大鼠胃内灌注3ml由^99mTc标记的温盐水,于20min后处死,采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连续测量胃肠道残留的γ-射线量并计算出胃排空率。结果①火鼠经8Hz、90dB次声作用7d和14d后,其胃排空率明显低于对照A组(P〈0.05)。大鼠经8Hz、130dB次声作用1d后,其胃排空率与对照A组及8Hz-90d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大鼠经该次声作用7,14,21及28d后,其胃排空率则明显低于对照A组及8Hz.90dB组(P〈0.05)。②大鼠经16Hz、130dB次声作用1,7,14d后,其胃排空率较对照A组明显降低;大鼠经该次声作用14d和21d后,发现其胃排空率明显高于8Hz-130dB组(P〈0.01)。③大鼠经8Hz、130dB次声作用2周后进行为期4周的后续效应观察,发现在第1,7,14.21及28天时,大鼠胃排空率逐渐恢复,但仍明显低于对照B组(P〈0.05)。结论8Hz、90dB或130dB以及16Hz、130dB次声作用均可引发大鼠胃排空功能障碍,其严重程度与次声频率、强度及作用时间相关;当停止次声作用后,大鼠胃排空功能有自我恢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赵志刚  陈景藻  张李燕 《心脏杂志》2003,15(4):293-295,299
目的 :观察次声作用后大鼠下丘脑血管紧张素 (Ang )含量的变化。方法 :用 16 Hz,(130 d B和 90 d B)次声连续作用 1,7,14,2 1次 ,2 h/次。每月 1次。分别于作用后 0 .5 ,6 ,12 ,18,2 4h观察大鼠下丘脑 Ang 含量。结果 :130 d B次声作用 1,14,2 1次和 90 d B次声作用 7,2 1次后 ,大鼠下丘脑 Ang 含量均经历升高 ,下降 ,复呈升高的动态变化过程。 130 d B次声作用 7次后大鼠下丘脑 Ang 含量呈持续性升高。 90 d B次声作用 1,14次后 ,大鼠下丘脑 Ang 含量呈升高和下降的单峰曲线 ,且 14次组于次声停止作用后 12 h已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不同声强和作用次数的次声 ,对大鼠下丘脑 Ang 含量的影响呈波动性改变。  相似文献   
7.
李瑞满  靳雪梅 《广东医学》2011,(9):1108-1110
目的 研究低声压级水平次声对大鼠阴道壁Ⅰ型胶原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出8只列入空白对照组(A组),剩下的22只与11只雄性大鼠按雌雄2:1进行合笼,1个月后得妊娠大鼠16只.将此16只妊娠大鼠建立产伤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不做任何处理即阴性对照组(B组),一组进行低声压级水平次声处理即实验组(C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低声压级水平次声对大鼠阴道壁I型胶原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出8只列入空白对照组(A组),剩下的22只按雌雄2:1进行合笼,一月后得妊娠大鼠16只。将此妊娠16只大鼠建立产伤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不做任何处理即阴性对照组(B组),一组进行次声处理即实验组(C组)。次声组按30min/次、2次/d进行处理,20天后,麻醉所有SD大鼠获取阴道后壁,然后进行免疫组化检测I型胶原蛋白。结果 空白对照组(A组)大鼠I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B组)(p<0.05);实验组(C组)I型胶原蛋白含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B组)(p<0.05)。结论 低声压级水平次声能显著提高产伤大鼠阴道壁I型胶原蛋白的含量;妊娠、分娩及产伤降低了大鼠阴道壁的I型胶原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次声对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subgranular zone,SGZ)神经干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细胞学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置于次声压力舱,连续暴露于16 Hz、130 dB次声7 d(2h/d)后,给与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环素(50 mg/kg,药物组,n=16)或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组,n=16),同时设立不经次声作用的正常对照组(n=16);分别于1、3、7和14 d处死大鼠,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以Iba1、OX42标记小胶质细胞,BrdU标记增殖的神经干细胞。结果:小胶质细胞在SGZ区分布较为密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次声暴露后3 d时OX42免疫反应性明显增强、SGZ区BrdU阳性细胞数目减少最为明显(P0.01);米诺环素可显著改善次声暴露后BrdU阳性细胞数目的减少(P0.01)。结论: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次声抑制成年大鼠海马SGZ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次声诱导的大鼠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的抑制作用,探讨EGCG潜在的次声对脑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16 Hz,155 dB次声刺激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通过细胞因子表达量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不同浓度(1μmol/L、10μmol/L、100μmol/L)的EGCG在不同时程(12 h和24 h)对次声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1μmol/L或10μmol/L EGCG预孵可显著抑制次声后大鼠小胶质细胞IL-1β、IL-6、IL-18、TNF-α表达的上调,且10μmol/L组的作用最强(P<0.01)。10μmol/L EGCG可以减少次声诱导的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的形态变化。结论:EGCG对次声诱导的大鼠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