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0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9篇
儿科学   7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78篇
内科学   4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69篇
综合类   840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97篇
  3篇
中国医学   5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IE患者296例,收集患者既往病史、治疗与住院情况、临床资料等,对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感染患者行病原菌分析和药敏检测,分析医院感染者和未感染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Y)、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NEUT),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缩短分数(Fraction shortening,F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状况。结果 29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89例,感染率30.07%,分离96株病原菌,其中63株革兰阴性菌,占比65.63%,25株为革兰阳性菌,占比26.04%,8株为真菌,占比8.33%;未感染患者LVEDD、FS及LVEF均低于院内感染组患者(P<0.05);未感染患者血清CRP、WBC、ERS、LY及NEUT含量均低于感染患者(P<0.05);长期住院、使用糖皮质激素、年龄≥60岁、有侵入性操作及有心脏病史为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院感染和未感染患者血清指标、心功能间差异比较大,对医院感染患者要紧密观察血清感染指标和心功能变化状况,长期住院、使用糖皮质激素、年龄≥60岁、有侵入性操作及有心脏病史为IE患者医院感染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唐煜  黄光 《中国卒中杂志》2019,14(5):463-467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nonbacterial thromboendocarditis,NBTE)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以 心脏瓣膜赘生物形成为特征。NBTE与恶性肿瘤及其他原因所致的高凝状态有关,是引起隐匿性卒中 的原因之一。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和头颅MRI是诊断NBTE相关卒中的重要方法。合并恶性肿瘤的NBTE 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较正常人群高,短期内卒中的复发率高、预后差。因此,早期识别NBTE相关性卒 中,并开展相应的治疗和二级预防是值得临床关注的问题。目前对NBTE的治疗包括原发肿瘤的治疗 和抗凝治疗两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处理策略和母婴结局,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OVID、EMbase、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临床资料,分析妊娠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赘生物位置、血培养结果、治疗策略和母婴结局等。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共18例患者。患者年龄为(27.7±4.8)岁,发病孕周为(27.8±6.9)周。发热(14例)、咳嗽(12例)、贫血(8例)、气短或呼吸困难(8例)是最常见的症状。心脏听诊时7例可闻及杂音,其中6例为收缩期杂音,1例未明确杂音类型,5例明确心脏听诊无杂音。9例合并肺栓塞和5例合并心力衰竭。危险因素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10/18)和静脉药瘾史(6/18)。赘生物附着位置以三尖瓣居多(10/18),其次为肺动脉瓣(4/18)。血培养阳性率高(15/16),主要包括葡萄球菌(9/15)及链球菌(3/15)。处理策略上,多以剖宫产适时终止妊娠,针对心内膜炎方面,在应用足量足疗程抗生素的基础上,11例患者行心脏手术,术式主要包括赘生物清除术、瓣膜修复或置换术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等,根据患者的孕周、病情和心肺功能等具体情况决定手术在终止妊娠之前、之后或同期进行。18例患者全部存活,新生儿1例死亡(妊娠28周时行剖宫产分娩,因重度窒息死亡)。产妇随访情况基本良好。结论妊娠合并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少见且病情复杂,需及早诊断并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给予足量足疗程抗生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以及终止妊娠的时机,对于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头孢替唑钠与炎琥宁联用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肌钙蛋白-I(cTn-I)、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素(ES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94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替唑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Tn-I、PCT及ESR水平检测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cTn-I、PCT、ESR水平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替唑钠与炎琥宁联用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头孢替唑钠,有效改善了cTn-I、PCT、ESR水平,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感染性神经系统血管病变, 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细菌性栓塞为其常见病因。该文报道了1例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 结合病史及神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感染性颅内动脉瘤。该例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完全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83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术期治疗、手术方法.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2.4%,家属放弃救治2例,余患者顺利出院.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心衰(16.9%)、Ⅲ度/高度房室传导阻滞(8.4%).随访3个月至5年,4例残余分流,其中2例自愈,6例人工瓣膜流速增快,无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无患者需再次手术于预治疗.结论 早期发现及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多学科团队合作,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案,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6例,男1例,女5例;年龄8~41(24.8±11.8)岁。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PDA合并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1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三尖瓣反流1例。3例行PDA结扎+肺动脉内赘生物清除术,1例行PDA结扎+肺动脉瓣赘生物切除术,1例行PDA结扎+肺动脉瓣赘生物切除术+主动脉瓣置换术(AVR,置换19 mm CarboMetics环上机械主动脉瓣),1例肺动脉瓣膜破坏严重,行VSD修补+右心室流出道赘生物清除+右心室流出道拓宽+三尖瓣成形术+肺动脉生物瓣置换术(置换27 mm HancockⅡ型生物瓣)。结果 6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围术期死亡和心内膜炎复发。所有患者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未见赘生物、残余漏、瓣周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3年中,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均无明显不适。术后心功能恢复至Ⅰ级5例,Ⅱ级1例。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正确把握手术时机,积极行外科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索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0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40例,平均年龄40.8岁,血培养阳性47例(45.2%)。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90例(86.5%)心脏瓣膜或流出道有赘生物,赘生物位于主动脉瓣36例,二尖瓣32例,三尖瓣11例,右心室流出道3例,多个瓣膜6例。据血培养结果行药物或外科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结果全组33例行内科药物治疗,病死率为33.3%(11/33);72例行外科手术清除赘生物及进行心脏基础病变治疗,病死率为4.1%(3/72)。死亡原因1例为低心排血量,1例感染,1例脑梗塞。赘生物培养均为阴性。体外循环时间(117.5±63.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2.7±44.8)min。总的中位住院时间30.9d,术后住院时间13(6~41)d。术后有3例感染再发,2例因为瓣周漏引起感染再发,1例行瓣膜成形术后感染再发。结论基础心脏病仍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病因。早期、有效、规律的抗生素治疗仍是治疗基础,及时的外科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