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61篇
  免费   1587篇
  国内免费   795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儿科学   194篇
妇产科学   150篇
基础医学   1302篇
口腔科学   378篇
临床医学   4515篇
内科学   4908篇
皮肤病学   87篇
神经病学   611篇
特种医学   8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805篇
综合类   7407篇
预防医学   2080篇
眼科学   563篇
药学   3033篇
  20篇
中国医学   1582篇
肿瘤学   363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799篇
  2022年   746篇
  2021年   873篇
  2020年   1049篇
  2019年   869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539篇
  2016年   633篇
  2015年   737篇
  2014年   1132篇
  2013年   1126篇
  2012年   1490篇
  2011年   1641篇
  2010年   1507篇
  2009年   1420篇
  2008年   2051篇
  2007年   1580篇
  2006年   1363篇
  2005年   1614篇
  2004年   1248篇
  2003年   991篇
  2002年   748篇
  2001年   719篇
  2000年   516篇
  1999年   430篇
  1998年   392篇
  1997年   385篇
  1996年   342篇
  1995年   362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浆肾素活性、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入选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1月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31例.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检测仪,测定RDW.根据RDW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四组,比较四组血浆肾素活性、baPWV、颈动脉斑块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RDW 1~4四分位组立位肾素活性分别为0.6(0.3~1.6)、0.9(0.4~2.2)、1.4(0.3~2.7)、1.8(0.4~4.3)μg/(L·h);左侧baPWV分别为1476(1334~1682)、1498(1354~1703)、1568(1436~1754)、1612(1447~1834) cm/s,右侧baPWV分别为1514(1337~1694)、1504(1367~1727)、1576(1444~1802)、1612(1450~1843) cm/s;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分别为32.6%、43.8%、48.5%、54.0%;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DW与立位肾素活性、baPWV(右侧)和baPWV(左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9、0.224和0.243,均P<0.01).颈动脉有斑块组RDW显著高于颈动脉无斑块组(P=0.001).采用偏相关分析校正24 h收缩压后,结果显示颈动脉斑块、立位肾素活性、右侧baPWV和左侧baPWV与RDW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95、0.194、0.158和0.152(均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DW与立位肾素活性、baPWV及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初治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65例初治DLBCL患者,确定了NLR(>2.77)在预后预测中的最佳临界值,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评价治疗前NLR对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time,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rate,OS)的影响。结果:在入选的165例患者中,有67例患者治疗前NLR升高(>2.77),NLR升高与PFS和OS较短的患者明显相关(P<0.001和P=0.003)。多变量分析进一步表明,NLR>2.77是PF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治疗前NLR升高提示DLBCL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6.
姚刚  曹新岭  李涛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2):1429-1434
背景 既往对肝癌微血管侵犯病理诊断的重要性重视不够,目前国内外缺乏对微血管侵犯统一的病理诊断标准,也未将微血管侵犯列为病理常规诊断指标。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作为新型系统性炎性因子,与肝癌的增殖、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目的 探讨CAR预测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术的单个、肿瘤直径≤5 cm的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癌的患者34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计算CAR。绘制CAR预测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CAR的最佳诊断截点,根据CAR最佳诊断截点将患者进行分组,采用1∶1最近邻居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将Logistic模型估计的倾向性评分相近患者进行配对,得到两组间各临床特征比较均衡性较高的样本。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微血管侵犯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匹配前、后CAR对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 结果 346例患者中微血管侵犯阳性131例(37.9%),微血管侵犯阴性215例(62.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R预测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76.4%,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95%CI(0.697,0.877)〕,最佳诊断截点为0.03。根据CAR最佳诊断截点,将患者分为CAR<0.03组(A组,n=145)和CAR≥0.03组(B组,n=201)。采用1∶1最近邻居PSM法,共92对匹配成功,匹配后两组临床资料均衡。匹配后,B组患者微血管侵犯发生率〔43.5%(40/92)〕高于A组〔13.0%(12/92)〕(χ2=6.314,P=0.013)。采用3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匹配前、后CAR均为单发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CAR作为新型系统性炎症指标,可用于预测单发小肝癌微血管侵犯,当CAR≥0.03时提示单发小肝癌微血管侵犯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小血管病15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障碍组(n=67)和对照组(n=91),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分析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障碍组患者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LI病灶数、WMLs评分、腔隙性脑血管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障碍组的IMT、FBG、TC、TG、LDL、Hcy、hs-CRP、PLR水平高于对照组,障碍组的血浆HO-1、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LI病灶数≥5、WMLs评分≥10分、IMT≥2mm、Hcy≥15μmoL/L、PLR≥150、血浆HO-1≤0.6μg/L是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文化程度、LI病灶数、WMLs评分、IMT、Hcy、PLR、血浆HO-1水平均为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程导乐分娩对减少阴道分娩产后并发症以及加快分娩速度的影响。方法研究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引导分娩,观察组运用全程导乐分娩处理,分析不同干预后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率、尿潴留情况。结果在产程时间与出血量上,观察组各项指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中转剖宫产率和产后尿潴留上,观察组0%和2%,对照组为12%和1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程导乐分娩对减少阴道分娩产后并发症以及加快分娩速度有辅助作用,减少产后出血量与产程时间,降低中转剖宫产率,整体分娩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5):434-437
目的:探讨右室Tei指数和P波离散度(Pd)对预测高原性心脏病(HAHD)患者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130例HAHD患者,于入院后检查12导联心电图和动态心动图。根据房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为心律失常组与非心律失常组。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测量右室Tei指数;测量最大P波时限(P max)与最小P波时限(P min)并计算Pd。比较2组右室Tei指数、Pd等指标,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预测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结果:心律失常组PASP、RAD、Pd及右室Tei指数均高于非心律失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SP、RAD、Pd及右室Tei指数增大是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右室Tei指数与PASP(r=0.358)、RAD(r=0.412)和Pd(r=0.374)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右室Tei指数与Pd两者具有较弱的正相关;右室Tei指数可作为预测HAHD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较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与骨转移的关系,探讨血清PSA和fPSA/tPSA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74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fPSA、tPSA浓度并计算fPSA/tPSA,并对所有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扫描显像。结果:74例前列腺癌患者当中无骨转移的29例,有骨转移的45例,分别占前列腺癌患者的39.2%和60.8%。在发生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当中单一病灶的有5例,占11.1%,其中3例转移灶在骨盆,2例在椎体;转移灶为两处的有3例,占6.7%;三处或三处以上转移的有37例,占82.2%。从骨转移发生的部位来看,椎体转移的最多,有35例;其次为骨盆转移,有31例;发生肋骨转移的有28例;四肢骨转移的有9例;其它部位转移的有2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的PSA和fPSA/tPSA分别为(57.68±38.67) ng/ml、0.14±0.08和(21.61±17.87) ng/ml、0.25±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骨转移以多发病灶为主,且病灶主要发生在脊柱和骨盆。前列腺癌患者随血清PSA浓度的升高,fPSA/tPSA比值降低,发生骨转移的比例增高,当PSA>20.00 ng/ml或fPSA/tPSA≤0.15时,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