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6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8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病、高发病,且致残率高,早期药物甚至手术治疗可及时挽救生命,但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方面研究仍有诸多不足.针灸在改善中风后弛缓性瘫痪肢体运功功能障碍方面取得明显疗效,且无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但临床上具体针刺方法较多,无统一操作规范和疗效评定标准,且不同方法间存在一定疗效差异,现对针灸改善中风后弛缓性瘫痪运动功能障碍方面展开综述,望对今后治疗卒中后弛缓性瘫痪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许家珠  叶燕萍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4,23(3):240-240,F003
<正>脑血管疾病是我国死亡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随着临床医学和急救医学的发展,虽然死亡率有所下降,但80%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致不同程度丧失独立生活及工作能力。急性脑卒中患者渡过危险期后,大部分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治疗对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首次发病的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运动指导,探讨康复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定量步态分析在帕金森病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帕金森病(PD)患者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健康老年人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定量步态,了解步态障碍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步速为(0.77±0.15)m/s,快于对照组的(0.58±0.21)m/s(t=2.871,P0.05);两组研究对象开始接触、姿势范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38,P0.05;t=6.348,P0.01)。结论通过定量步态分析法,可以发现PD患者的步态异常,定量步态分析对于早期发现运动功能障碍和监测疾病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建立帕金森病发病早期诊断技术和优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学术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芒针对脊髓横断大鼠运动功能及损伤区域GAP-43、SOD、Caspase-3及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模型组12只及电芒针组12只,每组又基于干预时间分为7 d组及28 d组,假手术组受试大鼠暴露脊髓后缝合皮肤自由饲养,模型组完成造模后分笼饲养,电芒针组完成造模后进行电芒针治疗,各组受试大鼠分别于干预7 d、28 d后完成BBB评分及取材。应用Western Blot法与分光光度计对GAP-43、SOD、Caspase-3及iNOS表达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电芒针组大鼠BBB评分高于模型组大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芒针组大鼠脊髓前角损伤区域GAP-43及SOD表达数据多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芒针组大鼠脊髓前角损伤区域Caspase-3及iNOS表达数据少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芒针改善脊髓横断大鼠运动功能可能与其对脊髓损伤区域Caspase-3及iNOS表达的抑制及GAP-43及SOD表达的促进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脑卒中诊断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运动功能障碍仍是恢复期患者最常见的功能障碍。研究表明,康复护理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因此,如何让脑卒中患者接受正规、有效、便于在家中实施的持续、简便的康复治疗方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科根据中医经络学及穴位按压原理,自创"疏经通络操"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效果良好,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Bobath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常规使用神经科药物治疗、基础疾病治疗及针灸治疗;治疗组48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以Bobath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 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AD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早期采用以Bobath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的功能状态,抑制痉挛和异常运动模式,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是一种易致残的常见病,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代谢障碍和功能衰退,导致机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思维紊乱,记忆力衰退,行动迟缓,步态蹒跚,甚至瘫痪长期卧床,易发生跌倒、压疮、坠床、烫伤、窒息,甚至走失等意外,直接影响护理效果,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患者年龄大,自理能力差,病情变化快,这些均成为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为加强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自2012年以来,我院对住院患者实施了人院评估,有针对性的加强了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保障了护理安全,无1例发生意外,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患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言语、运动功能障碍,心理和情感障碍等。它的特点:发病急,来势凶猛,变化快,复发率高,多伴有后遗症。尤其是后遗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多见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粥样硬化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男性多于女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出现了逐  相似文献   
9.
胡献国 《求医问药》2010,(11):52-53
面瘫也叫面神经炎,是指以面神经(即第七对颅神经)发生麻痹,颜面表情肌群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面神经炎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寒冷季节的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颈源性运动功能障碍1例,患者为颈椎病以右臂无力为主要症状,经右侧C5~6横突神经根处注药治疗,7d后右上臂外展恢复到90°。重复治疗1次,2周后肌力握力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