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4篇
内科学   16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7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以抗炎、抑制免疫、扩血管等内科治疗为主,由于大动脉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如何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受累血管、控制血压、缓解症状成为治疗的重点与难点。文章系统分析翁维良教授应用活血通络法治疗大动脉炎长时医案1则(治疗33 a),通过对其诊治思路、用药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出翁教授在活血通络基础上,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本虚标实的偏盛,运用搜风通络、清热解毒、清肝平肝治疗大动脉炎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14例婴幼儿多发性大动脉炎(TA)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5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TA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并结合文献,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结果14例患儿年龄为1个月23 d^28个月,男6例,女8例。临床表现中最常见的是发热[10例(71.4%)],高血压9例(64.3%),脉弱或无脉5例(35.7%)。按照病变血管部位的临床分型,广泛型11例(78.5%),头臂动脉型3例(21.4%),本组患儿无胸腹主动脉及单纯肺动脉型。14例TA患儿中,12例有颈总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及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前降支、回旋支)受累(85.7%);11例肾动脉受累(78.6%);9例腋动脉受累(64.2%);8例腹主动脉受累(57.1%);6例降主动脉受累(42.9%);6例胸主动脉受累(42.9%);6例肠系膜上动脉受累(42.9%);5例股动脉受累(35.7%);5例肺动脉受累(35.7%);4例肱动脉受累(28.6%)。14例患儿中,误诊11例,诊断不清3例,误诊时间为18 d^2个月。误诊病例中,8例误诊为不典型川崎病。14例患儿中,7例治疗后大部分病变血管范围逐渐减少,受累较轻血管甚至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血管状态。4例患儿血管影像学检查较前无明显加重或好转。9例出现高血压患儿应用降压药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但不能停用降压药。5例查体发现脉弱或无脉患儿均未改善。14例患儿中7例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7例落后于正常同龄儿身高体质量第25百分位。14例患儿随访2~22个月,均规律治疗,未出现复发。结论3岁以内TA累及血管较多,病情严重,误诊率高,经过治疗病情很快能够控制,但容易遗留血管病变,部分患儿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3.
孔芳  黄旭  魏廉  苏丽  廖秋菊  刘宏军  赵义 《中国卒中杂志》2020,15(12):1306-1312
目的 总结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此类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6月随访超过3年的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 此类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49例患者,首次脑梗死中位年龄30.0(22.0~45.0)岁,中位随访时间3.4(3.2~3.7)年。 11例(22.4%)出现复发性脑梗死,两次脑梗死间隔中位时间8.0(5.0~88.0)个月。与脑梗死无复发 患者相比,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27.3% vs 2.6%,P =0.031)以及首次脑梗死后随访 期间平均TG水平(3.65±0.96 mmol/L vs 1.14±0.54 mmol/L,P =0.001)升高。大动脉炎受累动脉以颈 总动脉最为常见(48/49,98%),其次是椎动脉(40/49,81.6%),受累血管病变性质以狭窄(49/49, 100%)和闭塞(36/49,73.5%)最常见。脑梗死复发组动脉闭塞比例(100% vs 65.8%,P =0.024)和 动脉血栓发生率(45.5% vs 13.2%,P =0.033)均高于脑梗死无复发组。治疗方面,脑梗死复发组抗 血小板治疗患者比例(63.6% vs 97.4%,P =0.007)及接受血管重建术的患者比例(27.3% vs 68.4%, P =0.033)均低于脑梗死无复发组。 结论 大动脉炎合并脑梗死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血脂控制欠佳、主动脉弓分支动脉有闭塞、血 栓形成者,脑梗死复发风险高。  相似文献   
4.
大动脉炎(TA)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一级分支。现今儿童TA诊断多采用由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欧洲儿童风湿病学会和儿科风湿病国际研究组织共同制定的分类标准。影像学检查是诊断TA及评估疾病活动程度的重要方法。欧洲儿童风湿病单中心及访问点所发布的共识对该标准做了进一步补充。  相似文献   
5.
<正>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一组急性起病,以头痛、精神改变、癫痫发作、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表现为可逆性大脑后部(以顶枕叶为主)白质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PRES并不少见,病因多样。而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作为一种血管炎性病变,可导致PRES发生,临床上非常少见。1病例报告患者27岁女性,因"突发头痛、视物不清12h"于2015-8-13入院。患者12h前睡眠中突发头痛,为头顶部持续性疼痛,性质不能描述,伴视物不清、头晕、恶心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孕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06月至2016年04月间,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的7例妊娠合并大动脉炎临床病例,对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诊断、孕期监测、疾病处于活动期的相关治疗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5例大动脉炎处于活动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孕期发现大动脉炎病例3例,出现心功能不全、子痫前期2例,脑卒中2例,早产2例,低出生体质量儿1例,晚期流产1例。结论:妊娠合并大动脉炎的治疗需要多科的密切合作。孕前对疾病进行全面评估,妊娠期进行严密监测,疾病处于活动期者需及时、足量激素治疗,选择适当的时机终止妊娠,以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7.
彩超和TCD联合应用诊断多发大动脉炎致一过性黑朦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1岁.因发作性黑朦半年来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随体位改变的黑朦,近日加重.查体:左颈总动脉搏动消失,右颈总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未闻杂音,视力正常.超声所见:双侧颈总动脉正常结构消失,外膜回声增强与周围组织界线不清,管壁弥漫性增厚,管腔明显变窄,血流不规则变细,彩色血流暗淡,左、右颈总动脉残存管腔分别为0.3~0.4mm和1.1~1.3mm(图1),频谱多普勒均为低速血流.双侧椎动脉结构正常,血流充盈好,血流速度代偿性加快,峰值流速0.72m/s,RI 0.52.TCD检查: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低,峰值流速0.58m/s,呈低阻性血流频谱,PI 0.25,RI 0.19,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加快,基底动脉峰值流速0.92m/s,PI 0.22,RI 0.18.超声诊断:1、双侧颈总动脉狭窄(重度),多发大动脉炎所致;2、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加快(代偿性);3、颅内颈内动脉系统代偿性血流,后交通开放.  相似文献   
8.
大动脉炎是一种以损害人体中膜为主的全身性动脉炎症。该病因累及动脉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复杂多变,极易造成误诊。本文报道1例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大动脉炎患者,因起病症状、病情发作特点与心绞痛极其相似而误诊,追朔病史发现此病例多次误诊、致使病情迁延。本文通过对其分析,进一步阐述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醒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发性大动脉炎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影像科14例经临床证实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周围血管和心脏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1)病变段动脉内膜-中层弥漫性增厚,回声偏低,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段与非病变段分界清晰,彩色多普勒显示相应的血流动力学改变;(2)受累心脏心腔增大,室壁增厚、运动减弱,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准确、直观地显示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受累血管及心脏的病变性质、范围和程度,是临床诊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左主干致严重狭窄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 ,2 9岁 ,以“反复胸痛 4年 ,加重 6个月”为主诉 ,以“多发性大动脉炎 ,心绞痛”为诊断入院。入院后体检发现左上肢收缩期血压较右上肢低 10~ 2 0mmHg ,胸骨左缘 2~ 3肋间可闻及 2~ 3级收缩期杂音 ;生化检查显示血沉增快( 2 7 92mm/h) ,C反应蛋白 3 2mg/dl,总胆固醇 2 0 8mmol/L( 80mg/dl) ,甘油三酯 0 99mmol/L( 38mg/dl) ;超声心动显示心脏大致正常 ;大动脉磁共振显像提示 :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变细 ,狭窄 ,降主动脉僵直 ,壁增厚 ,主肺动脉扩张增粗 ,腹主动脉及肾动脉均大致正常。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