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6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16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8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697篇
内科学   378篇
皮肤病学   162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5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300篇
综合类   3036篇
预防医学   712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196篇
  20篇
中国医学   922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527篇
  2011年   570篇
  2010年   547篇
  2009年   542篇
  2008年   817篇
  2007年   756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685篇
  2004年   505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62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儿童下肢截肢及其康复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阐述儿童截肢的原因及截肢后并发症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何军  王明海  柴宇啸 《癌症进展》2021,19(2):157-159
目的探究四肢骨肉瘤保肢治疗与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89例四肢骨肉瘤患者行保肢治疗后随访3年,依据3年预后结局分为生存组(71例)与死亡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死亡的相关因素,将相关因素代入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危险因素。结果生存组及死亡组四肢骨肉瘤患者Enneking分期及是否术后肺转移、治疗后病理性骨折、术前乳酸脱氢酶升高、完成化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肺转移、未完成化疗及Enneking分期为Ⅱ期或Ⅲ期为四肢骨肉瘤保肢治疗后3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尽早确诊、尽早治疗、积极预防病理性骨折、完成规范化疗及预防肺转移的发生能够辅助提高四肢骨肉瘤患者保肢治疗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首发症状与院前延迟的关系,为临床实施院前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488例,收集患者首发症状、一般资料、疾病相关因素、院前相关因素及院前时间,分析首发症状与院前延迟的关系。结果患者院前时间为135.5(48.3, 1 735.5) min,其中院前时间≤150 min 253例(51.8%),>150 min(即院前延迟)235例(48.2%);首发症状多为胸背痛[146例(29.9%)],其次为胸前痛124例(25.4%)、腹痛121例(24.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自觉病情严重程度、胸背痛是院前延迟的保护因素(P<0.01),腹痛、四肢麻木/疼痛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前延迟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常以胸背痛为首发症状,腹痛与四肢麻木/疼痛非典型症状是导致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院前延迟的主要因素。需对公众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早期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积极就医,缩短院前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动脉吻合方式的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60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1~57岁[(35.6±3.1)岁]。缺损部位:上肢33例,下肢27例。缺损面积为4.5 cm×2.0 cm~17.0 cm×8.0 cm。所有患者Ⅰ期予清创、负压封闭引流(VSD),Ⅱ期行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面积4.9 cm×2.6 cm~17.0 cm×8.0 cm。按不同吻合血管方式,其中旋髂浅动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25例,尺动脉8例,足背动脉18例,胫前动脉9例。记录皮瓣成活情况、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观察患者皮瓣质地及外观。供区外观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VSS)评价,受区外观采用数字评分法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均获随访5~15个月[(7.1±1.3)个月]。术后所有皮瓣顺利成活,其中4例出现动脉危象,包括2例皮瓣穿支与桡动脉吻合,1例为尺动脉,1例为足背动脉。不同受区行端侧吻合动脉术后皮瓣危象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皮瓣血管蒂与桡动脉、尺动脉、足背动脉、胫前动脉吻合的患者皮瓣愈合时间分别为15(14,16)d、15(14,16)d、14.5(14,16)d、14(14,15.5)d(P均>0.05)。末次随访时患者皮瓣弹性充足,质地柔软。末次随访时皮瓣血管蒂与桡动脉、尺动脉、足背动脉、胫前动脉吻合的患者供区VSS分别为(10.2±1.5)分、(10.9±1.6)分、(9.4±1.5)分、(9.8±1.5)分(P均>0.05)。所有患者对受区创面外观满意,末次随访时皮瓣血管蒂与桡动脉、尺动脉、足背动脉、胫前动脉吻合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8,10)分、9(8,9)分、9(8,9)分、8(8,9.5)分(P均>0.05)。结论不同动脉吻合方式的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安全可靠,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少,皮瓣成活良好,愈合不受血管吻合方式的影响,供区隐蔽、瘢痕小,且受区外观满意,可以作为游离组织瓣移植的常用血管修复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朱方园  汤玉萍 《安徽医学》2022,43(10):1210-1213
目的 探讨儿童四肢长骨骨折经弹性髓内针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可能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88例四肢长骨骨折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依据患儿术后是否有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41例)和无并发症组(447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儿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488例四肢长骨骨折患儿中,发生并发症41例,发生率为8.40%,其中针尾激惹反应14例(34.15%),关节活动受限5例(12.20%),骨折对位对线不齐6例(14.63%),取针困难5例(12.20%),髓内针变形或成角畸形3例(7.32%),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3例(7.32%),其他并发症5例(12.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类型(OR=4.153,P<0.001)、伤后就医时间(OR=3.294,P<0.001)、术中复位质量(OR=1.917,P=0.006)及手术时间(OR=2.952,P<0.001)为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四肢长骨骨折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骨折类型、伤后就医时间、术中复位质量及手术时间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要重视其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附带负压吸引材料的外固定钢板在四肢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2013年12月—2016年12月铜川市人民医院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100例,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21~61岁,平均38. 8岁;道路交通伤53例,碾压伤37例,高处坠落伤1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常规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B组给予附带负压吸引材料的外固定钢板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换药次数、创面感染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愈合优良率以及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B组换药次数[(2. 05±0. 61)次vs.(6. 46±1. 68)次]、创面感染发生率(6. 00%vs. 24. 00%)和创面愈合时间[(17. 42±2. 48) d vs.(26. 15±3. 05) d]、住院时间[(21. 75±2. 79) d vs.(28. 45±3. 48) d]、骨折愈合时间[(5. 98±0. 63)个月vs.(6. 74±0. 75)个月]明显低于A组,B组愈合优良率(96. 00%vs. 80. 00%)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和B组治疗后VAS评分[(1. 85±0. 35)分、(1. 02±0. 24)分]明显低于治疗前[(4. 62±0. 51)分、(4. 65±0. 53)分],但B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附带负压吸引材料的外固定钢板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可有效减少创面感染的发生,有利于缓解疼痛症状及提高创面、骨折愈合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围术期责任制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焦虑心理和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四肢骨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2例。常规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围术期采用责任制护理方案。比较2组患者QOL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HAMA评分、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 0. 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QOL评分、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器械准备、消毒处理和手术室配合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 0. 05)。结论围术期责任制护理可有效降低四肢骨折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创接骨板技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接骨板技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接骨板技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患者可提高手术效果,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