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35篇
  免费   6716篇
  国内免费   6658篇
耳鼻咽喉   1017篇
儿科学   826篇
妇产科学   510篇
基础医学   4535篇
口腔科学   486篇
临床医学   22114篇
内科学   17354篇
皮肤病学   184篇
神经病学   902篇
特种医学   62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7篇
外科学   16609篇
综合类   44364篇
预防医学   7410篇
眼科学   6074篇
药学   17167篇
  118篇
中国医学   20247篇
肿瘤学   5524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1833篇
  2022年   1960篇
  2021年   2076篇
  2020年   2892篇
  2019年   3151篇
  2018年   1315篇
  2017年   2770篇
  2016年   3181篇
  2015年   3888篇
  2014年   6752篇
  2013年   6910篇
  2012年   9331篇
  2011年   9919篇
  2010年   9643篇
  2009年   9661篇
  2008年   10223篇
  2007年   9466篇
  2006年   8792篇
  2005年   9127篇
  2004年   7806篇
  2003年   7188篇
  2002年   6363篇
  2001年   5809篇
  2000年   4755篇
  1999年   4055篇
  1998年   3848篇
  1997年   3669篇
  1996年   3343篇
  1995年   2738篇
  1994年   2483篇
  1993年   1758篇
  1992年   1447篇
  1991年   1242篇
  1990年   874篇
  1989年   813篇
  1988年   249篇
  1987年   166篇
  1986年   142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7月-9月在我院ICU治疗的气管插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分为拔管组21例和未拔管组7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ICU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自2020年10月我科实施HFMEA,选择2020年10月~12月ICU气管插管患者100例,比较实施HFMEA前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责任护士ICU工作年限、APACHEⅡ评分、置管天数、正确使用约束、镇静与躁动评分是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责任护士ICU工作年限短、镇静与躁动评分高是非计划性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正确使用约束是保护因素(P<0.05)。实施HFMEA后,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低于实施HFMEA前(P<0.05)。结论ICU人工气道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较高,责任护士经验缺乏、患者躁动、未正确使用约束等是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实施HFMEA后,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研究红树林植物大红树内生真菌Phomopsis asparagi DHS-48发酵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肝癌HepG2细胞 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 质、波谱数据并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DD-38的结构;用不同浓度DD-38处理HepG2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对HepG2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epG2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划痕实验观察HepG2细胞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 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 通过1H NMR、13C NMR及MS等波谱 学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为:dicerandrol A(DD-38);MTT实验显示,DD-38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 抑制作用,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P<0.01);根据细胞增殖率得出24 h时HepG2细胞的IC50为(4.8273±0.2216) μmol/L;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DD-38明显降低了HepG2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具有剂量依赖性(P<0.01);细胞划痕实验表明DD-38可 以显著降低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P<0.01),加药24 h后,细胞迁移率从77.09%±2.16%降低到12.14%±5.32%;流式细胞术检 测实验显示,DD-38可促进HepG2细胞凋亡,凋亡率存在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实验显示,DD-38可抑制β-catenin蛋白在细胞 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P<0.05和P<0.01)。结论 DD-38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 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与内镜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预防效果,为肝硬化患者早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2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一级预防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89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进行内镜下套扎治疗(EVL)者纳入EVL组(n=43),进行TIPS治疗者纳入TIPS组(n=46),比较两组静脉曲张改善效果,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肝功能变化以及治疗后患者EGVB、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TIPS组和EVL组静脉曲张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0.70%和8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IPS组术后门体循环压力差降低(P < 0.05),且治疗后3、6、12、24月时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低于E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EGVB发生率分别为32.56%和17.39%(P > 0.05),其中TIPS组远期出血(治疗3月后)发生率低于E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早期TIPS和EVL用于肝硬化患者一级预防均可有效改食管胃底善静脉曲张,有利于降低EGVB发生风险,且TIPS在降低门静脉压力和远期出血发生率方面较EVL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肝相关性肝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与溶血磷脂酸(LP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98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乙肝组,198例酒精相关性肝癌患者作为酒精组。两组患者都进行血清hs-CRP和LPA表达检测,调查患者的病理学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乙肝组患者血清hs-CRP和LPA含量均高于酒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血清ALP、AFP、ALT、AST和GGT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乙肝组不同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化患者的血清hs-CRP和LPA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乙肝组患者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化与血清hs-CRP和LPA表达均存在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患者的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化均为影响hs-CRP和LPA表达的重要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相对于酒精相关性肝癌,乙肝相关性肝癌的血清hs-CRP和LPA呈现高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RISPR/CAS9靶向敲除Oct3/4基因后化疗药物索拉菲尼(Sorafenib)对肝癌细胞的作用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人肝癌细胞Li-7、HepG2、Huh7、BEL-7405和人肝正常细胞LX-2中Oct3/4的表达水平。通过CRISPR设计工具(http://crispr.mit.edu/)设计靶向Oct3/4的gRNA,并通过CRISPR/CAS9技术敲除肝癌细胞HepG2的Oct3/4,评估Oct3/4缺失情况下,化疗药物Sorafenib对肝癌细胞HepG2的凋亡水平和DNA损伤水平的影响。结果Oct3/4在人肝癌细胞Li-7、HepG2、Huh7、BEL-7405中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肝正常细胞LX-2(P<0.05);同时,Oct3/4在人肝癌细胞Li-7、HepG2、Huh7、BEL-7405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人肝正常细胞LX-2。使用CRISPR/CAS9对HepG2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后,挑取嘌呤霉素筛选出的2个单克隆细胞株进行Oct3/4表达水平的检测,1#号单克隆细胞株Oct3/4表达水平低于野生型WT,2#号单克隆细胞株没有表达Oct3/4。测序后发现1#号基因组上的Oct3/4第1个外显子只有1条染色体缺失了2个碱基,另一条染色体并未缺失;2#号基因组上的Oct3/4第1个外显子2条染色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一条缺失2个碱基,另一条缺失4个碱基。使用Sorafenib处理野生型HepG2细胞和2#Oct3/4 KO HepG2细胞后,Oct3/4 KO细胞株的凋亡水平显著上升(P<0.05),DNA损伤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Oct3/4基因的敲除能够显著提高化疗药物Sorafenib促肝癌细胞凋亡和DNA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临床疗效、妊娠结局、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IL-17)及Toll样受体4(TLR4)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2月于该院收治的ICP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行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瘙痒评分、肝功能指标、妊娠结局、NF-κB、IL-17及TLR4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ibalta评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Ribalta评分、AST、TBIL、D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胎儿窘迫(2.17%vs.15.22%)、早产(4.35%vs.17.39%)及剖宫产(6.52%vs.21.74%)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F-κB、IL-17及TLR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其肝功能、瘙痒症状及妊娠结局,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及IL-17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于医院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84例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FTS理念护理干预,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康复情况、肝区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干预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TS理念护理干预利于加快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康复,减轻肝区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肝积汤活性成分、治疗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肝积汤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从TCMSP数据库筛选,肝癌相关靶点从GeneCard数据库获取,运用String数据库对共同靶点做蛋白互作网络分析,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进行,“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采用Cytoscape制作。结果 从 TCMSP 中获得肝积汤有效活性成分 80种以及249 个药效分子靶点。与检索到的885 个肝癌相关靶点取交集,得到95个共同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显示有TP53、VEGFA、AKT1等15个核心靶点。GO 功能分析表明,这些靶点主要富集在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脂多糖反应等;涉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全酶复合物、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复合物,蛋白络氨酸激酶等,主要涉及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RNA聚合酶Ⅱ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KEGG 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肝积汤作用靶点富集在相关肝癌发生与发展的通路上,如PI3K-Akt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病毒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信号通路。结论 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可能为肝积汤治疗肝癌的关键成分,TP53、VEGFA、AKT1等为核心靶点,PI3K-Akt、乙型肝炎病毒、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等通路为主要作用的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