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17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260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78篇
基础医学   559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4163篇
内科学   826篇
皮肤病学   77篇
神经病学   155篇
特种医学   5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915篇
综合类   5616篇
预防医学   5171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5787篇
  14篇
中国医学   1571篇
肿瘤学   17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0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83篇
  2020年   505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444篇
  2014年   1231篇
  2013年   1407篇
  2012年   1905篇
  2011年   1933篇
  2010年   1503篇
  2009年   1359篇
  2008年   3459篇
  2007年   2461篇
  2006年   1659篇
  2005年   1925篇
  2004年   1151篇
  2003年   729篇
  2002年   528篇
  2001年   443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摘要 目的 〖JP2〗探讨预防与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差异。方法 采集2012年1月—2020年12月Ⅰ类切口感染病例,回顾性分析预防与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差异。结果 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细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非发酵菌较多,且真菌感染较多;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细菌较多,革兰阴性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耐药性结果显示,Ⅰ类切口预防与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1.84%和65.85%、55.10%和37.40%、28.57%和13.82%;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23.68 %和5.00%、15.79%和0.00%、31.58%和12.5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和47.06%、90.91%和52.94%、81.82%和41.18 %;葡萄球菌属细菌对苯唑西林、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1.11%和41.33%、71.11%和42.67%、31.11%和14.67%。结论 Ⅰ类切口预防与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病原菌分布存在差异,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护士亲身经历患者自杀事件后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为设计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Ovi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护士亲历患者自杀后的质性研究。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依据其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63个研究结果,归纳成9个类别,综合成4个整合结果:患者自杀事件通过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使护士产生压力感;个体和社会的应对资源影响护士对患者自杀事件的反应;因压力源和应对资源的不同,护士采取积极或消极的应对方式;护士个体化应对患者自杀事件后的生理、心理及行为变化。结论 护士自身、护理管理者和医院要及时识别护士亲历患者自杀后的压力源和应对资源,重视其应对方式和压力反应,给予系统化的对策,恢复护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何金娜  谭建勋  梁霞 《全科护理》2022,20(7):939-941
目的:探讨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健康干预对抑郁症病人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3月在医院就诊的68例抑郁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健康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病人的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同时对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环境功能指标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干预的总满意度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61.76%(P<0.05)。结论:增进积极体验为目标的健康干预可明显缓解抑郁症病人的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女性对分娩创伤的真实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ClinicalKe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女性对分娩创伤的看法及情感体验等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7月1日。采用澳大利亚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文献,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归纳形成10个新类别,并综合为5个整合结果,即:创伤的影响因素;生理及心理的双重创伤;缺乏控制感及参与决策;人际关系;多重途径解决问题。结论分娩创伤给女性生理、心理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医院、社区以及家庭应了解分娩创伤人群情感体验与需求,给予足够的支持与指导,为分娩创伤人群提供合理的医疗干预,保障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手机使用和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更有效预防干预儿童青少年手机使用和成瘾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 213名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进行调查。  结果  孩子自我报告和父母报告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每日手机使用时间中位数均为120.00 min。孩子年龄越大、具有更强的享乐和社交动机的儿童,使用手机的时间更长(β值分别为0.12,0.11,0.09,P值均 < 0.01);父母更多地与孩子沟通手机使用并知晓孩子手机使用情况,以及孩子具有更强的工具性和自我表现手机使用动机可以降低儿童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时长(β值分别为-0.06,-0.03,-0.04,-0.16,P值均 < 0.05)。年龄更大的孩子手机成瘾水平更低(β=-0.04,P < 0.05);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并知晓孩子的手机使用情况能够有效降低孩子的手机成瘾程度(β值分别为-0.09,-0.14,P值均 < 0.01);有更强的工具性手机使用动机的孩子手机成瘾程度更低(β=-0.22,P < 0.01);与手机相关的父母监控、自我表现和享乐手机使用动机与儿童青少年手机成瘾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07,0.03,0.29,P值均 < 0.05)。  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手机使用时间和手机成瘾受到手机使用动机、父母教养方式等多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未来的学校教育应帮助孩子养成科学的手机使用动机;家庭教育应帮助父母培养沟通、知晓等积极教养行为,以减少不当手机使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子宫切除后女性的自我概念,真实感受、态度和情感体验,为医疗保健者向妇女提供子宫切除术综合信息,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护理照护和关怀。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ino 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8个数据库,收集子宫切除患者真实生活感受与情感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1月10日。采用澳大利亚 JBI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文献13篇,提炼出47个完整的结果,将相似结果归类为8个类别,得到3个整合结果:术前决策的心路历程;术后自我概念的变化;术后长期经历及应对策略。结论: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护理工作者应关注子宫切除女性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变化,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患者适应无子宫生活,提高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芳芳  马君梅  郭亚男 《妇幼护理》2022,2(18):4147-4150
目的:讨论全程护理干预对降低初产妇负性分娩体验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来我院产科分娩的400例初产妇,随机分组各20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产科护理,研究组施以全程护理,观察两组的干预结局。结果:研究组的自然分娩率(66.00%)高于对照组(48.00%),P<0.05。干预前两组HAMA与HAMD评分相匹配,P>0.05。干预后HAMA与HAMD评分比干预前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HAMA与HAMD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的不良妊娠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7.00%),P<0.05。研究组的护理依从率(98.00%)高于对照组(90.50%),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改善初产妇的负性分娩体验与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规避烟雾体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手术室护士60名,将其根据规避烟雾体验的差异分成体验较佳组(33名)与体验较差组(27名)。比较两组各项基线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称等),面对手术烟雾的表现情况(主要涵盖身体不适症状、心理状况以及手术烟雾认知情况等),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手术室护士规避烟雾体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护士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职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体验较佳组手术室护士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心理负担过重以及手术烟雾认知不足人数占比均低于体验较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以手术室护士规避烟雾体验为因变量,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心理负担过重、手术烟雾认知不足作为自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心理负担过重以及手术烟雾认知不足均是手术室护士规避烟雾体验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OR>1, P<0.05)。 结论:手术室护士规避烟雾体验相关影响因素包括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心理负担过重以及手术烟雾认知不足,临床实际工作中应针对上述因素制定相关干预措施,以达到改善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烟雾规避体验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