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77篇
  免费   1580篇
  国内免费   740篇
耳鼻咽喉   288篇
儿科学   249篇
妇产科学   104篇
基础医学   878篇
口腔科学   162篇
临床医学   6359篇
内科学   3924篇
皮肤病学   210篇
神经病学   442篇
特种医学   13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289篇
综合类   10632篇
预防医学   2110篇
眼科学   305篇
药学   7369篇
  42篇
中国医学   2917篇
肿瘤学   40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532篇
  2020年   912篇
  2019年   952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875篇
  2016年   881篇
  2015年   1140篇
  2014年   1975篇
  2013年   1991篇
  2012年   2474篇
  2011年   2481篇
  2010年   2317篇
  2009年   2150篇
  2008年   2407篇
  2007年   2473篇
  2006年   2323篇
  2005年   2590篇
  2004年   1797篇
  2003年   1773篇
  2002年   1303篇
  2001年   1094篇
  2000年   841篇
  1999年   660篇
  1998年   520篇
  1997年   429篇
  1996年   433篇
  1995年   308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216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间隙连接蛋白(Cx)在保证细胞间物质信息传递及维持皮肤屏障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甚至表达水平异常均会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编码人类Cx家族的21个基因中,与Cx基因突变相关的临床伴随疾病至少有14种。其中,Cx43分布最广,不仅在大多数器官组织中均有报道,也是伤口愈合、皮肤角质化,以及皮肤肿瘤发展等重要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关键调控节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Cx43基因(GJA1)在皮肤屏障中的作用、GJA1基因突变相关皮肤疾病及其潜在致病机制这几个快速发展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以期为Cx43临床伴发疾病防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手术患者的术后随访,探究保留左半结肠血管对术后便秘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我院普外科2015年05月至2017年05月共收治的93例直肠肠癌根治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病人的年龄、性别、BMI、术前CEA、术中出血量、吻合口瘘、术后肿瘤复发率,是否保留左半结肠血管方面无差异(P>0.05)。低位结扎组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吻合口炎症以及术后便秘发生率中明显优于高位结扎组(P<0.05);高位结扎组在手术时间上优于低位结扎组(P<0.05)。结论:保留左半结肠的TME手术可以完成同样的淋巴结清扫,虽然术中用时较长但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肠道的血运及神经,降低了术后便秘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血管成像(MRA)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区域(IP)的评估价值。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3D-ASL、DWI、MRA扫描,根据病灶最大层面DWI高信号面积、ASL异常灌注面积评估患者是否存在IP,根据患者发病至首次MRI检查时间(T)将患者分为超急性期(T<6 h)和急性期(6 h≤T≤24 h)。记录患者中心梗死区、IP区与IP对侧镜像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脑血流量(CBF)值,根据MRA图像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分级。  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病灶DWI表现为斑点状或小片状高信号,48例患者3D-ASL异常灌注面积明显大于DWI异常高信号面积,显示存在IP区;MRA显示颅内某支主干动脉节段性狭窄,远端血管明显变细甚至消失,部分显示血管无明显异常。患者不同区域CBF、ADC值比较:中心梗死区  结论  3D-ASL联合DWI、MRA检测可准确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IP区的存在和血管狭窄程度,有利于梗死临床精准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并发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者外周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收治的190例HFpEF并发MP感染患者为HFpEF并发MP感染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未并发MP感染的HFpEF患者106例为HFpEF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NT-proBNP、galectin-3、MMP-3水平;比较随访1年后不同预后HFpEF并发MP感染患者NT-proBNP、galectin-3和MMP-3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HFpEF并发MP感染组患者外周血NT-proBNP、galectin-3、MMP-3水平均高于HFpEF未感染组(P<0.05)。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 NT-proBNP、galectin-3、MMP-3联合检测评估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01;年龄≥65岁、住院时间≥14 d、NT-proBNP≥6 091.35 pg/ml、galectin-3≥9.16 ng/ml和MMP-3≥245.53μg/L是HFpEF并发MP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T-proBNP、galectin-3、MMP-3在HFpEF并发MP感染预后不良患者的外周血中均呈高表达,且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HFpEF并发MP感染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CysLTR1)基因多态性与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患儿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4月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儿310例,男173例,女137例。均接受孟鲁司特治疗1个月。收集患儿基线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肺功能指标等,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组CysLTR1(927T/C、434 T/C)基因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CysLTR1多态性与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患儿反应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治疗后,根据治疗反应性分为反应性良好组和反应性不良组。反应性不良组45例(14.52%),反应性良好组265例(85.48%)。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家族史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重指数、合并哮喘比例、血清25 羟维生素 D3[25(OH)D3]、CysLTR1 434 T/C多态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OR=1.520,95%CI=1.045~2.211)、合并哮喘(OR=97.737,95%CI=10.656~896.442)、CysLTR1 434 T/C 多态性中与TT型比较,CT型(OR=62.486,95%CI=6.440~606.304)、CC型(OR=159.229,95%CI=15.457~1 640.252)是孟鲁司特治疗反应性的危险因素;血清25(OH)D3(OR=0.673,95%CI=0.568~0.797)是孟鲁司特治疗反应性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CysLTR1基因多态性与孟鲁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患儿的反应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操作孔供氧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半坐卧位下行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45例,全部在半坐卧位下行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采用经纤支镜操作孔供氧,对照组18例不采用经纤支镜操作孔供氧。比较两组患者于插管中最低指脉氧饱和度及插管后即时指脉氧饱和度,记录插管中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及所用时间。结果 经纤支镜操作孔供氧能够提高气管插管中最低指脉氧饱和度(P<0.01)及插管后即时指脉氧饱和度(P<0.01),缩短插管操作时间(P<0.01)。结论 经纤支镜操作孔供氧可显著改善气管插管过程中的低氧血症,并通过高流量氧气的冲刷作用使视野更加清晰,显著减少插管时间,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基于学习金字塔模型理论的短期半浸入式教学培训对提高消化内镜医师识别早期胃癌(早癌)能力的效果。方法 从本中心随机选取30名消化进修医生作为培训学员,进行4周的半浸入式培训。培训前、理论课后和培训4周后分别测试培训学员识别早癌能力,比较测试的正确率。结果 培训前、理论课后及培训4周后测试正确率分别为44.58%±16.39%、48.54%±16.95%和68.75%±12.06%,培训4周后测试正确率高于培训前及理论课后(P<0.001),理论课后测试正确率高于培训前(P<0.05)。按既往胃镜检查例数分组时,培训前及理论课后,高经验组测试正确率均高于低经验组(P<0.01),培训4周后两组测试正确率相当;随着培训时间的延长,测试正确率逐渐升高(P<0.001);且分组与培训时间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1)。相关性分析时,既往胃镜检查例数与培训前、理论课后测试正确率均呈正相关(r=0.668,P<0.001;r=0.581,P<0.01)。结论 基于学习金字塔模型理论的半浸入式培训可有效提高消化内镜医师识别早癌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