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19篇
  免费   735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251篇
妇产科学   950篇
基础医学   870篇
口腔科学   236篇
临床医学   4367篇
内科学   638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5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85篇
综合类   7283篇
预防医学   16467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3950篇
  28篇
中国医学   3885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669篇
  2019年   495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543篇
  2016年   605篇
  2015年   896篇
  2014年   2252篇
  2013年   2335篇
  2012年   2627篇
  2011年   3025篇
  2010年   2845篇
  2009年   2738篇
  2008年   3041篇
  2007年   2783篇
  2006年   2732篇
  2005年   2439篇
  2004年   2211篇
  2003年   1498篇
  2002年   1093篇
  2001年   821篇
  2000年   619篇
  1999年   515篇
  1998年   373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319篇
  1995年   284篇
  1994年   234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慧  刘素珍  李航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4):4326-4331
背景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罹患多种慢性病的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对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迫切,但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存在较大的医疗风险和安全隐患,加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意愿。 目的 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居家护理服务的安全支持情况和医务人员的服务意愿,为进一步推动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1年8—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在四川省五大经济区抽取49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1 131例医务人员。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问卷星"电子问卷的形式收集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8个条目)、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经历(2个条目)、医疗机构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支持(7个条目)、医务人员的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意愿(1个条目)。比较不同特征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意愿,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131例基层医务人员中,692例(61.18%)报告有过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经历,193例(17.06%)报告在服务过程中发生过不良事件/安全事件,531例(46.95%)报告其所在医疗机构未评估过患者接受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风险,199例(17.60%)表示所在机构评估了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风险,299例(26.44%)在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使用APP定位系统,273例(24.14%)由机构配备报警、延迟预警等设备,807例(71.35%)表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没有获得所在机构内其他医务人员的支持措施,303例(26.79%)表示机构曾组织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专项研讨活动,352例(31.12%)表示接受过有关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专项培训,853例(75.42%)表示愿意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职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类型,目前受聘的专业技术职称,医疗机构是否评估过患者接受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风险,在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是否配备报警、延迟预警等设备,是否参加过有关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专项培训,对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意愿有影响(P<0.05)。 结论 现阶段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安全支持不足,多种因素影响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意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强对患者接受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安全风险的评估,为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医务人员配备报警、延迟预警等设备,积极举办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相关的专项培训并鼓励医务人员参加,以降低医务人员提供居家医疗护理服务的风险,保障其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中医保健疗法对厌食症患儿体内D-木糖的吸收率及血清相关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慈溪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厌食症患儿8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中医保健疗法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脾虚[(1.52±0.62)分]、痰浊[(1.69±0.82)分]、食滞[(1.54±0.71)分]、气滞[(1.58±0.49)分]、湿热为[(1.69±0.77)分]低于对照组[(2.03±0.81)分,(2.25±0.98)分,(2.09±1.03)分,(1.92±0.74)分,(2.06±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MI[(15.54±1.51)kg/m2]、血清神经肽Y(NPY)水平[(25.89±3.02)ng/L]、血清铁(Fe)水平[(228.00±20.01)mg/L]、锌(Zn)水平[(3.67±0.57)mg/L]及钙(Ga)水平[(38.02±4.85)mg/L]高于对照组,[(14.23±1.48)kg/m2,(21.01±2.98)ng/L,(189.66±16.85)mg/L,(2.86±0.51)mg/L,(32.25±4.11)mg/L]瘦素(Leptin)水平[(1.66±0.53)μg/L]低于对照组[(2.71±0.5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D-木糖吸收率3个疗程后[(0.21±0.07)%]、随访时[(0.25±0.06)%]均高于对照组[(0.15±0.06)%,(0.19±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保健疗法治疗厌食症患儿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D-木糖吸收率,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产前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检出效果。方法150例进行产前筛查的孕妇,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胎儿心脏切面的显示情况;以引产解剖及产后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胎儿CHD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二维及三维超声对四腔切面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对五腔、肺动脉、三血管气管切面的显示率分别为88.00%、86.67%、92.00%,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的73.33%、74.67%、7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例产妇经金标准诊断CHD 19例,二维超声诊断准确11例,漏诊5例,误诊3例;三维超声诊断准确18例,漏诊1例,误诊0例。三维超声对CHD的诊断准确率为94.74%,明显高于二维超声的57.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对CHD的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5.26%、0,低于二维超声的26.32%、15.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可更清晰地提供胎儿心脏立体三维显示,有利于提高胎儿CHD的检出率,减少误诊、漏诊现象,可作为产前筛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低血糖与母亲产前糖皮质激素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产科分娩的胎龄34+0~36+6周单胎晚期早产儿及其母亲病例资料,共计514例,最终396例纳入本研究。根据产前地塞米松给药剂量将早产儿分为未用激素、激素不足量(<4剂)和激素足量(4剂)。根据首剂地塞米松给药至分娩的时间间隔,将早产儿分为<48 h,48 h~7 d和>7 d。分析产前激素不同给药时机和给药剂量与低血糖发生的相关性,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早产儿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晚期早产儿生后72 h内低血糖发生率17.7%。与未接受产前激素的早产儿相比,接受不足量和足量产前激素并不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OR=1.13,95%CI:0.47~2.72;OR=0.63,95%CI:0.30~1.30)。与母亲接受产前激素后间隔>7 d分娩相比,给药后间隔在48 h内和2~7 d分娩与低血糖的发生没有相关性(OR=1.35,95%CI:0.38~4.79;OR=0.61,95%CI:0.16~2.2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后窒息是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OR=5.52,95%CI:1.79~17.06),而生后即时转新生儿科是低血糖的保护因素(OR=0.40,95%CI:0.23~0.71)。结论产前激素不同给药剂量及给药时机不会增加晚期早产儿生后72 h内低血糖的风险,避免生后发生窒息,生后即时转新生儿科可以减少早产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儿童生长发育与儿童保健的相关性,为儿童健康生长发育提供参考。方法按随机性原则选择2016—2019年在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40例性早熟患儿(观察组)和344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取儿童保健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并观察采取儿童保健措施干预后的改善效果。结果母亲初潮年龄小(OR=6.050,P=0.000)、父母学历低(OR=5.712,P=0.000)、父亲陪伴少(OR=7.728,P=0.000)、父母不和睦(OR=5.607,P=0.000)、食量多(OR=4.951,P=0.000)、无午睡习惯(OR=4.540,P=0.000)、看言情剧(OR=4.874,P=0.000)以及经常服用营养滋补品(OR=5.071,P=0.000)与儿童性早熟呈正相关。加强儿童保健1年后,干预后观察组的促黄体生成素(LH)峰值水平、卵泡刺激素(FSH)峰值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生长发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加强儿童保健有助于保障儿童正常发育,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