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9篇
  免费   348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82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779篇
内科学   21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75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74篇
综合类   1168篇
预防医学   739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96篇
  4篇
中国医学   202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81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53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脑卒中患者在面对复杂的治疗期、漫长的康复期及难以预测的病情变化时容易产生对疾病或疾病进展的恐惧。恐惧疾病进展会损害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功能,最终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从恐惧疾病进展的定义、测量工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人员深入了解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开展相关护理实践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8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28~34周的孕妇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保健模式干预,干预组给予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干预。分析干预前后孕妇分娩恐惧得分、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得分及妊娠结局等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孕妇分娩恐惧水平、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干预前后,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总均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集中群组孕期保健模式对保健者、孕妇及妊娠结局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每组30只;给药组大鼠灌胃给予朱砂安神丸混悬液(给药体积为每100 g大鼠体质量0.9 mL),空白组、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的双蒸水,各组大鼠均连续干预7 d。末次给药后复制条件性恐惧模型。通过条件性恐惧实验监测系统观察各组大鼠的僵直反应时间,考察朱砂安神丸对恐惧记忆的影响;通过电生理实验和透射电镜技术,考察朱砂安神丸对海马功能结构可塑性的影响。  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朱砂安神丸)能有效促进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消退,恐惧记忆习得阶段及消退阶段僵直反应时间明显减少,运动时间、运动距离明显增加,诱发海马部位LTP其PS幅值明显减少(P<0.05,P<0.01);海马神经元突触数目较多,突触各部分结构完好、界限清晰,海马突触活性区长度及PSD厚度明显增大,突触间隙宽度明显减小(P<0.05,P<0.01);海马神经元细胞各结构完整清晰,细胞核大,细胞浆内细胞器较多、形态较好。  结论:朱砂安神丸具有促进恐惧记忆消退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保护海马神经元、调节海马突触结构和功能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护理专案改善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组,传统护理组对于住院患者给予传统护理,护理专案模式组对于住院患者采取护理专案模式。比较两组满意评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评分;护理前后住院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掌握水平、住院患者遵医行为;跌倒的发生率。结果护理专案模式组满意评分、住院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掌握水平、住院患者遵医行为、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评分、跌倒的发生率对比传统护理组有优势,P<0.05。结论住院患者实施护理专案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住院患者自我防护能力,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然实验法探讨表达性艺术治疗对大学生团体归属感的干预效果。筛选大致匹配的大学生随机分配2组,对实验组开展持续10周、每周1次2小时的团体表达性艺术治疗,对照组不做干预处理。结果显示,表达性艺术治疗干预方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团体归属感各维度得分、总分及自尊水平,降低小组交流恐惧、会议交流恐惧和总交流恐惧,但对改善社交焦虑、二人交流恐惧和公众交流恐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防跌护理模式在社区跌倒高危老年人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的2个社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从两个社区登记建档的跌倒高风险老年居民中分别随机抽选45名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推进的综合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社区防跌倒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使用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量表、步态和平衡测试量表对两组老年人进行评测,记录两组1年内跌倒发生例次。结果干预期间跌倒发生情况:观察组1人次,对照组6人次。观察组步态和平衡测试得分提高,跌倒危险评估表得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四方联动的综合干预方案应用于社区居家老年人,能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提升其防跌能力,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跌倒是指突发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由于各种原因倒在地上或者更低的平面上[1]。美国卫生健康与质量研究机构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在美国每年大约有70~100万住院患者会发生跌倒,且30%~51%的跌倒会使患者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2]。医院各类评审标准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国医院协会安全目标》、《JCI医院评审标准》等,都把跌倒管理作为患者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3-5]。因此,预防跌倒成为了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因。方法: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1例,均诊断明确,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意外。其中男性9例(81.8%),女性2例(18.2%)。查阅11份病历及护理记录,根据护理记录对跌倒的描述确定为跌倒,按年龄、有无跌倒史、疾病种类、肢体肌力、发生意外的场所、用药等方面进行分析;所有结果均采用描述性统计学处理,如均数、百分数,找出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结果:年龄方面:≥70岁2例(18.2%),60~70岁7例(63.6%),50~60岁2例(18.2%);有跌倒史者2例(18.2%),无跌倒史者9例(81.8%);脑卒中11例(100%);陪护率100%;肢体肌力Ⅳ~Ⅴ级;厕所跌倒4例,走廊跌倒2例,床旁跌倒5例。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频率较高,跌倒的发生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护士督导不到位及家属重视不够是目前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妇幼健康》2006,(1):53-53
据路透社报道,科学家可能已发现了引起恐惧的基因,这种基因控制着大脑中一个与恐惧反血有关的区域的蛋白质分泌。这种基因名为stath-min(亦称癌蛋白18),高度集中于大脑中产生恐慢和焦虑的区域杏仁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