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2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333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383篇
口腔科学   1243篇
临床医学   1209篇
内科学   253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89篇
特种医学   3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82篇
综合类   2710篇
预防医学   1005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733篇
  4篇
中国医学   293篇
肿瘤学   9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64篇
  2011年   590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758篇
  2007年   545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554篇
  2004年   429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227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创开髓(conservative endodontic access cavity,CEC)是微创根管治疗术的第一步,经CEC治疗后的患牙较大程度保留了牙尖嵴和颈周牙本质等牙体硬组织,对于减少患牙的牙体流失及增强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CEC存在多种入路方式及相应的洞型。确定髓腔入路的方法包括X线片定位法、显微CT/锥形束CT定位法以及数字化导板定位法。其中,X线片、显微CT/锥形束CT定位法操作简便,临床较为常用;而较为复杂的根管系统,利用数字化导板可建立更精准的开髓通路,减少牙体硬组织不必要的丧失,但数字化导板定位价格较高,临床上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CEC的洞型包括微创开髓洞型、超保守微创开髓洞型、“Truss”洞型以及切端洞型。CEC洞型与传统开髓洞型的应力分析目前以万能力学试验机加载离体牙、有限元分析法及临床观察为主,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显示保留较多牙体组织的CEC可提高牙齿的抗折强度,但二者之间的抗折能力仍存在争议,在达到牙髓治疗目的与最大限度保留牙体结构之间如何达到平衡,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等长度导管在重症监护患者安全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45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分别采用静脉留置针(IVC)、中等长度导管(MC)、中心静脉导管(CVC)三种静脉输液方式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比较3组患者置管后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组与CVC组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3组患者不同静脉输液工具的留置时间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对静脉输液方式的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液方式可以减少静脉输液的并发症,提高重症患者的满意度,在重症监护患者的安全输液中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肺部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重症肺部感染,尤其是COVID-19,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开发可用于控制肺部感染发生发展的有效抗菌抗炎策略。光生物调节(PBM)治疗主要是通过细胞内的光化学反应影响细胞代谢途径和基因表达模式,具有抗菌杀菌、消除炎症、调节免疫、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等作用,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新型治疗手段。本综述以PBM治疗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为切入点,深入探讨PBM辅助治疗肺部感染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寻求新的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菌(CRGN)检出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相关性,建立预测CRGN检出率的回归模型。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1季度我院碳青霉烯耐药大肠埃希菌(CREC)、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提取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数据,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耐碳青霉烯菌株检出率和AUD随时间变化趋势,并分析耐药菌株检出率与AUD的相关性。以检出率为因变量,AUD为自变量,对相关性显著的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应用模型预测2020年第2季度和第3季度CRGN检出率。结果CRKP检出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P<0.05)。CRKP检出率与喹诺酮类AUD(r=0.447,P<0.05)、头孢他啶AUD(r=0.504,P<0.05)呈正相关。CRPA检出率与喹诺酮类AUD(r=0.548,P<0.01)、碳青霉烯类AUD(r=0.435,P<0.05)呈正相关。CREC检出率和CRAB检出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基于以上相关性共建立了4个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F1=5.759,P1=0.025;F2=5.749,P2=0.025;F3=5.364,P3=0.030;F4=9.893,P4=0.004)。将2020年第2季度和第3季度抗菌药物AUD分别带入回归模型,并对GRGN检出率预测值和实际值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CRGN实际检出率在95%预测区间内。结论我院CRGN检出率与某些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存在相关性,通过纳入抗菌药物AUD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可用于预测CRGN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孕期盆底肌锻炼联合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B超确认为单胎足月顺产,剔除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符合入组标准病例共31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1例,对照组185例,观察组在孕12周开始宣教孕期定期行盆底肌Kegel运动,并在产后42天开始行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6周,统计临床疗效,2组均在产后42天、3个月、6个月统计2组盆底功能检测、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rrtinence, SUI)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2组在年龄、分娩孕周、新生儿平均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盆底功能进行检测比较,产后42天观察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Ⅱ类肌纤维强度(85.24±22.19 cmH2O)高于对照组(74.14±19.94 cmH2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月观察组I类肌纤维强度、阴道收缩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联合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源性外泌体(ADSCs-Exos)对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腹股沟处脂肪,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得ADSCs,并对ADSCs表面分子进行鉴定。收集第3代ADSCs上清液提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纳米粒子跟踪分析(NTA)、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鉴定。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按照不同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外泌体组、LIPUS组及LIPUS+外泌体组,采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及小管形成实验检测不同处理对HUVECs增殖、迁移及成管能力的影响。。结果 ADSCs-Exos为形态一致的茶托样囊泡,表达标志性蛋白CD9和Tsg101,所测样品直径97.8%集中在118.8±80.8nm,证明提取的样品直径符合外泌体大小。(此特征表现为什么?)。CCK-8实验显示LIPUS+外泌体组OD值为1.882±0.138,均明显高于外泌体组、LIPUS组及对照组(0.646±0.034、0.631±0.027、0.462±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划痕实验显示LIPUS+外泌体组细胞迁移率为(87.7±4.5)%,均明显高于外泌体组(43.0±5.1)%、LIPUS组(34.7±2.3)%及对照组(25.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管形成实验 显示LIPUS+外泌体组HUVECs成管能力均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IPUS联合ADSCs-Exos可有效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及成管,增强血管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对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114例CKD患者和31例健康者体检者(对照组),其中CKD患者依据K/DOQI指南分为CKD 1~5期组;应用2D-SWE技术测量各组肾剪切波速度(SWV),脉冲多普勒测量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Image J软件测量肾实质与肾周脂肪囊像素平均值之比即肾实质像素强度,比较各组各参数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技术诊断早期CKD(CKD 1~2期)的效能.应用逐步回归分析SWV的影响因素.结果 CKD 1~5期组SWV均低于对照组,而CKD 2~5期组肾实质像素强度、CKD 2~4期组叶间动脉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着CKD分期增加SWV逐渐下降,肾实质像素强度和叶间动脉RI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当右、左肾皮质及髓质SWV分别小于1.16、1.18、1.13、1.16 m/s时诊断早期CKD的敏感性分别为77.3%、77.3%、81.8%、72.8%,特异性分别为90.0%、86.7%、86.7%、86.7%,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0.805、0.858、0.845;且右、左肾皮质及髓质SWV的曲线下面积均较肾实质像素强度和叶间动脉RI的曲线下面积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叶间动脉RI、肾实质像素强度及β2微球蛋白是SWV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2D-SWE对CKD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尤其对早期CKD患者.SWV随CKD进展逐渐下降与收缩压、叶间动脉RI、肾实质像素强度、β2微球蛋白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存储条件下6种通用型粘接剂及喷砂条件对聚醚醚酮(PEEK)与复合树脂之间粘接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 方法将PEEK材料切割成12个边长为2 cm的正方体试件。对其中6个试件进行氧化铝喷砂处理。6种通用型粘接剂为:Tetric N-Bond Universal(TNU)、Single Bond Universal(SBU)、DX.BOND UNI(DXB)、Selective Etch Bond(SEB)、Gluma Bond Universal(GBU)、Prime & Bond Universal(PBU)。实验分为7组,每组包含4个喷砂面和4个未喷砂面。7种表面处理方法分别为:不使用粘接剂(对照组)和6种通用型粘接剂(实验组:TNU组、SBU组、DXB组、SEB组、GBU组、PBU组)。经表面处理后,将流动复合树脂F00注入透明模具并将其无压力置于试件表面后进行光照固化。试件分别在37 ℃恒温水浴24 h或冷热循环3000次后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试。使用松风EyeSpecial C-Ⅳ口腔专用相机微距模式进行断面拍照并进行断裂模式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Three-Way ANOVA(冷热循环、粘接剂与喷砂)与Tukey方法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α = 0.05)。 结果24 h水浴条件下,TNU组分别获得不喷砂组(9.92 ± 1.19)MPa与喷砂组(9.97 ± 1.03)MPa最高粘接强度;冷热循环3000次后PBU组分别获得不喷砂组(6.75 ± 0.99)MPa与喷砂组(7.22 ± 1.30)MPa最高粘接强度。三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冷热循环(F = 3 045.429,P<0.001)、粘接剂(F = 361.165,P<0.001)与喷砂(F = 80.050,P<0.001)可显著影响粘接强度;冷热循环与粘接剂(F = 155.724,P<0.001)、粘接剂与喷砂(F = 3.535,P = 0.002)、冷热循环与喷砂(F = 9.184,P = 0.003)两两因素间分别具有交互作用;冷热循环、粘接剂与喷砂三因素间具有交互作用(F = 12.392,P<0.001)。 结论(1)喷砂有助于改善通用型粘接剂对复合树脂与PEEK 37 ℃恒温水浴24 h粘接强度;(2)复合树脂与PEEK粘接强度在冷热循环3000次后显著降低;(3)本实验中PBU组粘接耐久性优于其他粘接系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胎龄小于34周早产儿骨骼早期发育的影响因素,为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在苏州市立医院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224例,于矫正3月龄进行左侧胫骨中段超声骨强度测定。通过本院住院系统与儿童保健早产儿管理档案搜集与骨骼发育相关的资料。结果 224例早产儿矫正3月龄超声骨强度Z值为-1.4(-0.6,-2.0),其中,79例(35.27%)超声骨强度值正常,43例(19.20%)轻度骨强度不足,38例(16.96%)中度骨强度不足,64例(28.57%)重度骨强度不足。女婴(OR=4.184,95%CI:1.876~9.329,P<0.001)、出生胎龄≤31周(OR=2.854,95%CI:1.282~6.352,P=0.010)、新生儿静脉营养(全肠外)≥7 d(OR=3.180,95%CI:1.480~6.832,P=0.003)、新生儿咖啡因使用≥10 d(OR=5.673, 95%CI:1.820~17.686,P=0.003)、住院期间碱性磷酸酶(ALP)峰值≥400 U/L(OR=2.796,95%CI:1.065~7.341,P=0.037)是发生早产儿超声骨强度不足的危险因素;而母亲妊娠糖尿病(OR=0.312,95%CI:0.139~0.698,P=0.005)、母亲妊娠高血压(OR=0.191,95%CI:0.065~0.560,P=0.003)是发生早产儿超声骨强度不足的保护因素;相比纯母乳喂养,出院后以普通配方奶(OR=0.145,95%CI:0.058~0.363,P<0.001)、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OR=0.168,95%CI:0.062~0.455,P<0.001)与强化母乳(OR=0.219,95%CI:0.063~0.765,P=0.219)的喂养方式是发生早产儿超声骨强度不足的保护因素。短期小剂量钙剂或更高剂量维生素D3(800 U/d)的补充对早产儿超声骨强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产儿早期健康管理工作中,应更加重视出生胎龄≤31周、新生儿静脉营养(全肠外)≥7 d、新生儿咖啡因使用≥10 d、住院期间ALP峰值≥400 U/L以及出院后以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充足钙磷制剂的补充,尽早预防早产儿骨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载药量对后交联凝胶贴膏流变学及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的影响,考察后交联凝胶贴膏基质的载药量。方法采用流变学技术测定不同载药量时胶料的各项流变学参数,并以祖师麻乙醇提取物为模型药物,以祖师麻甲素的累积透过率及皮肤滞留率为指标,对成品贴膏进行体外经皮渗透试验,确定基质载药量。结果当载药量在4.0%~12.4%时,含药胶料的结构强度、黏弹性、耐温耐剪切性及抗变形能力、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其中以载药量为6.8%时最佳;祖师麻甲素的累积透过率随载药量逐渐增大,皮肤滞留率分别变化不明显。结论通过比较流变学及体外经皮渗透试验结果,确定基质处方的最佳载药量为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