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32篇
  免费   1569篇
  国内免费   67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44篇
妇产科学   104篇
基础医学   61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706篇
内科学   3166篇
皮肤病学   181篇
神经病学   276篇
特种医学   17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4445篇
综合类   12601篇
预防医学   2523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5353篇
  46篇
中国医学   3710篇
肿瘤学   14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86篇
  2022年   627篇
  2021年   772篇
  2020年   1204篇
  2019年   1070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961篇
  2016年   949篇
  2015年   1124篇
  2014年   2370篇
  2013年   2195篇
  2012年   2866篇
  2011年   2989篇
  2010年   2670篇
  2009年   2555篇
  2008年   2671篇
  2007年   2508篇
  2006年   2121篇
  2005年   2113篇
  2004年   1631篇
  2003年   1447篇
  2002年   1191篇
  2001年   1060篇
  2000年   851篇
  1999年   673篇
  1998年   624篇
  1997年   599篇
  1996年   493篇
  1995年   376篇
  1994年   310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桃夹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受损及生殖静脉曲张等系列症状。传统开放手术方式首选左肾静脉转位术,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近、远期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报道1例胡桃夹综合征合并左精索静脉曲张的男性青年患者,采用左生殖静脉-下腔静脉转流术并左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式,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该手术方式为胡桃夹综合征合并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甲磺酸去铁胺对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细胞实验选择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设置对照组(A组)、甲磺酸去铁胺+对照组(B组)、氯化钴组(C组)、甲磺酸去铁胺+氯化钴组(D组)。C组和D组加入400μmol/L氯化钴,随后培养细胞24 h构建精索静脉曲张氧化应激模型。B组和D组加入800μmol/L甲磺酸去铁胺。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流式测定细胞存活和凋亡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十二烷硫酸钠(SD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SH)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C组和D组细胞存活率低于A组[(45.75±12.08)%、(86.53±2.57)%比(100.00±0.00)%,t=11.000、12.810,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D组细胞存活率高于C组[(86.53±2.57)%比(45.75±12.08)%,t=8.08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实验结果显示D组凋亡细胞比例低于C组[(8.63±0.11)%比(34.19±0.35)%,t=121.3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结果显示D组相对ROS、MDA表达水平低于C组[(239.17±23.18)%、(40.34±1.50)nmol/(L·mg)比(378.00±24.84)%、(49.18±2.68)nmol/(L·mg),t=10.010、7.053,P值均<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水平高于C组[(7.85±0.24)U/mg、(425.60±12.21)U/mg比(4.69±0.28)U/mg、(208.96±7.00)U/mg,t=20.650、37.71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质印迹法实验结果显示氯化钴缺氧诱导了铁死亡关键蛋白GPX4表达下调,而甲磺酸去铁胺(DFO)恢复了铁死亡关键蛋白GPX4的表达。结论甲磺酸去铁胺通过抑制铁死亡对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肌营养不良(muscular dystrophies,MDs)是一大类以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为临床特点的遗传性骨骼肌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受累部位和突变的基因不同大体可分为抗肌萎缩蛋白病、强直性MDs(myotonic dystrophy,MD)、面肩肱型MDs(facioscapulohumeral muscular dystrophy,FSHD)、肢带型MDs(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ies,LGMD)、EmeryDreifuss型MDs (Emery-Dreifuss muscular dystrophy,EDMD)和先天性MDs(congenital muscular dystrophy,CMD)。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肌电图、肌活检和基因筛查等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4.
陈松  史键山 《新医学》2022,53(9):643-648
目的 探讨急诊介入栓塞治疗对于急性重度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SVUGIB)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直接或补救介入治疗的48例ASVUGIB患者数据。按急诊介入原因分为直接介入治疗组(40例)及补救性介入治疗组(8例), 对经DSA明确造影剂外溢的直接出血征象患者行经皮经肝/经脾门静脉造影+曲张静脉栓塞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经DSA未发现明确出血征象的患者行经皮经肝/经脾门静脉造影+曲张静脉栓塞术, 术中视门静脉压力情况行经TIPS术;对于存在门-体异常分流道患者, 行球囊阻断逆行经静脉闭塞术(BRTO)+ TIPS, 治疗后随访6个月, 观察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 直接介入治疗组患者的出血病变血管检出率为78%, 治疗有效率为78%;7 d、30 d、3个月、6个月内再出血率分别为23%、45%、45%、45%;7 d内、30 d内、3个月内、6个月内病死率分别为15%、28%、28%、28%。补救性介入治疗组患者DSA出血病变血管检出率为6/8, 治疗有效率为6/8;7 d、30 d、3个月、6个月内再出血率分别为1/8、4/8、4/8、4/8;7 d内、30 d内、3个月内、6个月内病死率分别为1/8、3/8、3/8、3/8。介入治疗后患者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比治疗前好转(P均< 0.05), Child-Pugh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 0.05)。结论 ASVUGIB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 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介入栓塞治疗可作为存在胃镜治疗相对禁忌或胃镜治疗失败的ASVUGIB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王小丽 《妇幼护理》2022,2(17):3892-3895
目的:探究在妇科手术护理工作中引入强化血栓预防策略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医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55),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额外开展强化血栓预防策略,设为研究组,就两组干预情况展开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64%(2/55),低于对照组16.36%(9/55),P<0.05;护理后,研究组股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8.84±2.86)cm/s、(15.03±2.71)cm/s、(11.44±2.32)cm/s,快于对照组(15.97±2.29)cm/s、(12.13±2.18)cm/s、(8.64±1.75)cm/s,P<0.05;研究组DD、FIB、FDP、PT水平分别为(279.65±18.21)ng/L、(2.36±0.45)g/L、(2.72±0.84)mg/L、(30.21±2.87)s,低于对照组(366.44±23.22)ng/L、(3.11±0.67)g/L、(3.42±1.05)mg/L、(35.86±4.13)s,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18%(54/55),高于对照组81.82%(45/55),P<0.05。结论:对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展开强化血栓预防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凝血因子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从而达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值得推荐引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脊柱侧弯高龄患者下肢骨折麻醉方法的选择、麻醉注意事项及术中麻醉维持。方法 回顾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1例脊柱侧弯合并下肢骨折高龄患者的术中麻醉。结果 通过旁正中入路穿刺施行腰硬联合麻醉,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高龄下肢骨折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代偿能力差,对于脊柱侧弯的患者而言,麻醉方式的选择上应灵活,低剂量局麻药施行腰硬联合麻醉能够维持术中循环的稳定,满足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即使早期、规范介入康复治疗,仍有许多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还不能恢复行走功能或遗留严重异常步态,对患者的日常活动和自理能力造成巨大影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神经调控、头针等以大脑为靶点的中枢干预技术,以及协同功能性电刺激(FES)、机器人辅助步态训练(RAGT)等以肢体为靶点的外周干预技术。虽然中枢干预与外周干预刺激靶点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有研究发现将有效的中枢干预技术与外周干预技术联合应用比单一中枢或外周治疗的效果更好。国内学者将这种模式称为"脑-肢协同调控治疗技术",该技术根据协同部位不同可分为脑-上肢协同治疗模式和脑-下肢协同治疗模式;根据协同顺序的不同,又可分为脑-肢体同步治疗模式和脑-肢体非同步治疗模式,其中非同步治疗模式又可分为先大脑刺激后肢体刺激模式和先肢体刺激后大脑刺激模式。目前,脑-肢协同调控治疗技术在临床中被普遍应用和研究。由于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安全性高、设备携带方便、后延效应时间长等优势,被广泛与下肢康复治疗技术协同应用。但由于参与协同的下肢康复技术种类不同以及协同治疗顺序的不一致,tDCS协同下肢康复治疗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不同治疗参数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协同不同的下肢康复治疗技术及不同脑-肢体协同治疗顺序,在脑卒中偏瘫下肢康复中的应用模式作一综述,并探讨影响协同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可能有效的协同治疗模式,旨在为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与内镜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预防效果,为肝硬化患者早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2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一级预防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89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进行内镜下套扎治疗(EVL)者纳入EVL组(n=43),进行TIPS治疗者纳入TIPS组(n=46),比较两组静脉曲张改善效果,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肝功能变化以及治疗后患者EGVB、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TIPS组和EVL组静脉曲张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0.70%和8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IPS组术后门体循环压力差降低(P < 0.05),且治疗后3、6、12、24月时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低于E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EGVB发生率分别为32.56%和17.39%(P > 0.05),其中TIPS组远期出血(治疗3月后)发生率低于E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早期TIPS和EVL用于肝硬化患者一级预防均可有效改食管胃底善静脉曲张,有利于降低EGVB发生风险,且TIPS在降低门静脉压力和远期出血发生率方面较EVL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生长抑素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输血量、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结果发现,观察组再出血率16.67%,稍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9.15±5.51)h,显著短于对照组(11.21±9.8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3.62±2.81)U,低于对照组的(4.64±2.78)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3天肝功能恢复情况及凝血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去氨加压素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优于生长抑素,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