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5篇
  国内免费   410篇
  完全免费   268篇
  临床医学   240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281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目的:观察综合性康复方案对偏瘫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低频电刺激、针灸和现代康复医疗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康复方法对69例偏瘫后合并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并对上肢疼痛、水肿、掌指关节活动度、皮色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肩手症状明显改善或部分消除,上肢综合功能评定积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恢复至辅助手以上者达57.3%。结论:观察结果表明,本组采用的综合性康复措施对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有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刺足三里穴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目的:探讨针灸足三里穴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对6例男性健康志愿者行针刺右侧足三里^18FDG-PFT脑功能成像检查,获得脑内葡萄糖代谢变化的实验数据,利用SPM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获得脑功能变化的可视性实验依据。结果:针刺右侧足三里可以引起同侧视丘下部、延髓背侧,双侧岛叶,对侧旁中央小叶、中央前、后回上部、额叶及颞叶的岛盖部、扣带回中部、尾状核头部、中脑和桥脑背侧中部、小脑深部葡萄糖代谢率增加,同侧中央前、后回上部及小脑前叶外侧部葡萄糖代谢率减低。结论:针刺足三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皮层及皮层下内脏神经中枢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耐受与针灸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3  
郭佳  张莉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6-117
缺血性脑卒中对脑组织损伤程度与脑缺血耐受有直接关系,因而提高脑缺血耐受性对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有着重要意义。本对近年来关于脑缺血耐受和针灸对脑缺血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认为针灸有可能通过提高脑缺血耐受性而起到防治脑卒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灸对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目的:评价针灸对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2例患分别以针灸与百忧解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其疗效。结果:各组治疗前后均有显差异(P<0.01);两组疗效、减分率比较没有显差异(P>0.05),但针灸无副作用,依从性好。结论:针灸是一种有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肥胖症的针灸治疗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介绍针灸治疗肥胖症的方法,针灸通过对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细胞调节的影响,多环节调整肥胖机体能量代谢,糖,脂代谢的失衡状态,逆转代谢异常,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最终实现减肥效应。  相似文献
6.
电针与氢化麦角碱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 将68例VD患者按区组随机组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氢化麦角碱,dihydroergotoxine,DHET),每组34例。检测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社会活动功能调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共观察42天。结果 电针组上述指标的改善与药物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其有效率79.41%,药物组为20.58%(P<0.01)。结论 电针闻可促进VD患者智能、社会活动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其近期疗效明显优于药物DHET。  相似文献
7.
传统医学对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王军英 《现代康复》2001,5(5):13-14
以辩证论治为手段,对我国传统针灸、按摩、中药等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脑瘫)的疗效进行综述,确论传统医学治疗小儿脑瘫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针灸减肥与植物神经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文介绍了针灸前后7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肥胖指标,植物神经的生理功能(唾液分泌、呼吸、心率、血压和体温)和外周介质浓度(DA、NA、AchE和S-Am)的变化。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后患者的肥胖程度明显减轻和植物神经平衡指数(y)明显升高。说明针灸可能通过调整植物神经功能而达到减肥效果。另外,针灸后患者NA、DA浓度升高及S-Am和AchE活性下降,NA浓度回升和S-Am活性下降的程度及DA浓度升高的程度与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0.
针灸减肥的临床观察及其降低脂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刘志诚  孙凤岷 《中国康复》1990,5(3):110-114
本文报道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81例中,近期痊愈12例,显效5例,有效4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75.31%。治疗组中患者的体重、皮脂厚度、体脂百分率、相对体重指数、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游离脂肪酸(FFA)和总胆固醇(TC)均明显减少,而基础代谢率(BMR)明显升高。结果还显示,疗效与患者的性别、病程、肥胖度及TG、VLDL、FFA和TC回降的程度有关。说明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是一种方便、安全、无副作用、疗效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